-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顾振清在Creative M50青年艺术家发展论坛上演讲
搜狐艺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青年艺术家选拔活动,不仅是像Creative M50这样针对在校生的评选,还有一些面向市场的评选活动比如"青年艺术100"等等,您怎样看待如今如火如荼进行的青年艺术家推广活动?这些活动是不是从一个侧面反而是对年轻艺术家的"催熟",在他们还没有成熟之前就急于把他们推到观众面前?
顾振清:有这样的情况。当然像Creative M50这样的选拔主要并不是屈服于主流市场的活动,更多的是为了挖掘有特色有潜力的人才,表彰实际上是对艺术家的鼓励。但是有些排行榜和评选活动实际上是非常商业化的。因为现在年轻艺术家是艺术市场上的热点,带动了很多会展经济和艺术市场的动向。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标的都比较高,投资者和投机者跟进会比较困难,而年轻艺术家上升空间非常大,所以他们有时候会抱着一种撞大运的心态,认为投入会得到快速回报。
对于一些组织机构来讲,有的已经创造出品牌,但有些看到的只是年轻人身上的商业价值,所以在运作上都非常商业化。所以当年轻人为了得到这种参赛的机会,有时候会迫不得已为了迎合大众和投资方而改变自己的风格,在这种商业化的评选中,他们有时候会受到评审方面的施压和干预。这些评选要不然就是限制和压制,要不然就是拔苗助长,这样的限制有时候有正面作用,可以把艺术家打磨地更圆润,但打磨不好的话,他们就会被圈定在一个躯壳里,在既有的商业规则里成为完全的工具和奴隶。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地拔苗助长,他们会陷入另一个浮夸的状态里,完全脱离了自己实际的能力水平。过多的社会曝光和应酬使他们没有时间再磨练自己的技艺,走向内心开发自己的精神创作。
现在介入青年艺术家发展道路的各种力量太多,大家各有目的,各有方式。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缩水的当下,青年艺术家的能力被市场需求过度的开发、放大。也会产生一定的泡沫,现在年轻艺术家的展览特别多,有的人一年能被好几个奖提名,只领奖一年都要花费多少时间,根本没有机会静下心来创作。而另一些走实验和观念道路的艺术家,反而明珠暗投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因为这些过于抽象和内心化的表达在商业运作上比较难操作,也得不到大众的关注,所以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下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还是有偏颇的。但是终究说来,年轻艺术家受关注度高是好事,因为在这种关注下,他们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如果是内心足够强大的艺术家,他们可以抵抗这些来自市场的干预,走向厚积薄发的历练中,但还是不能否定相对脆弱的人可能最后会被淘汰,销声匿迹了。
搜狐艺术:您觉得一个年轻艺术家从大学毕业到走向成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顾振清:在国际社会上,基本是有超过5年到10年的酝酿期,但是在现在中国的情况是,有很多年轻艺术家基本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就成名了,接下来就是很麻烦的盘整期,有的年轻艺术家也就此夭折了。在国际上这样长度的成长期能为艺术家的选拔形成一个自然的淘汰机制,优秀的艺术家经过画廊的筛选就留下来了。但国内缺少这样的沉淀期,这也是之后要关注的问题。
搜狐艺术:您自己是策展人,那比如您要筹划一个年轻艺术家的群展或者个展,您自己的选拔标准是什么?您最看重他们的哪一点?
顾振清:我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专业化的态度来选拔年轻艺术家,首先,我会去各种展览,然后从中先挑选出我感兴趣的年轻艺术家,然后我会去走访艺术家的工作室,这种情况有时候是我自己发现的,有一部分是朋友介绍的,还有一些人毛遂自荐,我会在走访工作室的时候从细节上去发现他们是不是我需要的那种类型,我会去了解他们看什么书,都有什么有趣的想法,是不是有拷贝的对象。基本是从总体上对他们进行一个判断,这样的形式比偶尔在画展上看到一个被包装出来的对象要更实际,更有收获,有时候我还会深入一些实验艺术家的团队去发现新人。
在我自己策划的展览,还有荔空间的展览上,你总会看到一些别开生面的有别于市场主流判断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可能是小众,但是他们会有一些很可贵的素质,比如自主创新的素质和独立自主的人格,对很多观念都会有自己的反思,对既有的价值也有自己的质疑。他们身上会让我看到在1998-2005年几大天王级艺术家出现时的苗头,在他们的创作里一些界限和条条框框都在被打破,所以在我和年轻艺术家碰撞的时候,我还是会选择那些让我最耳目一新的,让我最有感触的人来跟我合作,哪怕他们的创作和表达还很稚嫩,甚至完全出乎意料,我也不愿意让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就和市场挂钩。市场是完全放在第二位的,如果一个艺术家能形成自己的表达空间的话,那么市场价值的生成和跟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