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这15幅赝品画只要通过最基本的的艺术收藏鉴赏知识,就能判定真假。首先它们的大小都一样,装裱风格也一模一样,更不用说蹩脚的绘画技法。这15件作品无论从画纸、款识、皴法、人物造型、笔墨皆不符合原作。
该事件引发网友和业内专家对艺术圈“假象”的集体声讨。其实赝品一直困扰着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卖市场上画作、瓷器、玉石等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往往让投资者防不胜防。今年3·15就要到来,对于艺术品市场上存在不此种不规范现象,消费者有必要擦亮双眼严加防范,监管部门有必要重拳出击坚决管制,维权部门有必要及时跟进挽回损失。无论是拍卖行还是监管部门,甚至是普通消费者都责无旁贷,艺术品安全消费关系到我们每个收藏爱好者的切身利益,万不可心存侥幸,忽视赝品充斥的市场给我们自己给其他收藏爱好者带来的危害。
法制先行监管跟进
艺术品市场行业诚信缺失、赝品泛滥等成社会关注热点,艺术品市场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及监管乏力,极大地制约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2011年中宣部、文化部、商务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拍卖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都旨在规范交易行为,净化行业风气。去年,文化部与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开展艺术品拍卖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进一步遏止拍卖市场中的乱象。
文化部着手起草《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已有数年,研究建立拍卖交易、画廊经纪、销售、展览展销、进出口、鉴定评估等一整套艺术品市场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艺术经纪人制度、艺术品维权、评估鉴定等体系,只有行业、法律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才能深入解决艺术品市场乱象。
道德不能作为底线
其实,法律只能作为一种约束,真正的规范力量来自“道德”。但是,随着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艺术品交易份额不断扩大,大量资本涌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这种状况之下,艺术品经营者利用市场漏洞获取高额利润,失信甚至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画廊等销售机构本来是艺术品市场中最主要的交易场所,是艺术品积聚最为集中的地方,却往往成为赝品流播泛滥之所。
面对火爆的艺术市场行情,一些艺术家急功近利,采取粗制滥造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千画一面地“流水线作业”,使得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并进一步影响到艺术品的商业价值。
一直以来,鉴定、评估都是是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仍然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和统一的鉴定标准,在鉴定、评估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大多依赖于行业学者、专家们利用专业知识或者借助仪器进行个人判断。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带动了鉴定、评估行业的发展,各种“速成班”使得“伪专家”满天飞,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下打着机构的幌子揽私活,甚至昧良心做假鉴定。
在文化层面上,艺术本身就具有极其崇高的价值,艺术品往往是厚重的文化积淀的产物,而从事这个行业的艺术家往往被人尊重,守住道德底线,真正地尊重这种文化,应该作为一种人格操守,时时自律。
投资者:理性消费是关键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躁动和疯狂折射出浓厚的社会逐利心态,这种心态正在严重误导艺术品消费市场。在此心态的助推下,投资市场掀起一波又一波炒作热潮。专家认为,炒翡翠、炒红木,炒邮票、炒玉石、炒名人字画等炒作已经成为各种稍具投资价值的艺术品的背后推手,处处上演“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疯狂。
如何做到理性?收藏市场的理性消费学问更大,它不再局限于通常我们所说的追求“实用”、“性价比”的传统理性消费。“干一行精一行”,无论热衷于什么领域的收藏,学习基本的收藏知识,精通基本的辨别方法绝对是立足这个收藏领域的基石。“炒作”时代的艺术品价格令人咋舌,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价格背后人为因素,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评估出艺术品的实际价值以及升值潜力,绝对会让你“藏有所得”。理性消费还是一种“舍弃”,明知价格虚高还执着入手绝对会得不偿失,对于收藏的这样一种“愚痴”可以理解,但必须坚决摒弃。 记者 黄允 实习生 陈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