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 [公告]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 • [公告]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初评入围结果
- • [公告]“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征集启动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 [展览]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台北开展
2012年7月16日,一幅某不知名艺术家的画作在佳士得拍出了74,500美元,是8,000美元最高估价的将近十倍。这件令人大吃一惊的作品是一幅青绿色丙烯颜料画,画的是一个名叫“诺布山”的海岸风光——它可不是某个二十来岁还在读艺术硕士的人画的。此画作于1965年,画家 Llyn Foukes 现年77岁,在洛杉矶默默无闻地已经创作了五十个年头。3月,洛杉矶汉默尔博物馆制作了一个他的回顾展,并将在6月巡展至纽约新博物馆,那将是 Foulkes 第一次在纽约的博物馆里办回顾展。
这一系列事件的惊人之处不仅在于它发生了,而在于它是一个新动向的一部分,这个动向打破了人们对当下艺术藏家的固有印象,就是他们喜欢的艺术家要么是成名的,要么就是年轻、时髦的,后者更是近年的重点。“你要有一些当红新人,也要有些蓝筹作品,”Algus Greenspon 的 Mitchell Algus 说。“为什么有人会去买 Jaco Kassay 的画,而不是 Donald Judd 的一幅素描呢——假定两者价值相等的话?Judd 的素描很棒,但是不具备 Kassay 的画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力。”
这种对常换常新的潜力艺术家的偏重当然是业内的规则。但事情有些改变了。许多60岁以上、正值事业中期的艺术家在经过长期的籍籍无名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Foulkes 就是其中一例。
对大器晚成艺术家的兴趣增多起初看起来只是和近期一些历史展有关,除了 Algus Greenspon 和 Marianne Boesky,还有高古轩和大卫·兹沃纳(后者最近开了一个配楼是专门举办旧作展览的)。一些焕发第二春的艺术家发现自己早年的作品重新得到了肯定。
然而这股潮流并非只是学术上的拾遗。业内的兴趣点主要是在供应一个需求高企的市场。“原本的模式是,画廊每四到六周办一个新展,而现在许多画廊一次轮换是两个甚至更多的新展,”Levin Art 集团艺术顾问、总监 Todd Levin 说。“展览机会增多,需要越来越多的内容去填充。”
目前纽约有300到400家画廊,而1970年这个数字是70左右。高古轩去年在全球共做了63场展览,大卫·兹沃纳在纽约和伦敦的空间做了14场,佩斯在纽约、北京和伦敦的三个画廊做了36场。为了满足无穷无尽的需求,这些画廊开始偏离之前的关注方向。“这就像挖金矿一样,”Levin 说。“主矿终于枯竭了,所以大家开始到偏离主矿区的地方挖矿,以满足需求。”
考虑到发掘一个不知名艺术家、培养他或她,最终看到这个艺术家的市场价值一夜之间暴涨,这种经历的吸引力是很难抗拒的。28岁的 Jacob Kassay 就是近期的一个例子,他的作品在2010年的一场令人耳晕目眩的拍卖中一下子增值十倍,接下来几场拍卖继续猛涨,引起业界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