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1-02 11:20
天津美术网讯 11月1日讯 伴随着“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栏目与北京市文资办共同推出的特别节目--“文化消费是什么?”系列访谈将全方位、有深度的解析本次活动。本期文化名人访邀请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先生和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田原先生,和我们聊一下艺术品消费的相关话题。在访谈中,西沐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格局,总体来看艺术品市场尚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
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
中国艺术品市场消费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从几十亿、几百亿,到三千多亿,市场规模不断发展扩大。与此同时,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也不断兴起。
关于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西沐谈到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期。除了画廊经营、拍卖行拍卖、艺术博览会展示等等一系列原创艺术品发展势头迅猛外,民间艺术品在新的消费体系和新的市场经营理念推动下也在蓬勃发展。
西沐认为,这种成长基于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大背景。根据国外经验,人均GDP超过五千美金时,消费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这个数字,消费结构正处在一个迅速转型的战略阶段。艺术品消费市场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
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在发展和发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基本特征。西沐介绍到当前我国艺术品消费市场,高端和低端的市场比较混乱,中间层面的艺术品消费由于产品结构、市场体系各个方面存在缺失,发展还存在很多瓶颈。因此,总体来看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培育的初级阶段。
当代艺术品市场 本土资本话语权定价权缺失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调整的时候,重灾区是中国的当代艺术。2013年秋拍中,《最后的晚餐》创下1.8亿港元的亚洲记录。当代艺术品频创天价,很多人质疑这种高价背后存在很大的水分,炒作风险很大。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西沐认为没有明确的证据,不能说这是炒作。他认为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价格较高的一件拍品,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出机构对当代艺术价格的焦虑。当代艺术市场规模的成长,更多地是靠本土资本和本土收藏家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本土资本与本土收藏家话语权与定价权的主导性是缺失的。
因此,如何培育健康的当代艺术市场?西沐认为本土资本与本土收藏家应提升文化的自觉意识,更好地建立本土资本和收藏家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价值评判体系,从而掌握更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出符合民族文化和精神民族文化大背景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这样,当代艺术市场才会走向良性、可持续发展。
艺术品鉴定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化产品
当今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造假现象随处可见,而且随着造假技术的提高,很多艺术品真伪难辨,艺术品鉴定问题再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对于这个问题,田原首先向观众阐述了传承仿制与艺术品造假的区别。他认为,所谓的造假是指被奸商利用纯粹为了经济目的进行仿制。而对于文物、书画等领域,为了传承而进行复制并不是造假。他谈到以王羲之为例,王羲之的字存世的基本没有了,但是唐代、宋代文人描摹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因此,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谈到艺术品鉴定,西沐认为从整个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态势来看,鉴定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服务。在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它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市场化了的特殊产品。而对于这种特殊产品形态下的特殊市场,需要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两个层面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他重点强调了行业管理组织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行业管理组织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的流程、规范、标准,推动自律行为。同时,要不断地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发展市场主体,并制定相应的准入的门槛。
田原进一步补充到,市场以逐利为最高目标,如果这种鉴定服务,不加上学术和法律层面上的监管或介入,就会被市场左右,不利于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艺术品市场以商品、资产、金融、证券为主线发展
谈到艺术品收藏的主流趋势,田原首先从市场发展演变的角度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收藏情况。他认为,最初所谓收藏是出于兴趣、爱好,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和喜欢。随着市场、机构的介入,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所占份额比重越来越大。还有第三种情况,刚开始出于兴趣,后来也想加入投资。田原紧接着介绍到目前收藏人数已经基本上亿了。从艺术品市场看,出于投资目的的大约占到百分之七八十或者八九十。而出于喜欢再加上投资,这个份额占的比例可能不会超过10%。
西沐从市场研究的角度分析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改革开放以来沿着雅玩、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和证券化的主线在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不论人数、关注度,大众的参与都成为了一个不可阻挡的一个潮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商品化、资产化和金融化的推动,甚至更多地依赖于艺术品的投资属性。他认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艺术品市场来传播文化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而且这条途径更易被世界接受,与世界惯例接轨。
利用大数据推动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台北、故宫博物馆推出了一款创新纸胶带“朕知道了”,受到了两岸年轻人热烈的追捧,以至于脱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中低端的艺术衍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应的创意产品却十分匮乏。
对于这个问题, 西沐认为当前艺术衍生产品的供给没有相应的消费体系和市场体系,同时人才缺失也是制约艺术衍生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艺术衍生品的创意人才、市场经营人才可谓凤毛麟角。
那么,如何推动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西沐认为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强行业管理组织作用的发挥,在政策支撑体系,特别是税收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同时,还要抓住中国消费结构快速转变的战略机遇,加快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发育。西沐还强调要重视高科技对艺术品消费的生产、方式、内容及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是建立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这三种技术融合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概念。他认为借助和利用这种技术,能够推动艺术衍生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 (记者 金宗云)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 >>相关新闻
- • 当代版画是否是市场价格洼地
- • 艺术品网络交易趋于白热化
- • 红色经典题材油画看涨
- • 谁参与了艺术品的价格垄断
- • 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是把双刃剑
- • 货币政策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 • 低成本高发展的艺术品市场
- • 偶然天价不影响内地艺术品市场
- • 西沐:艺术品鉴定是一种重要的服务市场
- • 困境突围 艺术品基金试水全产业链模式
- • 中国艺术品市场遇拦路虎进出两难
- • 鉴证备案:为艺术品办张“身份证”
- • 艺术品收藏:玩当代还是追传统
- • 40天涨了340%:邮票市场涨声一片
- • 当代水墨真热了吗
- • 广州美院迎六十华诞:经典艺术品展出
- • 绘画艺术品收藏:是否藏西胜藏东
- • 俄艺术家制造世界最小火炬 高度不到4厘米
- • 天价油画:顶级艺术品背后的权力追求
- • 全球最佳博物馆商店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