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网讯 也许用“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来形容当前的艺术品信托最为恰当。这个一出生就被市场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艺术品投资手段之一,却很快因为自身出现了众多问题而被市场质疑。
2013年,被称为“艺术品信托的退出之年”,多家信托公司发行的超过30亿元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到期,那些在前两年市场高潮时期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信托资金,面临着一场兑付危机。
“从整个2013年全年,信托公司和投资人都紧绷着神经,现在看,可能不会发生大的风险,毕竟整个艺术品信托的规模不算大,信托公司在兑付时压力也不会很大,最关键的是信托公司都是‘全牌照’,很多艺术品信托产品从推出时就打着‘刚性兑付’的旗号,不会因为一项产品而砸了自己的招牌。”信托专家孙飞在接受《艺术品鉴》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市场的质疑,一贯低调的信托公司近期纷纷表示“到期的都已经兑付,不存在兑付风险”。
不过,即使渡过了2013年的兑付危机,但艺术品信托自身“先天不足”的缺陷始终是艺术品信托的一大隐患,未来艺术品信托将走向何方也是一个未知。
泡沫掩盖下的风险
中国艺术市场的走强吸引了金融资本的进入,金融资本的进入又使艺术品市场的体量急剧增大,并催生出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等一系列艺术品投资工具。
“艺术品信托发展太快了,快的让很多人还没明白过来,已经从高潮走向低谷。”一位长期从事艺术品买卖的周先生对本刊记者感叹。
简单说,艺术品信托就是投资人将自己的资金委托给受托人之后,受托人要将资金投资到艺术品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分享艺术品价值增长的收益。
在这个链条中,从投资人的角度看,有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决定着艺术品信托产品的成败:一是能成功变现;二是收益率的高低。
从数据来看,经历了2009、2010年的“蛰伏”期,艺术品信托在2011年迎来井喷式增长,全年发行规模达55亿元,比2010年暴增626.17%。且艺术品信托的收益率高达10%-1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行业火爆时,掩盖了种种潜藏的风险。比如,艺术品信托能否完成兑付,退出通道是否顺畅非常关键。
“目前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是业内普遍估算,大概70%-80%的投资类艺术品信托都是通过拍卖市场退出。”上述周先生对本刊记者表示,可以说目前艺术品的价格主要是由拍卖市场决定,这几年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多数是当代油画,以及近现代热门画家的作品,近几年这些作品的价格已经大幅上涨,所以有些产品着急出手的话,很难达到预期收益率。
在他看来,艺术品信托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较高的预期收益,导致了其发行成本的抬升。加之目前艺术品信托年限短,加剧了短线炒作的风险。
以2011年华辰信托公司产品为例,其募集资金5000万元用于购买艺术品,预期在2013年为客户提供9.5%-10.5%的收益率。
这意味着,所募集资金的投资收益率至少要达到25%以上(10%客户收益率、10%的卖方佣金以及产品发行期间产生的其它费用)才能实现最初承诺的收益率。
这个数字如果放到2010年并非难事,但艺术品市场深受宏观经济影响。
进入2012年,受到宏观经济影响,拍卖市场下滑走势明显,无论成交额还是成交量均缩水50%,市场低迷。同时,“国38号文”对文交所的调控使艺术品信托也深受影响。
先天不足的隐患
其实,从根本上看,目前艺术品信托的风险是艺术品投资本身的特性和金融投资的属性相冲突的结果。
从欧美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看,艺术品市一种中长期投资产品,买的是行业趋势,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而金融投资追求的是短期、高风险、高收益。
另一方面,欧美的艺术品金融产品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发售,成熟的艺术品基金是由画廊或艺术品经理人发起的,并通过专业艺术品经理人长时间的策划和观察后设计出来的,其发售的准备期就达到十多年,发售的范围也只针对熟悉艺术品的小众。而中国的艺术品信托则主要由信托机构发售,且绝大多数产品的退出期限很短。
目前我国艺术品基金最为常见的操作方式为“春买秋卖”,多为 “2+1”甚至“1+1”模式。从2012年上半年艺术品信托产品来看,其平均期限为1.97年,其中1.25年期的有8款,1.5年期1款,2年期6款,5年期2款,3年期以上的产品占比为11.76%,期限集中在2年期以下的中短期产品,这比2011年上半年艺术品信托平均期限的2.37年下降了0.4年,也比2011年艺术品信托产品的全年平均期限的2.18年下降了0.21年。而从国外艺术品基金公司的经验来看,5年是比较合适的期限。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曾表示,艺术品信托短期盈利本身就是个悖论,目前的兑付压力其实是流动性缺乏的一个表现。此外,评估、鉴定、保管、担保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摆在艺术品信托发展路上的不确定性风险。
本刊记者从某信托公司拿到的一份艺术品信托产品方案中就明确提出了诸多风险:参考定价元素较复杂,作品自身因素,市场环境因素导致艺术品价值存在不确定性;艺术品存在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艺术品市场价格存在波动;流动性风险——艺术品投资存在不能成功退出的风险;操作风险——投资顾问过往良好业绩不能保证其未来的业绩;法律风险——与艺术品相关的国家税收法律和征收机制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在接受《艺术品鉴》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品信托市场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市场,需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比如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评估和真伪鉴定是其最重要的环节,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目前市场上,专业权威的鉴定和评估机构缺乏,假冒艺术品盛行;另外在市场管理、专业人才储备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队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艺术品信托“变形”
短短四年时间就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艺术品信托行业未来路在何方?这不仅是摆在艺术品信托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艺术品金融化需要反思的问题。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艺术品信托业已经开始思考转型。
2013年12月30日,兴业信托于发行成立“兴业信托·紫玉金砂天甲1号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是国内第一支投资紫砂壶艺术品的信托计划。
与其他艺术品信托不同的是,该信托产品结构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劣后级,投资比例6:2:1,并且由签约工艺师购买产品中间级份额的做法,将工艺师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捆绑在一起,实现信托产品结构多元化,以保证优先级收益及紫砂艺术品的质量。
孙飞认为,引入签约工艺师购买信托产品中间级份额,这种类似于生产者自己入股的担保方式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艺术品信托的风险。
不过,这种方式更多的是对原来艺术品信托产品风险方面的一种完善,而一些的信托基金公司开始探索其他艺术品金融化的形式。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2013年开始,一些信托基金公司就开始转向隐性私募。原因在于,信托发行成本比较高,要持续不断地给投资人合理的回报,兑付压力很大。
除了私募基金,抵押、典当、按揭等更多金融化方式在2013年也不断涌现出来。
2013年7月,意象画派艺术中心与建设银行在上海文交所共同推出了按揭贷款及回购等艺术品金融投资模式,购买人首付画款60%,剩余40%画款可在3-5年内逐步付清,个人贷款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上浮20%,在全款付清前,购买人不能得到画作。
也是在7月,古玩艺术品抵押贷款在温州启动,这是看作是温州金改的一个新亮点。当地古玩商会与台州银行温州分行签署协议,只要成交金额不小于1万元,通过3至5 个工作日的审批就能发放最高为古玩评估价值80%的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为半年。贷款利率按照银行现行抵押贷款利率执行,价值折扣不低于房产抵押贷款折扣率。
12月初,浙商创投下属的浙商财富发行了一支当代艺术品私募基金,并表示将在明年按每个季度一支基金的节奏发行当代艺术品私募基金,每支规模在5000万元左右。
“艺术品金融化的本质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投资工具,并不是金融本身的创新,而是金融的对象新而已,是现有金融手段在艺术品上的运用。所以从根本上说,不管是艺术品信托也好,还是其他艺术品金融化方式,在产品设计时需要尊重艺术品、艺术市场的规律,摒弃急功近利的操作思路和圈钱思维,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贯穿到产品运作中。”孙飞对《艺术品鉴》记者表示。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