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自古以来,私人所有文物的馈赠、转让、出售现象从未间断。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曾被一概赋予国家属性专营的文物,也随着立法、细化与有限许可,迅速形成市场行为并随之普遍和常态化。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全国从事文物交易的公司和专业机构已达22000家,从业人员约45万人。非专业从事文物交易的机构及无商业登记的个体商贩更多达150万人,加之近800万文物收藏爱好者和过千亿的年成交额形成的业态,不仅成为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支脉,亦成为亿万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物品种繁多、属性与品质的复杂性,相关法律与市场监管机制尚待完善,供需盲目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认为,只要拥有的文物合法够档次,绝不愁买家和好价钱。一方认为,买时容易出手难。双方都认为,规范的文物交易市场,将是从业人员和收藏大军乃至国家文化经济的一大幸事。国家文物法指出,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法律许可方式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因此,在目前环境下,把握文物流通的必要环节与要素,探明私人所有文物的市场方向与出路,势必有益。
依法取得法律保护有出路
不赌侥幸宁缺毋滥保增值
探究私人所有文物的市场出路,首先要清楚来路。目前,人们依法收藏文物的主要途径主要来自传承、文物商店、拍卖、馈赠和私人转让,也有相当一部分收藏爱好者在各地的古玩市场或地摊上淘得。此部分虽然在法律规制上有待完善,却量大惊人。其中,虽不乏自家祖传的宝贝,却由于大都无法证明,被盗墓文物混入的例子亦屡见不鲜。由传承、赠与、文物商店购买、拍卖来的文物,可堂堂正正按自己意愿出售叫价。来路不明或不正的文物,在寻求出路时,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结。因此,若要对自己的收藏寻出路,在决定购买时,应首先确定其合法性。
人们购买收藏文物,通常因为喜好和增值。文物的保值与增值,即是文物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性所决定,也是收藏爱好者的共同愿望。喜欢也好,增值也好,前提是合法所得与保真。只要所购文物是合法所得、是真的,无论价格高低,都不失其意义。倘若来路不正,不要说将来没有出路,甚至不如一件仿品。至少,不用担心被追究。当然,假物不仅不能令人开心和增值,还会浪费精力和金钱。
收藏爱好者通常在当初凭喜好见啥买啥,往往不辨真伪,不懂是非,但求便宜,不求品质。其结果,在收了一大堆杂货和庆幸自己“捡漏”过后,才冷静下来,开始分辨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有的甚至会被文物骗子以拍卖诱惑,再次上当受害。这样的例子不断上演,屡见不鲜。需要强调的是,在当局加大对文物骗子打击力度的同时,收藏爱好者亦应洁身自好。不仅要在购买文物前先了解相关法律和文物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与品位,切忌赌博与侥幸心理。应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尽可能到有文物资质的公司和文物商店选购。获取国家正规的文物发票与合同,是合法所得、合法出售与增值的必要条件。
讲究品质酒香不怕巷子深
货真价实皇帝女儿不愁嫁
一份调查指出,在我国,收藏家分五类群体。第一类是“有传承的”那部分,是祖孙几代都喜欢收藏,通常有较好的家庭教育背景。第二类是新兴的一批收藏家,有强大的企业资金作支持,他们购买水平通常都是“千万级”以上的藏品。第三类是专业收藏人士,都是从“喜欢”的角度去收藏。第四类是文化人群,他们从研究的需要去收藏。最后一类就是大众收藏,媒体宣传、藏家故事等,激发了他们的收藏兴趣,进而投身收藏圈。群体不同,所关注、收藏的品质与出路自然也不尽相同。
收藏与拍卖是一对孪生兄妹。虽性质不同,却因血缘关系相依为命。即是说,有收藏,就有拍卖。有拍卖,必然促进收藏。有关行业发布的蓝皮书显示,前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313.83亿元。今年以来,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244亿元,全球艺术品市场拍卖额更高达500亿美元。据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统计,仅北京地区而言,现有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114家。近年来共举办各类文物艺术品拍卖会近700场,上拍文物总数达64.5万件(套),总成交额达1125.17亿元。拍卖,成为前三类收藏家所藏文物的主要出路。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说酒酿得好,消费者不会因巷子深而怯步。而“皇帝女儿不愁嫁”,不仅表示其自身条件好,同时也暗喻自命不凡而故步自封。如果前者比喻只要收藏的文物合法、够品位,不愁没人要比较合适,那么,后者比喻即使是珍稀文物,也要做好宣传、找对路才是。一位拍卖现场的记者认为,佳士得的营销策略是获得成功的关键。“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会之前,他们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做了一系列推广宣传,反复强调安思远的生前名言:“于我来说,艺术收藏为世间最妙的事业。你永远不会厌倦,也永远不会有终点。”“如果你无意与一件藏品朝夕相对,就不要去收藏它”。“朝夕相对”,成了佳士得打出的一张重磅感情牌。拍卖会上对安思远公寓生前状况的还原,情景模拟现场体验,加上早已流传的安思远传奇故事,都为藏家们高价购买增添了不少筹码。
文物不二哪来哪去寻共识
做好功课积极参与觅知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件文物,却有着无数共同爱好的知音。有消息指,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会在今年3月17日的首个夜场中,共57件拍品,而登记拍卖号码牌就达500位之多。500个人去争50件东西,而且一个号码往往是几个人一起用,加上电话委托席,至少有20个人去争一个东西,价格自然高涨。有人对此总结为,成功的拍卖,首先是成功的宣传。让人人皆知,皆知价值,皆知难得,是私人文物的高级出路。一个实例令人深思。1997年,一个企业老板在广州一家文物商店以110万人民币买的一个天球瓶,15年后,广州那家文物商店欲以10倍售价回购他的天球瓶,而藏家坚持1500万才放手。正当双方为一个小数犹豫不决时,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多出50万,以1550万抱得“天球”归。文物公司因繁琐的规制未能如愿,却成就了买卖双方。
据悉,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的安思远先生终生收藏的近2000件藏品,在7天的竞拍中便散落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还是回到了中国这片原本就属于它们的土地。这或许印证了那句名言: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试想,半个多世纪与环绕地球的周旋,安思远的私人收藏尚且“哪来哪去”,我们在哪里买的,为何不能再到那里去卖呢。当然,“哪里来到哪里去”并不一定是物归原主,也不是没有代价,相反,那些别来无恙、易主有度的文物精灵们,在有序的传承中一次次地体现了它们的价值,亦成就了一批批带它们回家的收藏家们。
文物的出路不仅限于拍卖,近8000万的收藏爱好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人们在去粗取精、升级换代中,不断追求着更高级别、更好品质收藏品,这个过程,就是这个庞大群体营造出的无限市场。此外,各地每年竞相举办的文物博览会、交易会、巡展会等,亦给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易平台。原本“固若金汤”的国有文物商店,也在市场的冲击波下放低姿态,尝试多种经营。不少文物商店不仅主动与民营古玩店联合经营,还利用自己的品牌、技术、渠道和经验优势广罗客户。一些拍卖公司甚至走进社区,利用普及文物知识、免费为市民鉴定的机会,与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和征集文物。所有这些,都给私有文物开辟了广阔、便利的出路。随着各地对成立“文物产权交易所”的呼声越来越高,相信不久的将来,广大收藏爱好者将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口径:26.4 厘米
高度:91.0 厘米
足径:28.5 厘米
清·雍正-鎏金浮雕人物故事铺首撇口瓶
此瓶通体鎏金,人物、背色全以雕瓷技法表达。其口、内及底遍洒绿松石釉,两旁塑兽耳铺首,口沿雕如意梅花,上托雕连锁回纹,脚雕回纹牡丹仰莲。瓶颈正面刻有王母娘娘肖像,神情端庄,华服锦衣,翔凤在侧,左、右各伴一侍女,端立于祥云之上。另有仙鹤数只,上下翱翔。际此三月三日之时,贺王母寿辰。另有仙女三人持乐鼓伴舞,形似敦煌飞仙。
瓶身有18位仙女,分别持不同乐器演奏。或闭目轻摇,或鼓腮运气,或边奏边舞,或击乐仰首,神情各异,栩栩如生。背景满刻寿菊、祥云、仙鹤、寿山、福海、蟠桃,牡丹、梅花、芭蕉、荷花、莲叶、玉兰。整个画面,悠悠云山,乐舞飘仙,极尽欢乐,祥和美艳。实乃“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之感。(作者 刘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