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6年1月8日,第二届文化经济学论坛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为主题,邀请到各界专家对于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文化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测。其中,艺商传媒总经理、《艺术商业》杂志执行出版人马继东在“艺术品经济与金融”的分论坛中首度发布完整的《2015中国艺术消费品指数(调查报告)》,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双舟主持,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讲师孔少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桑子文对2015年中国艺术品消费相关数据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分享,并邀请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艺商传媒COO陈可做分层讨论和实际的案例分析。
《艺术商业》杂志执行出版人马继东首先在会中分享了《中国艺术消费品指数》(2015)调查报告的全面情况,并从整个艺术品市场大环境背景下分析了近年来艺术消费品的趋势,他谈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最近5年来呈现出调整态势,一方面以拍卖市场为代表的二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一直处于调整观望期。相反,大众对艺术的热情及对文化活动的关注不断高涨。同时,在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至8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达7000亿元,一个崭新的市场——艺术消费品市场正在形成。该市场目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精明个性的艺术消费品阶层开始涌现,理性的自用型消费成为艺术消费品领域的主要消费类型,新体验场域和文化空间逐步形成,艺术消费品机构不断涌现且细分化趋势明显,艺术消费品不断‘触网’,‘互联网+艺术’格局出显。”
随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讲师孔少华根据此次在线上线下所收集的2859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逐层的数据分析,他认为:“在整个消费群体的购买的意愿中,偶尔买的人达到了71%,在与经常购买的人群进行对比发现,40岁以下的中青年诸如75后、80后、90后是目前消费的主力军。同时在购买艺术消费品的人群中发现,女性人数超过了男性群体,在购买能力和需求上提升较快,大众艺术品更是得到青睐。同时,以个人欣赏为目的购买达到了83.4%,审美动机是驱动艺术消费品主要动力。在数据中也直观的看到‘5000’元的标准线成为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大都偏好于价格低廉的艺术衍生品,并倾向于流行性产品。根据相关数据,艺术消费品市场的五大趋势即:多元化、年轻化、高端化、高增长、新爆点。”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桑子文阐述了艺术消费品电商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趋势。“‘互联网+艺术’的格局逐步显现,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共识,也印证了年轻消费者的诉求。市场产业链分化,诸多电商出现并细化明显,依托专业的线上平台进行多元化营销。产品风格‘亚文化’面貌,反映在微信、微博这样的拟态环境,而消费者就在其中进行消费与审美并存的用户体验。”桑子文说。
最后,刘双舟教授、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及艺商传媒coo陈可就此次指数的调查情况及目前艺术消费品相关机构的营运情况对话。王宁以泡泡马特门店销售的“Sonny Angel”举例,一个高额的销售数据的来源于艺术的载体的转变,青年人更喜欢潮流的风格。一个“盲盒子”的销售手段所产生的效应是,在捕捉到大众的好奇心的一刻也带来众多粉丝的热情消费。
此次发布的《中国艺术消费品指数》(2015)调查报告是全球范围内首次针对中国艺术消费品的市场调研,主要针对艺术领域的关注视野,从以投资、收藏为目标导向的拍卖市场,转至覆盖范围更广的实用消费市场,旨在解析中国大众的艺术消费习惯与趋势。报告由《艺术商业》杂志联合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共同推出。
中国艺术消费品指数(年度调查)
联合发布:
艺商传媒《艺术商业》杂志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
顾问:
陈少峰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黄隽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彭中天 文化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文交所协会筹备组召集人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永铭 中国台湾知名文化创意产业专家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博士
特约观察员:
戴俊骋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孔少华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讲师
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博士后
马健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创意产业委员会副主席
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博士
马学东 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总监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
桑子文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博士
执委会
名誉会长:蒋奇栖
执行会长:马继东
副会长:陈可、祁煜琨
执委会成员:陈彦翀、苏盛鑫、岳岩、刘向林、黄楠
战略合作方: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