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在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里,任何商品要想成功进入交易流通环节,都不能无视基本的商业法则。艺术作品虽完全不同于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可一旦进入市场,其本身的商品属性仍不得否认。在完全遵循自由贸易原则的市场中,艺术作品的价值(价格)是由其本身的稀缺性、市场需求、供给方自我定位等因素决定的。与一般商品的普遍同质性不同,几乎每一件原创艺术作品都是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的稀缺性,这一特殊情况决定了艺术市场不可能呈现完全的竞争状态,这与普通同质化商品市场有很大区别。但艺术品的这种特殊稀缺性并不能对市场价值产生决定性作用,关键还必须有一个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
近日笔者参观了北京的两场艺术博览会,通过对当下文化市场的观察,发现有不少引人深思的问题。虽两处展馆所有展位均满租,但据了解,作品销售情况大多不太理想。且不要说参观人流不如非艺术类展会多,就是到场参观的人大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而来,真正有购买需求的人并不多。这与当前北京798艺术区的情形有相似之处,随着一家家老牌画廊的倒闭,该艺术区现正在逐步演变为一处更趋商业化的旅游景点,人们同样是抱着看稀奇的心理“到此一游”,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
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遇冷,究其原因,就是没建立起真正的文化消费市场,缺少有潜在购买需求群体。早些年虽然市场一度火爆,但那种强劲需求是建立在投机获利的心态上。大家都想低买高卖,从中大捞一把,结果作品价格被一路追高,走向最后崩盘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文化消费需求心理,只把作品当成资本运营的工具进行恶炒,对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曾在博物馆遇到非常有趣的一幕,当讲解员向观众介绍珍贵藏品时,就不断有听众发问说这个又该值多少钱。好像在这些人心目中,来看展品不是学习知识,只是冲着最值钱的宝贝来,恨不得自己哪天也能抱一件回家。当文化艺术纯粹沦为赚钱的手段时,我们的文化艺术何其可悲?
一个时代的艺术事业是否能走向更大的繁荣,是与其经济基础有密切关系的。就目前中国经济环境来看,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实质上是有非常大的潜在文化消费市场的。对于一个普通城市家庭来说,要买上几件一般价位的当代艺术品不会有多大压力。问题是,当下我们的国民宁可握着大把钞票出国扫货,也不愿花上两个小钱买件艺术品,为什么?实际上,就是文化消费观的扭曲。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传统中断,重新富起来的中国人,消费观念基本还停留在初级的物质占有和寻求感观刺激上。为非投机目的购买艺术作品,属于精神文化上的消费,当前中国人普遍还没有如此境界。
我们想想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吴门画派、扬州画派,以及后来的海上画派?这些画派的画家好像并没有依存于官方皇家画院,却仍取得非常高的成就,这与获得普通市民(商人)阶层的支持有莫大关系。道理很简单,中国人本来就是非常崇尚高雅文化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过去的普通老百姓,只要经济许可,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文化消费意愿。所谓“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就是对这一情形最好的写照,从唐宋到后来的明清一直如此。试想,古人在购买唐寅、郑板桥等人的作品时,难道是为拿回家等待升值再倒卖吗?无独有偶,西方艺术史上为什么会出现伦勃朗、维米尔这样的杰出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市民资产阶级兴起,产生强烈的文化消费市场。当今时代是平民化的时代,普通民众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如此,在文化艺术领域,又怎能不考虑开拓平民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呢?
现在艺术市场最大的病态是,供给方普遍还以投资升值为借口去忽悠买主,随便一件作品,动辄要价几十万,这是什么概念?我们知道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大多卖不到这个价位,凭什么没有经过岁月洗礼的当代作品要比古代作品贵呢?难道当代作品真比古代作品艺术价值高许多倍?由于当代艺术本身的多元复杂性,现在要评论谁的作品能成为传世经典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一件艺术作品没有成为传世经典之可能性,排除短期人为炒作因素,在未来要获得大幅升值空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人为运作下,短期内让一件作品大幅升值也是可能,但若该作品缺乏相应的文化含金量,这样的升值只会是虚无的泡沫,迟早有一天会彻底破灭的。
当前市场出现的调整状态,本质意义上是在帮助文化市场回归理性状态。奉劝文化艺术行业从业人员,不要再把市场复兴寄望于几家大拍卖行天价成交纪录,并以此为借口去诱骗投资人。无论是商家还是艺术机构或艺术家本人,都应该把精力放在培植理性的文化消费市场上。只有当客户购买你的作品时,收获到自觉的物有所值的精神文化享受时,文化市场才能得以持久繁荣!(作者 杜洪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