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秋拍上一件南宋的龙泉梅子青摩羯耳盘口瓶以1265万元成交,青瓷在拍场上的高价成交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随着宋元瓷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当代青瓷逐渐走出“深闺”,在市场中屡创高价。但是,近年来的市场结构调整让不少青瓷企业措手不及,原有消费群体的消失和产品滞销等情况困扰着青瓷企业。青瓷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大师精品逐渐受到追捧,也为青瓷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那么青瓷企业该如何走出困境?青瓷市场能否实现触底反弹?
南北两派 走出“深闺”市场回暖
青瓷指的是一种表面施青釉色的瓷器,古代的龙泉窑、哥窑、汝窑、越窑等均属于青瓷体系,但由于之前高古青瓷难以在市面流通,直接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多以明清为主,而明清瓷器多为青花、粉彩,并在拍卖市场中受到热捧。相比之下线条简单、颜色单一的古青瓷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随着2009年,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艺正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目前惟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非遗”的入选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瓷质细腻、色彩纯洁、线条明快流畅的古代青瓷艺术品在拍卖上屡创高价,同时也为当代青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当代青瓷在获得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以龙泉青瓷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体系和以鲁青瓷为代表的北方青瓷体系。龙泉在西晋时就拥有了开始烧制青瓷的窑口,南宋时龙泉青瓷烧制出著名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高峰。当代龙泉青瓷在古法技艺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建立龙泉品牌,吸引资本的投资与流入。鲁青瓷起源于宋代,上世纪7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鲁青瓷在山东淄博重新烧制成功,鲁青瓷最初以日用陶瓷为主,并逐步发展工艺品的烧制,又因烧制温度高,每窑成品极少,特别是瓶类工艺品,造型独特,器型复杂,成为极少中的珍品。值得一提的是,鲁青瓷通过刻瓷艺术手法装饰后,刻出的作品画面层次清晰,将书画印与陶瓷烧制工艺融为一体。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荆治中表示:“青瓷是中国烧制时间最长的陶瓷,青瓷的釉色自然温润,造型古朴端庄,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的青瓷烧造分南北两支,南派的龙泉青瓷历史悠久,釉色知名度享誉全国,知名度和普及程度非常高,北派的鲁青瓷创造时间相对稍晚一些,鲁青瓷的釉色非常温润,是一种让人能够产生联想和遐想的颜色,我把这种颜色称之为‘湖水青’,这是其他窑口的瓷器无法媲美的。”现在一件南宋的龙泉青瓷在拍场过千万不足为奇。此外,随着人们对青瓷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当代青瓷的名家作品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结构单一 企业经营遇困
近几年,古代青瓷一直处在价格的上升通道中,但当代青瓷市场在经历了价格稳步上扬的几年后,出现了销量下跌、价格回落的现象。统计资料显示,龙泉地区的青瓷企业在近几年所缴纳的税收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2014年上半年的缴税额降幅更是高达50.82%。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龙泉青瓷企业还是鲁青瓷企业,近几年的企业现状都十分令人担忧。
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之前青瓷企业销售收入多以工艺品和礼品为主,如今,随着礼品市场份额的锐减,青瓷企业在市场中的销售额也在急剧下滑,一些未能迅速转型、难以适应市场新变化、产品结构老旧的青瓷制造企业面临着消费群体消失、产品滞销、销售额下降的窘境。
除了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不少青瓷企业的市场宣传能力也相对偏低。对于青瓷企业来说,多数青瓷企业都是以参加展销会、文化节等活动方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虽然一些企业开辟了与电商结合的方式来扩大经营渠道,但很少有企业会主动出资策划广告方案进行宣传推广。
“鲁青瓷就是一个宣传不到位的典型案例。”荆治中这样表示,龙泉青瓷毕竟有着时间的积淀,在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了龙泉青瓷的品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现在看来依然十分强劲,至少提到龙泉青瓷大多数人都听说过。鲁青瓷的宣传力度就要薄弱很多,同样是高水平的材质、釉面、色彩和器型,但人们都知道龙泉窑盛产青瓷,却不知山东鲁青瓷烧造的水平也非常高。
其次,青瓷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也成为了限制部分企业经营的原因,荆治中表示:“青瓷产业目前还未实现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同质化生产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但是近几年在大师精品青瓷作品的带动下,青瓷精品市场依然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