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5月13日,《2017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会,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举行。系列蓝皮书,作为对上海文化发展全方位研究、预测、展望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成果之一,信息量大,有观点有数据,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更多信息,我们采访了七本蓝皮书的执行主编,并提炼了书中一些重要观点和数据,和大家共同分享。
目前涌现的社区文化自治与管理的三种模式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执行主编:徐清泉、郑崇选)
上海市于2015年修订并颁布了《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标准》,对全市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出了具体的任务指标。为了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能够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过程中得到落实,一些城区的社文中心纷纷开展了文化治理运作机制的创新。
一是尝试建立社区文化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机制。如徐汇区龙华街道社文中心。二是建立文化中心理事会——决策监督机构。如浦东新区在曹路镇、陆家嘴街道等文化中心开展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三是建立群众文体团队管理委员会——群众自治机构。如嘉定镇街道有各类群众文化团队212支,街道文体中心成立了由这些团队成员组成的自治组织——“聚乐轩群众文化管理委员会”。
塘桥文化中心,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建立了上百人的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由退休党员干部志愿者负责文化中心大厅咨询服务,文化团队骨干志愿者担任文化活动场地管理,而由退休教师、专业院团专家和社区在职专业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则负责社区学校一年30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志愿者则任“小小图书管理员”。由于群众志愿服务的积极参与,文化中心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释放出群众参与文化、管理文化、创造文化的活力。
上海正流行“明显的记忆文学”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执行主编:陈占彪)
近年来,上海文坛集中出现了一批作家“书写当代上海”的现象,其作品在文坛上也得到相当的关注。如金宇澄的《繁花》、吴亮的《朝霞》、夏商的《东岸纪事》、路内的《慈悲》、徐锦江的《愚园路上》等。如果说文学是“个人记忆”的产物的话,这批作品由于“明显”与作者本人的个人生活和经历相关,我们称之为“明显的记忆文学”。由于此类作品写得多是“当代”上海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这类作品除了具有其文学价值而外,还具有其显著的“历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作品正以文学的方式建构着上海的生活记忆史。“明显的记忆文学”与传统历史写作的区别在于:其一,与“严肃古板”的历史写作相比,“明显的记忆文学”更具亲和性,也更易为人接受,更具感染力。其二,与“社会生活史”相对薄弱的历史写作相比,“明显的记忆文学”关注的是一个个普遍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于是,我们能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吃喝拉撒中看到时代的风俗。其三,与偏好“远望”的历史写作相比,“明显的回忆小说”重在“近观”。
上海文化市场产值首破400亿元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执行主编:郑崇选)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三级联动的“东方系列”文化资源配送系统,为基层、社区、农村提供各类文化服务,年受益近6000万人次。至2015年年底,本市专业剧场数量达到52个,全市可用剧场124个,年演出场次约1.3万场,年演出票房约13亿元。国有及民营院团创作精品不断,其中市区两级国有院团每年新创剧节目数量60个,“十二五”期间民营院团创作剧目达到40个。民营主体成为上海演艺业的重要力量,全市有剧团217家,民营院团占90%。全市有演出经纪机构635家,民营演出公司占98%。全市共有专业画廊36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机构72家。进出口贸易日益活跃,上海已成为国内最为重要的艺术品进出口贸易口岸,2015年经上海口岸进出口的艺术品数量9369件,贸易总额4.42亿元。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构建长三角文化市场互联、互通共享信息网络,创新上海文化市场“十大”长效机制,全市文化市场产值首破400亿元 。
打造文脉、水脉、绿脉“三脉”于一体的水岸文化活力区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执行主编:花建)
在互联互通的时代背景下,上海正在催生出大批创意型、国际化、智慧型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包括上海文化产业领域中分享经济的新模式、上海自贸区推动文化授权交易的新型国际平台、上海位于全国前列的新型网络电台、上海地区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新收获、上海蓬勃发展的特展活动等。
该《报告》强调:上海要结合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全球科创中心的背景,进一步发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优势,包括凸显张江作为国家级文化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势,培育更多科技型的文化企业集群;发展数字化的文化出口产品和服务;打造上海对外文化贸易的新优势。
该《报告》肯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不断升级,如徐汇滨江正在集聚上海东方梦工厂、蓬皮杜艺术中心、腾讯、湘芒果、西岸双年展等优质资源,形成集文脉、水脉、绿脉等于一体的水岸文化活力区;而黄浦、虹口等中心城区,则在旧区改造中传承海派文脉,发展“魔都水乡”等新型项目。
给近些年大热的电影IP把把脉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执行主编:刘轶 刘春)
本报告除了对学界和业界关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外,更集中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
一是就近年来较为热门的IP现象,通过邀请上海电影学术界、业界的专家们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融合、激发,展开多角度讨论,形成了较为实际、恳切的对策建议,对IP电影改编的发展进行了客观的展望。在这一讨论过程中,通过专家们的畅所欲言,既不否定IP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的新利益、新空间和新走向,但同时也毫不避讳对IP的批评,对它带来的负面因素,如创作的惰性、投机性等进行了剖析,为电影从业者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是通过第一手的“影人访谈”,充分考虑到“电影人”在这一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从电影产业的创作者角度(导演)、市场消费角度(企业)、人才培养角度(高校)等不同视野,对上海电影产业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深入访谈,直观、及时地考察了上海电影产业在这些领域的现状、问题和未来的可能性,为上海电影产业乃至全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孔子学院正在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名片”
——《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执行主编:饶先来、李艳丽)
对外文化投资是实施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依据上海市商委2015年发布的《2014年上海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报告》显示,与文化相关的商业服务、计算机软件业、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在2013年对外投资43.1亿美元总额中,分别占比33.5%、3.7%和1.7%。 海外文化机构在推广本国语言、争取国际话语权、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名片”,由上海高校参与建立和运作的孔子学院,占日本国内已建成孔子学院总数的1/5以上。足见上海借力国家汉办推动这一交流平台,促进了上海自身的对外文化交流的顺利开展。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是中国首家由国家文化部与地方研究机构联合组建的基地,利用上海建立自贸区的大好时机,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的平台,挂靠上海智库型研究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在有效开展文化外交和传播国家形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每百平方公里拥有0.915项国家级非遗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执行主编:毕旭玲)
从2007年至2017年的十年间,上海市共宣布5批22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58项被列入各批次国家级非遗名录,进入国家级非遗的比例高达28%左右。其数量不仅高于周边省会城市南京(10项)与杭州(34项),也高于同为中国一线城市的广州(16项),而仅次于首都北京(91项)。上海市面积不大,但每百平方公里拥有0.915项国家级非遗,远远高于上述四座城市的水平。上海市人口不少,但每万人拥有0.024项国家级非遗,仅次于北京与杭州,而高出广州与南京两倍。
上海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和工商业文化特色在非遗名录中表现明显,由此形成了两类极具特色的非遗。在市级非遗名录中,近四分之一(54项)为海洋类非遗。在上海市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有17%属于海洋类非遗;而传统技艺类非遗在市级非遗产名录中占到38%左右,占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