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当人们还在议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难题时,中国艺术品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业态,已在勃然兴起。据《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测算,中国艺术品产业核心层规模已经突破8000亿元。而《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的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已达到3600亿元,市场与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没有障碍,事实上,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一些久拖未解的难题,急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其中,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建设就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需要治理手段的创新
要认真做好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我们认为,这是涉及艺术品产业发展全局的工作,应该从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发展的全局,来认知与推动艺术品市场的标准化工作,而不应仅仅将其作为一个项目、手段甚至是一个技术系统来认知与看待。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问题。
1.要充分发挥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在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并没有减少艺术品市场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突出问题,尤其是未能有效建立诚信机制而导致的“三假”问题尾大不掉,严重影响了我国艺术品行业的发展质量与国际形象和声誉。当然,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除了我们经常分析的法制建设滞后、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以外,便是缺少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保障。即中国艺术品市场缺少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基本构成,没有形成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四者之间相互衔接、科学严谨的完整链条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监管部门缺乏“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的手段。所以,我们强调,要加快我国艺术品市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艺术品市场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2.要围绕着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监管作用,不断解决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体系缺失、管理体制不顺畅,以及与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加快标准体系建构,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事实上,中国艺术品产业不仅仅具有迅速发展的规模,并且具有庞大的产品种类与复杂的产业构成与多元化的产业层次。中国艺术品产业的产品体系可以划分为书法艺术品、美术艺术品、工艺艺术品、民间(非遗)艺术品、古董杂项艺术品、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艺术品服务、顾问服务等类型。相应地,中国艺术品产业的体系构成也可以划分为书法艺术品产业、美术艺术品产业、工艺艺术品产业、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古董杂项艺术品产业、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产业、艺术品服务产业、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艺术品产业的生态体系等几个大的类型。同时,中国艺术品产业又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系统,从产业体系关联视角可以概括为四个相关的层次:艺术品产业生产体系、艺术品产业流通体系、艺术品产业消费体系、艺术品产业支撑服务体系。中国艺术品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具生命力与群众基础的一个新兴业态。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与产业,质量与标准化工作如果长时间出现缺位,对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影响巨大。
3.在现代市场经济与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质量与标准化工作是基石与前提,也是竞争的核心。我们不能因为艺术品及其资源的特质,去否定现代市场经济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要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去建构适合于艺术品及其资源特质的质量与标准化工作体系与方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艺术品创作本身的审美特质与个性化劳动难以进行相应的标准化规范度量,而去否定创作过程中材料的质量与标准化问题,去否定艺术品交易、流通、消费、服务及支撑体系的质量与标准化工作。我们必须从理念上,打破以创作过程中的审美个性化特质来否定艺术品市场与产业发展中巨大现实需求的思维定式;打破固守行业传统,对以前不熟悉、不明白的新知识、新事物、新业态不学习、不研究、不体验就一概排斥、否定的态度。面对艺术品市场与产业发展中的巨大现实需求,我们要把艺术品及其资源放在市场与产业的架构下,有规划、有秩序地进行重点实验、突破、示范,逐步建立起基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基础与未来需要的艺术品生产、艺术品产业流通、艺术品产业消费及艺术品产业支撑服务的质量与标准化工作体系,使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有标准、有质量体系的保障,从而推进中国艺术品产业快速、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4.进一步提高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是一项关系到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的问题,并且是事关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的切入点与抓手的问题,其意义重大。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面临三大问题,包括诚信机制建构问题、艺术品定价机制问题、交易秩序与退出机制建设问题等,核心是诚信机制建构。“三假”问题突出,反映出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的难度。这些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了三十多年并没有被解决,甚至还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新发展与积累,说明我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并不成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罗列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缺乏支点性的工作,尤其是缺少手段、抓手与契入点。我们认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过程中,艺术品标准化工作可以担此重任。
我们理解,艺术品更多地承载着艺术精神、社会美育、文化立场及文化事业的众多功能。在全球化进程中,质量与标准化工作有利于推进中国艺术精神传播,有利于推进文化艺术走出去的有效方式探索,有利于探索艺术品资源的深度体验创新,即在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中,探索推进用市场机制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推动立足于艺术品及其资源这一战略资源,围绕价值发现,推进艺术与科技融合、艺术资源与金融融合,在打造强大的中国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同时,把传统文化资源系统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使艺术品资源真正成为民族发展进步的有力支撑与宝贵财富,不断在市场与产业业态的提升中,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身竞争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力量。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与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呼吁标准化意识,我们迎接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质量时代。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建构的推动发展,意义重大。
5.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是一项市场治理的系统性、基础性工作,需要尽快抓紧、尽快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的建构运营与介入,有利于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体系的基础。我们可以概括地从以下三方面来看:(1)前面一个阶段,我们在探寻艺术品市场治理的过程中,更多地是试图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能动性,从政策、立法及权威市场体系的建构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但效果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可以说,有待进一步深化。(2)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的建构是围绕艺术品质量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市场机制建构的一种市场经济服务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并行之有效的做法与体系。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的建构与深入实施,是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体系的很多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与基点。(3)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的建构是市场治理效果的重要抓手与基础。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的深化,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提升治理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抓手与基础性工作。
二、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概念与发展态势
1.艺术品市场标准的概念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进步,已经进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范畴。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构市场发展的质量基础设施是重要基础。也就是说,通过对艺术品市场运营环节进行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的落实实施,来建立并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质量保障,不仅需要,而且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便成为工作的核心。我们认为,所谓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就是指以艺术品创作、流通、交易、消费、服务为基础,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基本原理,对艺术品创作、流通、交易、消费、服务中的有关方面和有关环节制定标准,并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的过程。
2.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发展现状
(1)艺术品相关的标准化管理组织的建构虽然零散、边缘,但已经艰难起步。目前已经成立的与艺术品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TC)有:TC118标准样品、TC194工业陶瓷、TC194/SC2结构陶瓷、TC256首饰、TC256/SC1仿真首饰、TC256/SC2仿真摆件、TC256/SC3首饰精密加工装置、TC256/SC4镶嵌首饰、TC289文物保护、TC289/SC1文物保护专业设施、TC298珠宝玉石、TC405日用陶瓷、TC366拍卖、TC390文化馆、TC394文化艺术资源等标准管理机构与组织,一些标准也已经发布实施。但总体的系统性不高,数量不多,效能有限,亟需要提升能力与水平。
(2)提出并正在推进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魏传忠等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案,并作大会发言,建议“构建一个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为了提升艺术品质量管理水平,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中国检验检疫学会拟发起成立“全国艺术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期发挥社团组织的纽带桥梁作用和技术、学术、人才等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
(3)艺术品标准工作在国际上已经开展,我国艺术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批筹成立。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较为知名的艺术品评估或交易机构,如Apprais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AA)美国估价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ppraiser(ASA)美国评估师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ppraisers(ISA)国际评估师协会、Art Deal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DAA)美国艺术品交易商协会。英国牛津大学的艺术品鉴定结果以其公正性而被业界普遍推崇,而我国尚没有建立以质量管理为基础的标准化组织与机构,导致国内鉴证结果不被司法和政府部门采信。目前,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申请成立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专业技术委员会已获批复,我们相信,该组织会按照国家标准委的工作部署,针对行业发展急需的,尤其是在艺术品鉴证标准和融通艺术品市场上下游产业链方面,利用学术团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促进我国标准化建设,努力把我国艺术品市场推向质量时代。
(4)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过程中的现实难题,初步找到了治理的重要路径与手段,对推动艺术品产业、艺术金融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生发了新的产业业态。具体体现在,第一,艺术品鉴证溯源系统不断融合与夯实了艺术品质量技术基础,对进一步大力发展艺术品产业意义重大。第二,艺术品鉴证溯源系统与体系进一步落实艺术品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四大技术基础的应用,为进一步推动艺术金融、产业跨界及新业态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与保障。第三,艺术品鉴证溯源系统与体系,能够更多地重视新科技融合对该系统与机制的推动与支撑,提升了服务的精准水平与能力。
3.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存在的问题
(1)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研究不足,缺乏相应的战略与规划研究,顶层设计能力缺失。虽然2001年就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强化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却严重滞后于市场的蓬勃发展。
(2)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缺失滞后,难以满足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中国艺术品产业标准非常少,很多领域标准刚刚起步或者还远未起步;另一方面,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人们对标准的需求十分旺盛,标准供给缺口越来越大。甚至我们可以说,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发展缓慢,直接制约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升级与治理的进程。
(3)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但已显示交叉重复的现象,不利于统一对艺术品市场体系进行规范。我们知道,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是艺术品市场经营活动的依据,是重要的市场规则,必须强调并增强其统一性和权威性。所以,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之际,一是要强调标准技术指标的一致性与融洽性;二是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主体多头化发展,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制定,要做好统一协调;三是强调标准的简化与落地,避免艺术品市场标准制定盲目追求数量,交叉重复,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
(4)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期就显现主体不够合理,团体标准创新不够,难以适应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要求。要进一步确立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增强由市场自主制定、能够快速反映艺术品市场需求的标准的有效供给。据统计,以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由政府主导制定,且70%为一般性产品和服务标准,而这些标准中的许多项目,都应由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制定,以增强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的创新与竞争力。
(5)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的协调推进机制不完善,制约了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管理效能的提升。一般来讲,艺术品市场的标准,反映市场各方的一些共同利益,艺术品市场各类标准之间需要有较好的衔接配套。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之所以难以展开,其原因之一就是艺术品市场标准技术面广、保障服务链条长,特别是一些艺术品市场的标准涉及部门多,相关利益难以一致,协调难度大,再加上缺乏权威、高效的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可以说,制约了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管理效能的提升。针对这种不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活力与主动性,未形成协同推动标准实施的工作格局,需要转变政府的标准化管理职能,深化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创新,不断建立完善与新型艺术品市场标准体系配套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6)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胜任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复合型高端人才的缺失表现在,一方面,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人才培养的体系缺失,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体系、方法与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扭曲。
4.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发展的态势
(1)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成为重要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艺术品市场的治理,不能只在文化管理部门打圈圈,要进一步借鉴借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基本构成,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四者之间形成了相互衔接、科学严谨的完整链条,这一国际公认的质量技术体系,也可以为保证艺术品市场运营质量与安全提供支撑保障。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讲,今后,世界各国在艺术品市场领域的很多竞争,将表现为艺术品市场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加快我国艺术品市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2)把政府单一供给的现行标准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艺术品市场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艺术品市场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与统一艺术品市场体系建设。政府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政府主导制定的艺术品市场标准侧重于保证艺术品市场的基本运营,而艺术品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侧重于提高艺术品市场的竞争能力。
(3)引导和规范中国艺术品市场团体标准健康发展。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看到,一些文化艺术企业和团体根据需要自主制定的标准逐渐“走向台前”,此类文化艺术标准往往高于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能够更好地满足艺术品市场创新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规范发展团体标准方面,扩大试点,鼓励在政府招投标、产业政策、行政管理、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积极引用团体标准,探索团体标准黑名单制度,推动制定主体诚信自律,引导和规范团体标准健康发展。
(4)放开搞活文化艺术企业标准。文化艺术企业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逐步鼓励制定有竞争力的文化艺术企业标准。建立艺术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逐步取消政府对文化艺术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不断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强化社会监督,鼓励标准化专业机构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
(5)提高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国际化水平。以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艺术品市场标准化活动,争取承担更多国际艺术品市场方面的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的领导职务,鼓励支持加大国际艺术品市场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增强话语权。同时,也要进一步放宽外资文化艺术企业参与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制定。
(6)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构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共享平台,推进艺术品市场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强化艺术品市场标准在制(修)订流程中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避免推荐性国家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在立项、制定过程中的交叉重复矛盾,有利于简化艺术品市场标准制(修)订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制(修)订周期。建立艺术品市场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及时开展标准复审和维护更新,可以有效解决艺术品市场标准缺失、滞后、老化等问题。另外,还可以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公益类推荐性标准文本。
(7)找准艺术品市场标准的抓手。目前,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积累的问题比较多,也比较复杂,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亟需要在优先领域、关键环节和实施步骤等方面重点突破,落实具体工作的抓手,进一步打开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的局面。
三、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制定的原则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稀少、发展不稳定是影响市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体系,确保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正途大道。
1.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的原则
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发挥好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现代社会任何行业的壮大与稳固发展都脱离不了政府的强有力的支撑。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特别是当前我们的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中国艺术品市场工作又有着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特殊性。因此,在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导向,大力推动标准化规划的实施。只有以政策为主导,才可能充分地调动起广大社会成员一起参与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建设的热情;只有以政策为主导,才便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统一规划管理,并且使市场标准的制定有较强的实施性。
2.坚持加强领导共同参与的原则
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制(修)订不是一两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中,各市场主体机构参与标准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宏观指导与统一规划,要分清政府、行业协会、市场主体三者的责任,充分发挥艺术评论家、拍卖行、画廊等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工作和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贯彻实施。特别是要把该放的放开、放到位,培育发展艺术品市场团体标准,放开搞活文化艺术企业标准,激发艺术品市场主体活力。
3.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保障的原则
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是一个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市场,但是各市场主体机构都已不断发展起来,市场发展的涉及面和分支多而杂。应推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合理统筹改革优先领域、关键环节和实施步骤。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必须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标准化工作要重点加强市场基础性标准、行业急需标准以及涉及公共艺术安全和艺术品市场及文化环境保护的标准建设,逐步开展面向艺术品市场的服务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各项工作。
4.坚持市场主体与需求导向的原则
发达国家的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走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有的国家,其标准甚至上升到了国家法律层面,而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标准化工作却任重而道远。这样的现状决定了我们的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制定要以市场为主体,以市场体系建设为根本。在制定艺术品市场标准时,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价值规律,对国内外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和预测,增强标准的适用性,防止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5.坚持发挥专家作用自主创新的原则
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的自主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滞后在于很大程度上缺乏自主创新。当然,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体系的自主创新不能对西方艺术品市场的标准进行模仿,而应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利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资源为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创新服务。
6.坚持制定与实施并重的原则
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不是好看的摆设,也不是充当门面而毫无实用价值的装饰品,标准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共同遵守。如果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制定还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说一套、做一套,那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仅要注重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工作,更要注重标准的及时贯彻与实施,使标准真正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建设的规范,避免形式主义。
7.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市场,它的普遍性在于,既传播艺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又扩大人们的投资渠道;它的特殊性在于带给人们审美意象、精神追求。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建立既要具有一般标准化工作的共性,同时又要有其特殊性,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8.坚持制定权领导权的国际化原则
目前,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制约和消除贸易乃至交流之间的壁垒,国际标准化活动空前频繁,孤立的国家标准很难有发展前途。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建立与制定要坚持国际化原则,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学习和借鉴国外艺术品市场先进的标准化经验,全面提升我国通过对标准的发言权争取标准的制定权,通过制定权实现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领域领导权的能力。同时,借鉴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结合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实际,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市场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
9.坚持依法行政、统筹推进
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统筹推进。一方面,要加快艺术品市场标准化法治建设;另一方面,要合理统筹改革优先领域、关键环节和实施步骤,通过市场自主制定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增量,改变现行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
四、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空间及其开发规划
1.标准化空间
在研究分析标准化空间之前,我们先认知标准的三维空间。用标准的三要素(对象、内容和级别)分别作为坐标轴所构成的空间称为标准的三维空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波兰的约·沃吉次基在1960年提出的。如果将标准等级的提高、领域的扩大和内容的不断充实看作一个发展的过程,则标准的三维空间便成为标准化的三维空间。由此可以看出,所谓标准化空间,就是标准化研究、制定、开发过程中的具体范围而形成的空间。标准化空间的建构是标准化工作及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与前提。
这里所谈到的标准化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化体系规定了质量方针、目标、职责和程序,并通过建立相关体系进行过程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标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相互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由于标准化对象的复杂性,体系内不同的标准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可能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层次结构,是表达标准化对象内部上级与下级、共性与个性等关系的良好表达形式。二是线性结构,又叫做程序结构,是指各标准按照过程的内在联系和顺序关系进行结合的形式。该结构主要体现了标准化对象在活动流程中的时间性。一般来讲,标准体系具有集合性、目标性、可分解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就是在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空间中建构的。
由此可见,艺术品市场的标准化空间,就是在艺术品维度、标准维度与艺术品市场运营管理与支撑服务维度所构成的,随着标准研究、制定、开发,以及领域扩大和内容不断充实发展的空间。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空间的具体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三大板块,下面具体分析。
2.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空间的三个维度
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空间的三个维度是指艺术品维度、标准维度、艺术品市场运营管理与支撑服务维度。
(1)艺术品维度
艺术品维度主要包括:书法艺术品、美术艺术品、工艺艺术品、民间(非遗)艺术品、古董杂项艺术品、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等。如果根据《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的规定,主要有绘画作品、书法篆刻作品、雕塑雕刻作品、艺术摄影作品、装置艺术作品、工艺艺术作品及其他等七种艺术品形式。
(2)标准维度
标准维度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测度标准,包括基础标准,即命名、定义和术语标准、符号和缩略语标准、计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实验室标准等;规程标准,即科技检测类规程标准、经验鉴定类规程标准,包括人员资质规程、鉴证流程等;服务评价标准;支撑保障标准等。第二大类是操作标准,包括服务规范;技术方法,即检测方法、数据分析标准、经验鉴定类方法标准等;管理工作标准,即按照既定要求进行操作,使市场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工作标准。
(3)艺术品市场运营管理与支撑服务维度
艺术品市场运营管理维度主要包括艺术品的创作、艺术品的流通、艺术品的交易、艺术品的消费、艺术品的服务等。艺术品市场支撑服务维度主要包括艺术品的确权、艺术品的鉴定、艺术品的估值、艺术品的鉴证备案、艺术品的集保、艺术品的咨询顾问、艺术品的流转服务等。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空间用图1所示的三维图表示。
图1 艺术品标准化空间
3.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空间的三个板块
(1)艺术品标准体系板块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艺术品标准体系板块用图2表示。
图2 艺术品标准体系板块[A1]
(2)艺术品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板块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艺术品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板块用图3表示。
[A2]
图3 艺术品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板块
(3)艺术品市场支撑服务体系板块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艺术品市场支撑服务体系板块用图4表示。
图4艺术品市场支撑服务体系板块
五、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体系建设
(1)加强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宣传力度和奖励机制。通过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行政主管部门出台行政法规,扩大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宣传范围和执行力度,加强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的国内与国际交流,广泛宣传我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成果。同时,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贯彻实施的奖励机制,激励全社会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建设进行创新。
(2)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监督检查体系。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必要的标准许可制度,对艺术作品或经营机构进行质量审查和标准审核,确保标准得以正确贯彻执行,大力改善监督监测手段,研究开发能够快速监测的方法,实现监督监测手段的现代化。
(3)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示范体系。积极开展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做到组织有效,行动有力,效果显著。根据各项市场标准、市场规程,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实际操作,引导人们按标准化范例运作;大力培育示范对象,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围。
(4)建立中国艺术品市场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包括国内与国际艺术品市场标准、国际先进艺术品市场检测方法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及时调整标准提供依据。为艺术家和艺术品经营机构以及社会及时提供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的艺术品市场标准方面的信息、艺术作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的信息,以及正确引导市场消费的信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扩大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水平。
(5)加强中国艺术品市场服务体系标准的制定实施,努力改善中国艺术品市场服务体系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制定与实施以服务为核心、以受众满意度为基本准则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服务标准,推动全国艺术品市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服务。制(修)订艺术品市场体系的运营标准、艺术服务类建筑设计规范、艺术服务设施价值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标准,鼓励和扶持区域性艺术品市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基层艺术事业发展。
[A1]图的右侧是否漏掉了服务规范、技术方法、工作标准。
[A2]图中“各类不同艺术品标准体系”是否应为子体系,与图4相同。
西沐简介:
西沐,本名贾杲,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包商银行文化金融顾问、包商银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