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8年4月25日,筹备两年的首届Art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终于露出真容,这场始终呼声颇高的博览会,最终揭幕于四川成都著名的春熙路太古里广场。
热闹的步行街上,31家来自全国甚至海外的当代艺术画廊,分布于两座白色场馆里。两座场馆,一前一后,相距3分钟步行路程,占据着太古里广场的中心位置,被各大奢侈品旗舰店环绕着,也引来穿梭于春熙路的市民和游客们的好奇。同时,超大LED屏幕循环播放着范冰冰、张韶涵、韩庚、张梓琳、邹市明等明星录制的“成都爱艺术,艺术爱成都”VCR。“艺术成都博览会在成都人流量最大的商业中心拔地而起,这是非常炫酷的想法!”作为成都当地唯一的参展画廊,千高原艺术空间创始人刘杰如是说。博览会空降成都,正与这座城市发生着奇妙的关系。
并没有成册的观展指南和复杂的路线图,31家画廊,分布于首届艺术成都的两个场馆,A馆18家画廊,B馆13家画廊,都是简单的U字形观展路线,加上每个展位并不大,面积在十几平米到三十平米居多,没有观展指南也不会错过任何一家画廊,这就是首届艺术成都的基本格局。
远在内地的艺术成都,首次博览会就能吸引大部分国内重要画廊。并且,包括冷林、卢杰、郑林、李宜霖、孙宁陈海涛、伍劲、黄燎原、李大钧等画廊主也都在这繁忙的季节亲自前往坐镇,不得不说这跟创始人黄予的藏家身份和号召力有直接关系。多位画廊主也不回避这个原因:“跟黄予先生是多年的朋友,肯定会相互支持,这当然只是来到艺术成都的原因之一。”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成都这个地区收藏市场的兴趣,北京现在画廊黄燎原告诉雅昌艺术网,以往北京现在画廊的收藏群体中,四川籍的藏家购买力还是比较强的。大未来林舍画廊的负责人林岱蔚也谈到,近几年认识了很多很优秀的四川的藏家,不止收藏当代艺术,同样也收藏常玉这样的老油画。
“西南地区多年来围绕着川美壮大起来的当代艺术的创作群体,民营美术馆力量的积蓄,大家的共识就是西南地区是有艺术氛围的。这样的基础之上对艺术收藏的接受度怎样?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来看看成都这个地方的收藏市场到底怎样?”北京公社画廊经理吕晶晶说。
“试水未知的市场”这是亚洲艺术中心负责人李宜霖对于此行的总结,所以此次带到艺术成都的作品无论是价格区间、作品风格、尺幅大小、艺术家年龄跨度都没有特别聚焦,既有李真的小型雕塑,也有马树青的抽象绘画;既有水墨中坚力量的沈勤的水墨画,也有青年水墨艺术家杭春晖的充满实验风格的水墨;既有尺寸较小的姜吉安的创作,也有尺幅较大的叶永青的绘画;价格区间也从4万到20万左右再到50万以上。
用不同风格、题材、价位的艺术作品来探索这个新的市场,的确是画廊进入一个新地域的方式。“更吸引我的是成都当地新的收藏群体的培养,尤其是沈勤、马树青等在学术、行业知名度中的重要艺术家,带了他们的小尺幅作品过来,我觉得他们10万以下的小尺幅作品可能会吸引到新藏家群体的关注,让关注此类艺术家的朋友们能够明白原来这样的价位也可以收藏到还不错的作品。”李宜霖说。
林岱蔚介绍,大未来林舍画廊此次的参展作品中,青年艺术家申亮的“古书”系列绘画每件作品2万元,青年艺术家赖九岑的作品单价5万元,画廊也同样带来了周春芽的35-45万,以及常玉价值50万元的作品。
“带来价位相对低的作品,并不是我担心四川地区藏家的购买能力,我有做过川籍藏家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生意,亲身经历过。这次带来这部分作品其实是想尝试开发认识一些新藏家,因为藏家如果对于一个画廊不熟悉的话,即使他有上千万的收藏实力,但通常会从几万块钱的东西来接触、了解和交朋友。”林岱蔚告诉雅昌艺术网,带来这些相对低单价的作品,一来是想开发客源,二来也是想在四川推广画廊的年轻艺术家,“就算是常玉这样的重量级艺术家,当年的作品也就几万块,所以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市场培养也很重要。”
采访中,甚至部分画廊还强调来成都之前减少宣传与推广,也拒绝预售,其实就是想真正能够探索成都市场的可能性。北京公社所带来的作品也是从杨心广的定价4万元的小尺幅作品,到赵要大尺幅的三十万的区间,“但是我们在开始之前并没有做过预售和宣传,可能大家也知道,很多作品在北京的画廊中就能卖到,之所以带到这里也是想结交新朋友和新藏家,如果卖给认识的朋友可能来到成都的意义就不大了。”吕静静说。
以上几家画廊的参展思路代表了一大部分画廊的策略。据雅昌艺术网不完全统计,31家参展画廊中,22家画廊的参展艺术家数量在5位以上,其中约10家画廊各自带来了10位以上参展艺术家,例如佩斯画廊就带来了国内外共17位艺术家的作品,常青画廊、香格纳画廊、博而励画廊、艺琅国际、辉珀艺术等画廊均带来了12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画廊中只有两家画廊推出了艺术家小型个展的方式。
基于探索可能性的基础上,有画廊主也委婉提出建议,此次艺术成都的三天中,有两天是VIP开放日,一天是公众开放日,部分画廊认为一天的公众开放日可能对于探测大众对艺术的消费来说,时间稍微短了那么一点,更希望下次能够延长公众开放日的时间。
VIP首日结束,艺术成都创始人黄予告知雅昌艺术网:“艺术成都在上海、北京以及海外邀请的200人的买家团第二天才能陆续到达成都,但在买家团到来之前,艺博会现场的售卖情况却超出了他的预期。也就是他低估了四川本土收藏家的购买能力。”
雅昌艺术网走访过程中得知:大未来邻舍画廊的两张周春芽的小画和一张常玉的小作品分别以35万、45万、50万售卖;辉珀艺术一张90年代的周春芽的油画以约60-70万售出。亚洲艺术中心售出一张作品;来自德国的Peres Projects 带来的唐娜?胡安卡(Donna Huanca),刚刚在余德耀美术馆举办过个展,她的4张2-3米尺寸的抽象作品在一天内就已售出3张。55号院子艺术空间的陈丹青的4幅书法作品共以20万元售出。势象空间售出一张吴大羽的作品,藏家已经付现金提货。
谈及首届艺术成都博览会现场的服务、呈现和预期,黄予告诉雅昌艺术网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自己会给自己打90分,扣掉的十分在现场细节的打造的不完美和首次经验不足,但是整个艺术成都的接待和工作团队努力给画廊提供跟完美的平台搭建、后勤和藏家服务。
多位画廊主也提及,通过几个月以来和黄予以及艺术成都工作团队的沟通和合作,能够感受到艺术成都是在很用心的努力打造好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博览会平台。虽然在布展时期因为天气原因也出现了预期之外的情况,但艺术成都工作团队也采取了应急措施,用心的努力解决问题。终于VIP首日幸有天公作美,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始。
艺博会的连锁效应
从无到有,从首届的开启,Art 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团队是朝着“未来成都的一张名片”在打造这场活动的,所以这场艺博会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只是一场艺博会的独角戏。
25日艺博会VIP首日同期,位于新津的知美术馆迎来“开”展,千高原艺术空间也展示了艺术家王川、杨述和冯立的创作,晚上,一马画廊带来了肖全时隔28年的“又见易知难”。此前,蓝顶境?艺术空间举办了“恰同学少年”——罗发辉、李强、庞茂琨、杨述“四人四十年”作品展,蓝顶美术馆揭幕了“若葉集-日本青年艺术家群展”。在27号,麓湖?A4美术馆也将迎来“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 & 陈秋林双个展”。
除了艺博会本身,成都当地的机构联动起来,将各自最为重要的展览、活动安排在这期间,做成类似于艺术周的形式,集中对外进行呈现。艺博会、美术馆、画廊这一系列动作,不禁让人感觉成都的当代艺术圈又重新热闹了起来。那么,以艺博会加美术馆、画廊机构这样的组合拳形式,能够重新激活成都当代艺术生态?
在Art 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创始人黄予看来,自己举办博览会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将成都原有良好的艺术氛围拉动起来。“从2016年我在成都当代举办‘“新资本论收藏展’之后,就开始筹备起艺博会的事宜。成都一直缺乏商业的艺术博览会,像今天所呈现的这些重量级画廊和艺术家的作品,是这座城市前所未有的。当然,从这届开始,以后每年大家成都也都会看到一次。所谓‘高楼平地起’,不单单是我们在春熙路花费300万搭建场馆,聚集全球优秀画廊,把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在观众,也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一方面为当地的百姓做艺术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成都藏家,可以在家门口买好的艺术品。”
4月25日下午,千高原艺术空间三展齐开,呈现了艺术家王川最新个展“条条-框框”,杨述2017年以来的最新绘画“W.T.Y。”以及1000+冯立个人项目摄影“白夜 2017”。此外,千高原也是首届Art Chengdu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唯一的本土参展画廊。创始人刘杰表示,假如我们来谈竞争力,那么今天城市的竞争力更多体现在文化上。从一座城市对当代文化的崛起,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在未来所具有的空前竞争力,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由于信息化时代,现在各个城市的发展和竞争也是空前的。传统的历史和资源是一座城市的优势,但不是唯一的优势。我们过去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讲深圳改革开放前是小渔村,那么在新资源的调度整合之下,它们形成了新的竞争力。成都呢,本来有着很好的基础,我们不能输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竞争中。”
“过去几年,围绕着成都当代艺术第三城式微的话题我们聊了又聊,其实没必要,是不是第三城不是重点。”刘杰谈到,“举办一场博览会,短时间内将很多优秀的画廊和观众、藏家集中聚集于此,这不是某个机构或者某个个人可以去比拟的。机构集中在这段时间有所动作,我们可以看到美术馆、画廊展览的相继展开,大家一起合力,这几天艺术氛围的突起不能代表成都艺术生态如何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在努力,一定会朝着更好的结果发展。以艺博会为例,这场在成都人流量最大的商业中心拔地而起的活动,是非常炫酷的想法!”
知美术馆位于中国成都新津老君山脚下,这座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美术馆外形内敛、极具禅意。作为隐匿在成都周边的一座美术馆,也在25号这天“重新开启”。以“开”作为主题,邀请国内、国际艺术家带来新媒体艺术展示。
王从卉作为知美术馆艺术总监,谈到此次展览时表示,本次展览与首届Art Chengdu艺术博览会及其他机构一起有所动作,也是想形成一股合力,加速打造成都生态系统的形成。“就像我们这次的展览主题‘开’一样,打造一个区域的艺术生态并非易事,希望当地的画廊、美术馆、艺博会一起合力,加速好的生态系统的形成。合力的方向会激起一些浪花,但真正有生命力的系统的产生是需要时间去培育的。知美术馆有着长期的展览计划和清晰的定位,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持续的去推进。不仅是我们,希望连同其它机构、博览会一起,一同去夯实火爆的阶段,一年年的持续,形成艺术生态良好的局面。”
Art Chengdu的未来 有怎样的模式可寻?
川军的优势,就在于一呼百应,单单从这场艺博会的号召力中就能略窥一二。不单单做一场博览会,这或许也是黄予、黄在和他们团队的野心: “Art Chengdu也与成都全城及国内外知名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等艺术机构合作,共同打造精彩纷呈的成都艺术节日。
“艺术周”、“艺术节”这是目前各个城市举办艺术活动希望达成的连锁效应,产生群聚效应,并能够与城市发生关系,这也是所有艺博会、双年展创建之初的理想。那么Art Chengdu这种艺博会+画廊+民营美术馆+艺术论坛所引发的“艺术节”的模式,能否以这种群聚效应持续发力?是艺术成都和所有本地艺术机构所要思考的方向,我们也在此试图了解一下那些成功的“艺术周”与“艺术节”的模式。
基于艺博会为核心形成“艺术周”,目前最值得借鉴的自然是11月的“上海艺博会周”。犹记得ART021刚建立之初时所引发的业界讨论,几年过去,这场年轻的艺博会已经与西岸艺博会、上海艺博会、上海城市艺博、上海青年艺博一起,将上海11月的第一周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上海艺博会周”。就去年11月初的上海来看,5场艺博会、2个新美术馆开馆、40+场展览,将上海打造成一场盛况空前的艺术周。ART021从最初建立的29家画廊上升至后来的54家,直至五周年之际,汇聚了来自全球11个国家、27个城市,共计104家顶级画廊参展。
定位于学术的西岸艺博会同样赢得藏家青睐。在ART021与西岸艺博会短短5天的时间里,就带动了新的市场收藏方向,5天内,两场艺博会最核心位置——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以及西岸艺术中心一层的海外画廊数量高于国内,而价值500万人民币以上的作品也明显多于往年。“买西方”似乎成了国内艺术市场的一句“行话”,主要是指越来越多成熟的亚洲和中国藏家开始收藏西方现当代艺术。不仅仅形成集聚效应,还能对艺术市场产生影响,上海艺博会的群聚模式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如果我们仔细揣摩这些相对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周”的模式,其中能够体会到的是每一种模式背后都有其精准的定位和围绕核心,所吸引的群体也具有特定方向,基于博览会所产生的效应自然是以博览会、画廊等一级市场群体为主;而基于拍卖与古董博览会则以二级交易市场为核心,吸引的则是收藏家与古董商群体;而立足于学术研究的模式背后,吸引的则是以学者、艺术家、馆长、策展人群体为主。这几种类型的艺术群聚效应,或许是艺术成都值得借鉴的方向。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能够迅速崛起的艺博会最大特点就是发展模式和定位的精准,“在城市新一轮竞争中,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年轻艺博会,寻找自己精准的定位才能真正打造规模效应。”
艺术成都,吹响了新一波艺博会的号角,也为各地城市艺博会的新布局贡献了一份西南力量。上海ART021、PHOTOSHANGHAI势头正强,北京的老大哥艺术北京稳扎稳打,再加上即将进入北京的艺览北京和同样年轻的艺术厦门,国内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格局在这一年重新洗牌。当然,新格局下的的年轻艺博会,如何在自己的城市找准发展模式,并持续下去,这是各地新艺博会面临的第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