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刘思杞 灵山空室留清音之四 55×75cm 水印版画
天津美术网讯 五月开始,各地高校的美术类毕业展陆续拉开帷幕,令人目不暇接。各高校美术(系)学院也是给予高规格的待遇举办展览,以宣扬几年来的培养成果。
十几年来,毕业展览的影响力和受众已经不限于高校校内,而被社会上的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追捧,毕业季到高校看展览俨然已成为初夏的一道文化大餐。然而在享受这视觉的饕餮盛宴之后,让人不禁想问:展览后的作品去向何处?主办方是否在展览的基础上,助力将艺术作品推向市场?
显然,大部分艺术院系和学生还未跨出这一步。在这些展览中不乏优秀的艺术作品,他们的艺术价值止于毕业展览,令人遗憾。让毕业作品往前一步走向市场,完成艺术创作的多重价值,也为美术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选项。这是一个值得推进的课题,但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教育主体缺少主动作为。从教学一线的院(系)到高校领导层和教育主管部门,他们的责任是专业引领和学术培养,让学生顺利通过各科考试、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和创作出优秀的毕业作品,至于毕业后的去向则看学生自己,这种意识上的漠视,或许是体制内的“短板”。所以,我们看到毕业展开幕式往往十分隆重,但前期宣传和后期开放并没有达到展览应有的社会效应,更不必说与各路艺术品经销商接洽把毕业展览再向纵深推进,为莘莘艺术学子的作品和未来之路打开更广阔的大门,因此也不免让人唏嘘。
毕业展的延伸不足,部分也归因于高校资源的缺乏,助推毕业展览与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对接,需要有关于艺术消费者、艺术品经销商等各方面的渠道资源,掌握这些资源的困难加上搭建平台更需要一定资金和时间成本的投入,并不在高校教学规划之内,所以高校往往不愿投入也是理所当然。
中间商兴趣不高。以画廊为代表的艺术品经销商,在中国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包装、销售毕业生的作品成功概率低、利润低而缺乏动力。立足高端艺术品消费的拍卖公司较少将目光投向初出茅庐的艺术学子作品。艺术博览会由于时间短,和毕业季错时等原因也承接不了毕业作品进入消费市场的任务。网络平台由于成本低,面对的消费群体大而为推介这些毕业创作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和空间,可以说电商将担负起未来最大众化艺术品消费市场的重任。我们看到国美电器、淘宝等电商企业以及艺术品拍卖公司(如嘉德在线)等都开设了艺术频道,来布局大众艺术品消费市场,但对于各地高校毕业展览上的美术作品搜罗和市场建设以及面对主办方的隐性消极姿态,买与卖双方尚未形成稳定的推介模式,如何利用“互联网+”把高校美术毕业展的作品推向消费市场,还需要相关利益方更多的关注和行动。
毕业展览作品市场的未开发也与艺术学子的自我定位相关。除了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选择艺术家、设计师等作为职业,大多数美术毕业生在将来就业上选择依托单位或改行,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把毕业创作的作品直接推向市场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毕业创作是多年学习的总结,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不愿进入市场。或者对于价格的期望值过高而有价无市,再次没有完善的定价机制很多时候也成为艺术品消费市场与毕业展览之间一道不小的鸿沟。正是因为基于毕业展览的艺术品买卖平台未建立,消费模式未认可,我们看到毕业展的观众不少,现场下单的却很少,大众在毕业展览现场消费艺术品的观念和习惯也还远未形成。
体量庞大的高校美术创作作品如何从毕业展览走向艺术品消费市场是一个新课题,令人欣喜的是已经有有远见的院校开始行动,比如早在2010年西安美院就与拍卖公司合作对毕业展览作品以慈善义卖名义进行拍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拍作品全部拍出;2013年天津美院开始与雅昌集团合作打造在线毕业展;广州美院2013年毕业展览中一件毕业创作甚至卖到4.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早在十年前就有睿智的收藏家开始收藏中国美院陶艺系的毕业作品等等。可以说毕业展览还属于刚刚被市场开发的宝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过剩的内因之一是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不完善,大部分美术生无法依靠创作本身实现独立。如果能通过毕业展览把学生的毕业作品推向各级市场,获得市场的初步认可,将给年轻的艺术学子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给艺术品消费者机会,也给艺术品消费市场新的商机。同时也能通过真枪实弹的市场,检验高校美术教育成果,促进国家和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上世纪80年代台湾藏家以几百元到几千元一张的价格收购罗中立、张晓刚等川美学子的大批油画,以敏锐的艺术眼光和取巧的投资方式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在六月一波又一波的毕业大潮中,不乏充满艺术才华的青年,也可以预见下一代艺术名家的诞生,在艺术品消费逐渐回归理性,一线画家市场一枝独秀的格局开始改变的今天,把毕业展览推向艺术品消费市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践课题,值得相关各方尝试。 (作者 刘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