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说实话,这事让我很为难,我真的不是不愿帮这个忙,这点小忙帮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仅我的名片夹里就有数不清带有“著名”、“名家”字样的名片。这可是一片参天“大树”林啊!但是究竟该让孩子背靠什么样的大树?多大的树最合适?培养孩子,责任重于泰山呀!
“背靠大树好乘凉”。要是单从乘凉的角度考虑,到大树下是完全可以的,不仅能乘凉,大树下有时也能遮风挡雨。但是,若从另一角度考虑,我又不禁要问:大树下的小树能见到阳光吗?小树在大树的遮挡下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说到这里,我的眼前不由得出现了曾经看到过的一道“风景”—
我的楼下曾有一棵参天大树,树下有一片小树林,构成了一道风景线。我偶尔凭窗观望,总不免心生酸楚,那些小树太可怜了!多少年了,大树还是大树,小树竟没有一棵长大。一棵大树遮住了一片树林!我就想:其中一定有些小树是可以超过大树的,即便不能超过,也能长得像大树一样高。但一棵也没长大,统统被大树的枝干给压了下来,有的被压得弯弯曲曲,甚至伤筋断骨。
由此我联想到书画界时下拜师学艺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先生无疑都是艺术界人士心目中的参天大树,这些大树下有多少小树,我想应该能形成无边的林海。但是,这片林海中有多少人成为了老师一样的参天大树呢?尽管有人曾给过我名片自称“张二千”,但他毕竟不是张大千;尽管也有人自称“白石门下”、“悲鸿门下”、“可染门下”、“傅二代”等等,但毕竟还是门下,有谁赶上或者超过了他的老师、比老师的名气还大呢?没有。
当然,我并不是说搞艺术不能拜大家为师,也不是说大家挡住了弟子的发展之路。我只是想用事实说明:弟子在老师的盛名之下确实很难成名。那么,为什么好多人明明知道这些,还非要拜大家为师呢?有位大名家的弟子告诉我:是借老师名字用用,能多赚钱!我不知道这位老兄究竟借老师的名字赚了多少钱,但是,我确实认识一位自称“白石老人弟子”的老画家,我问他一年能赚多少钱时,他说:“三万元。”我给他算了一笔账:齐白石先生有一幅《松鹰图》拍卖了4.23亿元,相当于这位“白石弟子”一万余年的总收入。可我国的历史也只有上下五千年,他即便从史前开始画,画到现在,所有的收入加起来也远不能望恩师一幅画的项背。唉!看来谁的成就就是谁的,老师的名字并不好借,因为万余年的跋涉太漫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