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美术”二字,就字面上解释,就是“研究美的一门学问”。道理再简单浅显不过了。什么叫美?怎样才算美?中外美学家不约而同地将其归结为:适宜(或恰当)二字。恰如《登徒子好色赋》中所说的那样:多一分嫌长,少一分嫌短。分量恰当、看去舒适,就美,否则就丑。这一答案看似确定,实则不然,因为它完全在于审美主体的感受,像模糊数学那样,难以量化。因此历来对美的认知都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难以统一。
但,我不认为是这样。我坚信美是有客观标准的,选模特儿要考虑的身高和“三围”,矩形长与宽的黄金分割律,建筑中希腊柱上下直径不一的变化……凡有关视觉的种种审美在常人眼里都有一个“好看”和“不好看”的问题,这也是个起码的常识问题。但这个常识现在被一些年青的“理论家”和“画家”故意搞乱了。
大约在30多年前,“四人帮”被打倒后不久,国家开始开放搞活,一时间西方各种文艺思潮蜂拥而至,少数年轻人模仿起西方19世纪末的怪画来,夸张变形,人面必歪,脸色多绿,以怪炫人。针对这种现象,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蔡若虹先生提出“美术要美”的观点。当时不少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如莫朴、赵延年、张望等也都旗帜鲜明地撰文表达自己的文艺观点,反对洋、怪、丑。
而现如今,“洋怪丑”仍然盘踞着画坛大半个天地,似乎无甚改观。报刊大量充斥着这类作品,展览会上更是经常见到这些光怪陆离的东西,甚至还被卖到天价。对于“洋怪丑”的风行,有些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走向没落、人们思想颓废的结果。这种观点不能令我信服,那是冷战时期的陈旧思维定势。如今资本主义兴旺发达,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比中国高许多,国家有许多福利保障他们的老百姓衣食无忧,何来颓废之说?
经过进一步考察,我发现,西方油画作品如恒河沙数,优秀画家不胜枚举,而挂在我们口头上说来说去的就是梵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达利、蒙克和布洛克等那些夸张变形的画家。至于俄罗斯19世纪的一大批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油画大师们,大家更是陌生。经画友推荐,我读到一本名叫“艺术阴谋”的书,作者对西方绘画有较深入的研究,书中谈到的大量事例都是真实可信而且可考的。全书主要说,美国当今在世界上不仅是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而且还想成为文化强国,欲把几百年来形成的世界艺术中心从欧洲的巴黎转移到他们的纽约去,以左右全世界的文化话语权。为此,他们不单收集各国军事、经济、政治情报,他们驻各国的领事馆文化官员还担负意识形态渗透方面的工作,利用手中美元专事高价收买各国青年艺术家的怪诞作品,从而引导艺术创作方向。中国青年画家是他们看中的重点对象,许多古里古怪、不堪入目的丑化中国人的作品常以惊人的天价被收购。这也确实让几位这类的画家发了洋财。金钱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于是影响了不少青年人趋之若鹜地画怪画。其实他们的审美观、是非观已经为金钱所扭曲。他们反讥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观念陈旧,他们排斥功底扎实、手法写实、反映生活、情趣健康的作品。这样,纯洁的艺术就与政治阴谋挂上了钩,文化创造被幕后的政治黑手操纵了。
说到这里,话题太沉重了,还是回到文章的开头部分吧。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没有政治插手,没有金钱利诱,美丑妍媸是明明摆在那里的,连妇孺也能分辨得出,还需要我在此饶舌,像对幼儿园孩子们上课那样解释“美术”二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