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 [公告]第九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 • [公告]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征稿启事
- • [公告]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展初评入围结果
- • [公告]“十艺节”全国美展作品征集启动
-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 [展览]海峡两岸孔孟文化书画展台北开展
倒影(油画) 董重 “混搭的图像”作品
暖国—眷念(油画) 刘玉洁 “混搭的图像”作品
冀少峰
在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今天,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美术馆时代,但对于一个美术馆而言,有没有自己的策展团队,则关乎着一个美术馆的专业服务能力,甚至更关乎着一个美术馆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今天的众多美术馆,虽然展览都举办得风生水起,双年展、三年展如火如荼,但仅就展览的核心部分——策展人而言,多是从馆外聘用,虽说这种有效利用社会力量的方式对扩大展览影响、营造美术馆展览品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却不利于提高美术馆的软实力,即美术馆的学术研究能力。没有学术研究能力的美术馆,又怎能发挥美术馆的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的职能呢?又焉能谈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呢?
美术馆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大陆对美术馆的认知还停留在美术馆学的初级阶段,认为美术馆就是办展览,能把一年展览档期排满就可谓工作圆满,殊不知美术馆展览的复杂性。合理的美术馆展览安排,在年度内应有固定陈列展、品牌展、馆际交流展及临时性展览等,特别是品牌性展览,如果没有本馆的学术力量而完全依靠社会力量,那既难推出展览品牌,亦无学术优势,更推不出本馆的学术带头人。一个没有学术带头人的美术馆,又怎么去谈对公众和艺术家的吸引力呢?
以深圳美术馆为例,其本馆策展人为艺术总监鲁虹先生,他既是知名的策展人,又是深圳美术馆的学术带头人,他自2001年开始推出的年度当代艺术邀请展和每两年一届的深圳美术馆论坛,已然成为深圳美术馆重要的学术品牌,以至于谈起深圳美术馆就必然谈鲁虹,说鲁虹也自然联想到深圳美术馆。鲁虹策划的展览,从“观念的图像”“图像的图像”到“嬉戏的图像”“历史的图像”“混搭的图像”,这些展览汇集了大陆中青年艺术家的精品之作,在美术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伴随展览而举办的论坛,更是汇集了老中青三代批评家持续的对艺术的真诚思考和洞察性表达。就论坛的主题而言,每届论坛都能形成当代艺术界年度的热门话题。如“艺术新视界”即为第一届深圳美术馆论坛论题,邀请了大陆26位批评家谈中国当代美术的走势;第二届论坛主题则为“艺术与社会”,由26位批评家谈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向;而到第三届论坛时,针对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火爆,适时推出了“媒介·图像·市场”专题;同时,伴随艺术市场热远去的是艺术史的升温,如何撰写艺术史、由谁来撰写、写史是否需要隔代来修,亦成为艺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于是“当代艺术和艺术史写作”就构成了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主题;第五届论坛的“社会主义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又在大陆掀起了一股“再历史”热,当然这5届论坛也得益于另一位著名策展人、批评家孙振华的合作。而伴随年度当代艺术邀请展的深入人心和论坛的声名远播,鲁虹在策展人界也赢得了“鲁策展”的美名。由此不难发现,重要的美术馆一定要有重要的策划人,重要的策划人一定要策划重要的展览,而重要的展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重要艺术家的参展,而重要艺术家参加的重要展览一定要由重要策划人策划,并在重要美术馆举办,于是在美术馆与艺术家、艺术家与策展人、策展人与美术馆间就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关系。本馆策展人在艺术家和公众之间形成了名人效应,亦可引领本馆学术方向和年轻学术力量的成长。未来美术馆的竞争,不是场馆规模等硬件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自己策展人的美术馆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一个拥有重要策展人的美术馆,则会在美术馆学界散发出强烈的光晕。
固然,没有自己策展人的美术馆亦能策划举办高品质的学术展览,但美术馆和策展人之间所构成的微妙的合作关系,如展览主题拟定、展览与本土元素的结合、展览资金预算、参展艺术家的选定、展览陈列方式、宣传方式、公共教育的推广、学术讲座的排列、展览文献的编辑出版等,其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非常昂贵,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独立策展人”,他们的居无定所、身份游离、责任心松懈等都会导致美术馆在展览策划道路上步履维艰。同时,由于长期使用社会上的策展人,本馆的学术力量也得不到彰显,丧失学术成长空间,这无疑会为美术馆的可持续发展蒙上阴影,使美术馆工作团队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淡然,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窗口作用就难以发挥。
所以,在美术馆展览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一支优秀的、擅于沟通与协作的策展团队就显得十分重要。倘若通过系列展览能够推出一批自己的策展人,这样的美术馆才可谓走上正途。因为策展人是一个美术馆的灵魂,没有策展人的美术馆就如同一个躯壳,而有策展人却不发挥策展人的作用,令策展人形同虚设,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不能发挥,则势必阻碍美术馆进一步走向广阔的公共空间。
如果美术馆要做出品牌、形成特色,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策展人,而策展人的知识结构、文化视野、奉献精神、公益心和在艺术界的人脉,都会给美术馆带来不可预知的隐性效益,这种作用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随着策展人门槛的越来越低,策展人队伍也愈来愈混杂,策展人的身份也越来越模糊,这也是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有企业家、也有艺术家,以致社会上各色人等争相充当策展人。这些问题也是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和警醒的。
但不管策展人界局面是多么混杂,美术馆一定要培育一批、推出一批自己的策展人,因为只有本馆自己的策展人才能真正和美术馆同呼吸、共命运,而不是仅就展览而展览。这也如同前文所说,在美术馆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美术馆自己的策展人则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美术馆自己的策展人队伍的学术视野,将直接决定一个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方向。(作者系湖北省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