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策展人干嘛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04-20 16:38
在一次展览研讨会上,评论家们在评论该展览时,普遍地批评展览的参展者们大多没有拿出自己优秀的代表作,而使一次本该很精彩的展览大打折扣。这让我想到其中一个技术性问题:何以大家不拿出优秀的代表作,而拿了一些应酬之作?据说,是因为策展人的策展要求,使本来各具特色的画家被整齐圈定到一个各自不熟悉的共同范围。为此,画家们勉强奉命赶制了一批并非得意拿手却符合策展要求之作。由此我想到,这样的策展究竟对不对?
另一次展览则有些搞笑。一个画家要办展览,什么都准备好了:前言、作品、场地、请柬、程序,可谓万事齐备。但画家打来电话,要我给推荐一个策展人!我愣住了。你啥都准备好了,开展就是,要策展人干嘛?当我问当事人的画家自己何以要策展人时,画家也愣住了:是啊,我要策展人干嘛?显然,他要策展人不是他要,而是觉得这个展览要。没策展人,哪来展览?这已经形成展览的思维定势。就因为策展已成为一种展览的时髦,或者展览的必须,所以才出现上述滑稽的一幕。
其实,以前的展览哪要什么策展人?本来,画画就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活动,个性,独特,唯一性,不可重复性,都是艺术的特质。不仅画法是这样,主题题材的选择也是如此,各有各的爱好和习惯。以前画家们办展览,凑在一起办就是。什么“狂澜社”、“白社”、“五月画会”,凑在一起,第一回展,第二回展……上世纪80年代,一批中年画家自嘲式地办了个“半截子”展览,至今印象深刻。看展览,画家们各自的风格特色均各各不同,展览就是各种不同技法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的集合。90年代之前,差不多的展览都是这种展览。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至今也还是这样。这种展览,当然也有组织者,收集大家的作品,组织审定,布展,乃至评奖,组织者似乎也是在策展。但与后来的“策展”一个最大的区别,前者是组织者为画家们服务,画家是主体;后者则是画家们服从策展人的策展思路,为策展人服务!画家是附庸。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合作,但画家绝对是从属。我不只一次看到参展画家面前颐指气使的策展人。
策展这股风是从“当代艺术”的需要发展而来的。在西方 “当代艺术”中,由于“观念”、思想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往往先行,且突破了既有的一切评判标准,故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什么不是艺术家,都不是艺术家自己能决定,而是市场、文化体制和媒体理论,即包括画商、收藏家、博物馆、文化官员、基金会、评论家、赞助人共同策划的东西,艺术家在一些时候不过是他们手中的棋子。下棋的棋手当然比棋子重要。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有些符号,都是这种棋局策划的结果。流风所至,策展也就不知不觉中流行了起来。
不能说策展就毫无可取。按一定主题去选择相应的画家也是办展的方式之一,但这种策展中,画家仍然是主体,是画家与展览主题本来的一致,而不是画家对策展的顺应与迁就,更不是弱势画家对强势策展人的依赖与服从。有些策展中,最大的毛病就是艺术丧失了主体,艺术家成了策展的附庸。或许,当画家们在自主而自然地办自己的展览时,能够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是一味要想一个所谓的理论“主题”,我们的展览或许会好看一些。 (林木)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聑枘
- >>相关新闻
- • 美术馆要培养自己的策展人
- • 洛杉矶MOCA“被解雇”总策展人将加入沃斯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