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集体跨行拿起画笔 文人画前景如何?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06-23 20:57
核心提示:
近日,声称学画不到3个月的女作家盛可以在微博上办起了个人画展,大小为一平尺左右的小画儿,售价为每幅5000元,据说还将出版画册。而2010年才拿起画笔的传记作家陈文,也在上月底于广州举行了一场“读画会”,向观众展示了他创作的一批书画作品。
近些年,不少作家、诗人都开始操起画笔,跨行写字作画,不仅人数越来越多,涉及领域也越发多元化:贾平凹的墨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其书画作品备受收藏者的青睐;莫言的左手书法,被传为文坛趣闻,他的一封信札及两部书法作品,在去年年底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以总价11.73万元顺利拍出;诗人赵丽华疯狂爱上绘画,已创作了数百幅绘画作品,还计划举办巡回画展,今年4月,她在微博公开叫价拍卖画作,作品《大海》最终以8万元成交。
不仅如此,不少明星也偶尔来“参一脚”,例如去年6月“神九”升空之际,著名主持人倪萍就曾作画《飞天仙女》,表达对“飞天神女”刘洋的赞美与祝福;另一位名嘴王小丫的绘画习作《墨竹图》,本是央视广告竞标会的礼品,却传出“4800万天价被人买走”的消息……
无论跨界创作被解读为单纯的怡情养性也罢,变相谋利也好,评论界的争议和质疑似乎并不能阻挡跨界作者跃跃欲试的心情。尽管谤誉参半,这些跨界书画创作带来的社会反响却不容小觑。令人疑惑的是:究竟是如今的书画市场太过庞大、吃香,连作家、诗人甚至明星都忍不住要分一杯羹,还是书画门槛太低,跨界没有障碍,引人跃跃欲试?这股“跨界书画潮流”到底是人文传统复兴的信号,还是一场以艺术情趣为幌子的名利游戏?跨界艺术的下一站将走向何方?
现象
作家微博卖画掀热潮
“胡画近两月。精选20幅小画儿微博小展。小画儿大小为一平尺左右。售价固定为每幅5000元。画展前不作浮动。《南方都市报》即将有小画配文专栏。将印画册儿。谢谢鼓励。下回提高成本,用好纸好墨。慢慢儿画。喜欢小画儿的请转发鼓励……”这是作家盛可以5月份发的一条微博,一经发出即引来大量的评论和转发。
对于盛可以微博办展兼卖画,持肯定态度的网友不在少数,比如网友“花城林宋瑜”就称赞她的作品“构图留白都很妙,而且简约,有意趣、有童心、有爱。”诗人、记者袁毅则认为盛可以很有作画的悟性,其作品“颇有古今文人画的味道,又有知识女性的细腻温婉巧心思,是画也是诗,更有散文和小说的余韵”。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谋利意图过于明显。网友“朱少君”就留言表示:“不错的投资项目,机不可失呢亲。十年后盛老师也诺贝尔了,这画就价值连城了。”
无独有偶,今年4月份,以“梨花体”出名的当代作家与诗人赵丽华,在微博上举行了一场个人画作网络拍卖,最终,画作《大海》以8万元落槌。对于这个结果,赵丽华曾在微博公开表示“有些失望”,“虽然我捐出去的画,拍多拍少跟我无大关系,但毕竟是我的‘孩子’,价格是对价值的最直观判断,价位高些也能帮到更多的人。”
知名专栏作家“肉唐僧”对赵丽华的作品给予了极高评价,力挺她的诗歌和绘画“都表现出最无可争议的先锋性”,“用上苍赐予她的敏感,去探索一个孤独的个人所能到达的精神极限。”然而,这番褒奖却令相当多的网友大呼受不了,网友“闲弹”直言不讳地批评称:“阿猫阿狗都以为动两下画笔,就能成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诗人……你就当真以为井底的蛤蟆也能成凤凰?”
事后,赵丽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不会在乎负面的议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所能做的,他们永远也做不到。”对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她表示,有时出自业余作者之手的作品,完全有可能超越专职、专业的艺术家。“有时候看小孩子的画是天才的作品一样,就看你有没有勇气。”
争议
当代文人画只是“小打小闹”?
习画数月就能出售画作且价格不菲,这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但越来越多像盛可以这样已经成名的作家、名人正在将这个奇谈变成现实。与此同时,学画不足3年的传记作家陈文上月底,在广州小洲村大津艺术馆举行了一场“读画会”上。
陈文从2010年开始在朋友画室练习绘画,他坦言自己并没有练过“童子功”,也没有专门拜师学艺,只是单纯地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对自己画作的水平并没有十分严格、专业的要求,我的谋身立足之处仍是写作。”
尽管如此,“半路出家”的陈文对于自己的作品仍然颇为自信。他说:“很多画家的画画功底很强,不论从形体还是色彩上看,都具有一种美感。但传统绘画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对我而言是一种约束和局限,不一定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我的作品更接近于当代文人画,并含有一定的书法元素,运用抽象的、陌生的色彩和方式来表达作品主题,符合我自己的个性。
在文学评论家谢有顺看来,虽然很多作家都是“抱着玩儿的心态”来创作书画的,只是作为怡情之举,但其中还是不乏高手,例如贾平凹的书画、雷平阳和欧阳江河的书法,廖红球的墨竹,都“达到了一定境界”。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专业训练的缺陷反而赋予了作家们另一种创作的自由,“他们主要是画感觉、画内心,有自己的角度、意象及绘画语言,想法很大胆,特别是一些创意很精彩,这是其作品触动受众,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也表示,跨界作者可以将题字作画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发展,这不仅能丰富其在写作领域的创作深度,同时还能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但王璜生强调,若要真正在书画等其他领域获得成就,个人先天禀赋和后天系统学习仍然十分重要。此外,他还特别提醒,不要受到周围人吹捧的误导,跨界创作更接近于一种娱乐话题,当事人最好对业余爱好保持平常心和轻松心态。
而美术评论家林锐、杨小彦坚持认为,隔行如隔山,跨界作者专业素养的普遍缺失,使他们无法真正达到专业水平而只能停留在业余爱好者的层面上。林锐表示:“一个不懂行的人,用一两年的时间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这种可能性很小。一个跨行的作家想真正进军美术界,应当跟随专业人士学习,或者进入美术学校接受系统训练。现在的这些‘文人画’只能说是小打小闹,大多数画作还难以进入专业市场,与科班出身的艺术家的作品相媲美。”
趋势
“名人效应”终会昙花一现?
在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修身养性的必备技能,像苏东坡的书法、郑板桥的画,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因此,当代作家跨界从事书画创作,也被一部分评论者认为是回归文人传统的可喜现象。
对此,谢有顺认为,这些跨界书画作品对传统书画市场的影响有大小之异,但这种影响不是本质性的,更不会挤占专业作者的生存空间。即便如贾平凹、莫言的书法价格高于绝大多数中国书协副主席的作品,但市场上依然不会形成竞争态势。
谢有顺说:“艺术本就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专业书画家不必因其专业素养而产生优越感,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还是要有艺术的新意和个人的发现。”近年来,名人、明星字画创下拍卖高价的个案屡见不鲜,谢有顺认为,不排除有刻意炒作成分,或者背后有其他的利益输送。
美术评论家杨小彦则认为,跨界书画作者面对的受众群体存在差异,之所以近些年来跨界创作的名人层出不穷,跨界书画作品价格节节攀升,更多是出于一种由名人效应引发的附庸风雅心理。某种意义上说,浮躁的审美观造就了名人字画的市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人画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崭露头角,到明清渐成中国艺坛之大宗。而对于时下跨界创作的发展趋势,受访者的意见分歧明显。谢有顺认为,“跨界创作热”才刚刚显露苗头,前景十分广阔,它的积极影响会越来越大。“我觉得现在很多画家不读书、不思考,画面平庸、无个性,俗不可耐,说到底就是没文化,跨界创作可以提醒绘画界,文化修养和精神体验之于艺术创作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跨界书画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与专业同仁比肩,承担起传承文化和弘扬艺术的重任?评论家杨小彦认为文化传承是非常神圣、专业化程度极高的事情,跨界创作顶多只能够在大众传播领域中风靡一时,不能够真正地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作为评论家,林锐和杨小彦的意见大体一致:名人效应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艺术推广途径。藏家花高价买入名人书画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其头衔和光环所吸引,这种收藏动机与专业美术界对画作的鉴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想要真正跨过这条‘界’,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更需要的是,对于艺术发自肺腑的热爱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杨小彦如是说。
记者 陈小庚 实习生 陈若然 刘桐同
■专访
谢有顺:
跨界书画作者强项在创意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
南方日报:您之前有没有关注过王小丫、倪萍以及赵丽华等人的画作?根据您的观察,跨界作家的作品,从整体来看是否存在一些共性?与专业的艺术家相比,他们的画作有哪些特色?
谢有顺:这些人还有他们的作品我关注得很少。大家都画着玩吧,怡情之作,也不必太当真。跨界作者往往不以专业素养见长,他们写字作画主要凭一种个人感觉,心中无规范,想遵守也无从谈起,自然也就不受传统的约束。就专业根基而言,他们当然是有明显局限的,但他们也有强项,尤其是精神层面的创意,往往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南方日报:有评论家认为,在当今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您认同吗?
谢有顺:我们当然可以说现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人画,时代语境不同了,连真正意义上的文人都很少了,但我想,文人情怀还是有的,而有文人情怀的画还是有价值的。你当然可以否定这种创作,艺术本来就是私见。跨界画家当中也有高下之别,专业画家当中画得差、画得俗的人也多得是,他们也不必有优越感。艺术是综合的表现,不是单靠笔法、构图就可传世的。
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是刘醒龙给我讲的。有一次,国内一家专业书法杂志的主编及编辑在一起讨论,是张海的字好还是贾平凹的字好。他们当然觉得张海的字有功底,但另外一个人问大家:假如现在面前有两幅字,一幅是张海的,一幅是贾平凹的,你们愿意选谁的收藏?从主编到编辑,大家几乎异口同声都是选贾平凹。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南方日报:贾平凹说过,他学书法只用眼而鲜动笔,不喜欢临摹,只是读得多,慢慢积累,但是这样学来的字却能够比写小说更能卖出大价钱。你觉得这是跨界作家普遍存在的心理吗?在您看来,这些跨界书画家,他们放在首位的是受众的喜好,还是自我价值的表达?
谢有顺:艺术有相通性,诗、书、画在古代本就是一体的。很多人跨界都是出于兴趣吧,但市场和受众也不是你想讨好就讨好的,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还是要有艺术的新意和个人的发现,无论作者是谁。我个人是比较看好这种跨界创作的倾向的,我觉得像陈文、盛可以的画,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是很多专业画家所没有的,我相信他们的受众会越来越多。
杨小彦:
“炒作”名人效应无助于文化传承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现在书画界流行的跨界创作这一现象的呢?
杨小彦:基本上可以说,有相当多的作者主要目的是在混钱,若是没有市场需求,有些人可能根本不会选择去写字作画,正是有了浮躁大众,才会有如今文人、明星字画走俏的现象。我当然也不是否定所有跨界书画家的作品,只是强调一点,跨界作画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尤其需要跨界书画家对于创作保持认真和虔诚的态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对他们作画这个行为也是十分鼓励的,比如以前戏曲演员新凤霞,她就曾特地拜师学艺,学习画画。
但是,现在有很多跨界作家、名人,把画画这个东西看得太过简单,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因为文人画不用画得太像,就自己倒腾、胡闹,搞两下就自以为很专业,拿出来混点钱,就好比晚明时期的“伪文”,我对这种作画的随意、潦草态度是坚决反对的。我认识不少跨界书画家,他们真的把书画当做一门学问,非常重视,我对这种真挚的态度是很欣赏的,但若是抱着“混”的心态,打着画画的幌子钻营谋利,我是坚决反对的。
南方日报:这些业余作者的“入侵”,是否能对传统书画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小彦:不能够说跨界书画家的作品,一定能够带动专业书画界的发展,因为真正欣赏和有心学习书画的人,一般是不会通过跨界书画家的创作来了解书画艺术的。反而是一些不了解专业字画的大众,是经由对这些作家、明星的关注,进而慢慢地开始关注到他们的画作,但是这种关注包含附庸风雅的成分,他们其实根本不懂美术、不懂书法、不懂艺术。
文化传承是非常神圣的一个事情,并不能通过通俗文化领域内的一时炒作就能达到传承广大的目的。我也不认同那种所谓非专业作者没有受到传统约束和限制,更能表现个人内心诉求的看法。我认为,没有约束和限制无非指的是一种创作的自由,但是这种艺术创作的自由是难以定义的,如果面对一件作品,你没有办法去衡量它到底有没有受制于传统,同样也很难判断它是否诚实地忠于创作者的内心真情实感、对生活的哲思,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是不成立的,这种评价对于非专业的大众来说,或许是有用的并且是动听的,但是从专业美术批评的角度上来看,则是不足取的。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聑枘
- >>相关新闻
- • 天津美院教授焦俊华 用画笔保护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