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画家”的创作局限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07-21 12:41
官场失意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中隐》一诗中发出感慨:“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今天,一些平民画家在专业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的当代美术圈中“怀才不遇”,自然也有其精神寄托的方式,“隐”于网络便是其中的一种。
网络画家,是指那些无法在现实世界里实现个人专业理想,而只有在网络世界中去寻找机遇的画家。他们通过QQ、QQ群、博客、博客群、微博、社区论坛,以及网络中的虚拟美术馆、虚拟画册、虚拟画廊、虚拟拍卖行等平台,学习专业知识、收集图像素材、创作绘画作品、发表思想、寻觅知音、展示作品、交流心得、宣传艺术成就以及销售作品等等。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以及低门槛和低成本的优势,给网络画家提供了便利的机会。他们借助网络平台,效仿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隐居生活,试图保持独立,并由此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的满足。
然而,网络画家的这种“隐”与文人士大夫的“隐”在本质上却全然不同。白居易隐去的是个人的精神追求,但并没有完全回避现实。相反,他亲身体悟仕途的沉浮,真心体察民间的疾苦与百姓的心声,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而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网络画家则希望在现实世界以外的另一个平台上展露自己的才华,追求的实质上不是“隐”,而是一种“露”。当然,在精神的追求上欲“隐”也好,欲“露”也罢,只要应和内心的诉求,都没什么不好。问题是,面对现实处境,网络画家多少有点逃避的姿态,甚至一度沉迷于网络。尽管网络具有诸多优势,但过度依赖网络必然给画家带来一些创作上的局限。
网络平台的虚拟性,加剧了一些网络画家与现实世界的割离。网络平台让他们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但虚拟世界的巨大吸引力常常使画家逃避现实的矛盾、困惑、坎坷和痛苦。在网络平台上,没有了人与人、人与现实之间的直面沟通与摩擦,有的画家完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悠然自得,其自恋式的绘画心灵往往令常人望而却步,也有一些画家整日与“古人”对话,完全漠视当下现实,沉醉于传统艺术之中,其作品中那种仿古的超然意境,则常常令当代人敬而远之。这些缺了地气的绘画创作,恐怕只有自我欣赏了。
网络平台的娱乐性和游戏性,导致一些网络画家绘画创作的大众化和低俗化趋势。以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或数据库等形式为依托的沟通方式,滋生了娱乐化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一些网络画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开始淡化,表现出自娱自乐式的创作心态和审美风格。作品有形式而缺乏思想,有激情而缺乏内涵,有情趣而缺乏厚度,有活力而缺乏深度。
网络信息的流通性和复制性,导致一些网络画家绘画创作渐渐趋向雷同。刚刚发布的一手图像资料,或几经编辑的二手、三手资料,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被无数网民所共享和传播。网络画家将所选中的素材,经过复制、拼接、转译、重组或套用、仿制,“创造”出“新”的作品,然后再发布、再传播,成为下一位网络画家创作的备选素材,如此循环往复。创作素材和创作方法的近亲繁殖,导致网络画家画风的雷同。再加上网络执法力度的薄弱,创作抄袭现象频发。表面看,网络绘画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实质上具有原创性的个性化作品却越来越少见。
同时,网络信息的平面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画家绘画创作的质量。网络信息的发布缺乏质量的监控,虽然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尤其是图像信息,包括作为创作资料的生活图片和供学习交流的绘画图片,往往丢失了真实情景中许多精彩细节,更缺乏立体的现场感。过度依赖这些平面性的信息,必将给网络画家的专业创作带来制约。
尽管网络画家目前的创作处境不尽人意,但网络画家仍然有其独特的发展潜质。他们不仅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和追求,而且眼界开阔、知识面广、思维多元、观念开放,只要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不依过度赖网络,不逃离现实世界过“隐居”生活,必将在当代美术的舞台上担当重要的文化角色。 (宋永进)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聑枘
- >>相关新闻
- • 画家阮克敏 用芬芳传递感动
- • 陈元龙砚边点滴:紫气东来
- • 组图:与画家孙芳重走“引滦入津”路
-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韦启美的素描课”
- • 徐冰:纪念韦启美先生
- • 坚定孤独的文化守护——谈石景昭的绘画
- • 王家春哲理画 传递人生正能量
- • 孙化良:水墨成为生命之“道”
- • 专访姜金军: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实践与绘画定位
- • 诗人汪国真和画家程亚杰的奇妙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