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评论何以独立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2-03 13:37
保持知识分子高贵的距离感
谢春彦(艺术评论家、画家)
我最早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创刊前接到约稿电话时就说,你们不必办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是非常难办,尤其在这几年的形势下,北京、外地办了很多。有的一开始就是某种集团利益、个人利益弄出来的把戏。在当下,要保持独立性是非常困难的。
记得办了没几期,有一篇批判文章,就是批评中国书协主席的。我就打电话说,你们有苗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我们这个圈子需要的,也是非常难的。
如果没有专业性,就很难有权威性。上海有这样一份周刊,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报道,而且也在宣示着自己的观点,对当下的艺术在进行一些梳理,这对城市、文化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但这毕竟是报纸的副刊,和象牙塔里的纯学术刊物应该有区别。它就像一面镜子,比较敏感,要有现实性。报纸和刊物性质不同,立场和做法要不同,还是要保持自己的特点。《艺术评论》还应该保持距离感,保持知识分子的高贵感,才能做出特立独行的事情。
坚持专业性和独立性
白谦慎(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史教授、书法史学者)
独立性是令人佩服、向往的,也是特别难以做到的。有时候不是怕得罪谁,有时候还有人情在里面。打个比方,你的朋友画得不好,也不一定要写文章登报纸。这个跟国情有关,美国人他有时候真的会六亲不认,公事公办。是他们的文化传统,不一定有好坏之分。打个比方,我的老师和高居翰先生打“笔战”,我是觉得学生帮老师“打架”也行,因为你的学生也可以打我的老师,互相打,这不就学术争鸣起来了吗?但是发表之后不应受到报复。
专业问题,蛮难的。我们中国人有博雅传统。我是来自一个专业的传统力量非常大的环境。如果你不是有专业背景,如果你的博士论文不是写书法,你不要在书法上发言。不是搞当代艺术的,你也不要掺和。中国的参与性就比较大。怎么样来动员更加专业的人加入,这始终是一个问题。
保持这两点,独立性和专业性,我想《艺术评论》就可以长存下去,并且有不断进步的空间。
现在就需要甘于寂寞
劳继雄(知名书画鉴定家)
现代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同时也有很多浮夸的地方。我在北京也遇到很多专业朋友,他们说,现在要找的就是能够沉下心,写文章,画画,甘于寂寞的人。现在利益、领导等干预因素很多,艺术评论能够做到独立性、专业性很不容易。它的空间很大,范围很大,包罗万象,古今中外。
希望能够汇总出一个专刊,将一些好的、学术性文章和资料汇总起来,收藏也方便。
保持锐利的评论风气
江宏(书画评论家、画家)
现在的报纸多如牛毛,产生的影响是什么?你如果烂,编得不好,造成负面影响,接受者以为是正面的。久而久之,产生了恶劣影响。报纸会造成黑白颠倒的舆论导向,影响人们的判断。
东方早报刚开始创办《艺术评论》时,我就担心,这么厚,16页的版面,每周要办出来有难度。
好的艺术评论家,其实一年写作量并不大。有一次,卢辅圣叫我写虚谷。我去翻了所有写虚谷的文章,发现没有一篇写得好的。
我认为要继续保持文章的质量,保持锐利的评论风气。
让读者满意、作者满意
陈麦青(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
报纸要办得好,我的观点是,读者满意、作者满意,就好。东方早报的几个副刊我都很喜欢,其中《上海书评》和《艺术评论》,我既是作者,也是读者。
不可否认,《上海书评》、《艺术评论》、《上海经济评论》等对东方早报声誉的传播有很大的好处。我觉得读者满意度不是吹嘘出来的。作者的满意度如何体现?你要看,有多少作者在不停供稿。
还有最重要的,那些炒作文章一概不登,这是很不容易的。
独立承担起独辟蹊径的活动
陶喻之(上海博物馆研究员)
香港《大公报》也有一个类似栏目叫做艺林,可能很多学者都知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对《大公报》的《艺林》也是情有独钟,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可惜后来停刊了。我们希望《艺术评论》能够持之以恒地办下去。
我提一点建议,《艺术评论》对很多艺术活动,进行了策应、参与,或者联袂配合的展览、研讨,做了一些长篇报道。以后《艺术评论》是否能够独立承担起独辟蹊径的活动,展览、研讨、出书?上次我们参观了华阴的西岳华山庙,里面的气势非常好。《艺术评论》也可以领衔来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关于碑刻方面的“华山论碑”,肯定会在国内产生更大的影响。
复合和转化上海文化资源
李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如果以后再来找这一百年来的《艺术评论》,可能有两个概念,一个是21世纪初期现在的《艺术评论》,另外一个是上世纪1941年同名的一份上海刊物,有趣的是,它也是每周一出版,厚薄差不多。只是不是彩版的,纸张没有那么好,可能当时办刊也受到局限。
我先讲这本老的《艺术评论》,很薄的。我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有5份,其实它出了七八十期,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讲,一个重要主题是国难。那个时候的态度,是启蒙和救亡,甚至更加关注救亡图存,而暂时遮蔽了另一个启蒙的目的。《艺术评论》创刊时,丰子恺写了《直到世纪末》,当时人们感觉很迷茫,有一种世纪末的感觉,但是能够引起心灵安慰的是艺术的耕耘。
现在我们媒体的导向偏向娱乐化,但是文化更多层面上是人文的积累,不能用娱乐、短平快的东西来代替,更多需要人文关怀,问题意识,参与社会、现实、历史。
我从建议的角度说几点感受。因为是在上海办的,我们对当下上海的文化发展要有更鲜明、有立场的态度。现在上海的美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我们面对城市的文化资源可能会失语、失忆,因为它碎片化。《艺术评论》实际上已经切入到这个主题。
第二个问题,关键还是要为当下社会,为城市、民族、后人留下东西。它要有效地转化为公共文化资源,向外界呈现上海真正艺术文化的魅力。我觉得,复合和转化现在是重点。这也是上海文化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以后需要更有意识,更鲜明地亮出问题,需要更加自主。直到150期的时候,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做专辑,甚至推导出文献展,通过展览的方式,将影响力加大。
鼓励专家多写普及性文章
石建邦(资深艺术投资顾问)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朋友的建议。
现在很多人读书时间少,读文章时间少。报纸中很多大部头文章,一下子读不下去。不少业余者建议,能不能稍微短小一点。或者,一篇大部头的专题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组织。
另外,图示和排版,包括字体方面。现在这个等线体还是黑体字,读起来还是有点累,读起来有点疲劳感。图片的质量可以讲究一点,图片大一点。
还有,就是要照顾普通读者,多为他们做一些普及工作。鼓励专家多写一些普及类文章,比如“对我影响最大的艺术品”。
引领对于文化艺术的关注
童衍方(西泠印社副社长、知名书法篆刻家)
《艺术评论》应该出在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艺术和收藏是“半壁江山”。就艺术而言,现在很多人被粗浅的现象迷惑了,被钱财权力引领,是不对的。我很认同上一期刊首语中“真正的艺术与人心相关,而与炒作、伪饰、商业无关”的说法。
就文章与观点而言,我觉得雅集的形式值得推广。艺术的精深,是需要雅集的形式来推进的。欧洲沙龙艺术活动,也是雅集活动。随着对艺术的深入和要求提高,好的文章、观点,都是在雅集里出来的。
图书馆可对艺术研究提供更多资源
黄显功(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
艺术文献的碎片化影响到我们对艺术历史的研究。我们图书馆最近几年对艺术文献关注度很高。上海,作为近代文化重要中心,也是艺术中心。对上海近百年来艺术文献、艺术史的研究是不够全面的,很多方面没有做实、做透。现在,我们将文献对大众进行了大大开放,可以为专家的研究提供更大方便。希望《艺术评论》在对海派艺术文化的研究方面,进一步组织出好的文章。
我们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达成了协议,明年做一个整理出版。其他传统的方面,碑帖、印谱,我们也在整理推出。
从我这个角度,把这些文献资料系统整理、推出后,对上海艺术历史研究,也是必要的资源。也希望《艺术评论》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加强。
立场独立根植于经济独立
朱其(国家画院研究员,当代艺术评论家)
总的来说,艺术评论,国外叫作媒体评论。像《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影响非常大。相比而言,中国媒体评论还没有发挥权威影响。
国内一个评论家写了一篇《大饥荒时期的画家》,说李可染、傅抱石在大饥荒时代都还在大吃大喝,那篇写得很厉害,《炎黄春秋》发的,这篇文章据说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作品的拍卖价格。这说明,商业社会中,艺术评论还是有力量的。
艺术评论,首先在于真实性。得反映客观真实的东西。《大饥荒时期的画家》是万字论文,所有材料都是引用公开出版物的资料,你抓不到史料上的问题。真实性非常重要。
第二点,要旗帜鲜明地表达态度。当代艺术前些年为了一些观点在激烈辩论。我觉得艺术是在真实辩论中前进的,并不是大家互相说好话才会前进。
当代艺术也在激烈地辩论中。它也是多元化的圈子,每一种观点都有支持者,现在到了“军阀混战”的状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民主生态。
包括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上,我会看到一些论敌的文章。事后,理性来看,也蛮好。媒体要呈现不同声音。
有一种说法,话题追随新闻。好的报纸,有些事情没有成为新闻事件,但它可能非常重要,也可以做一些议题。这也是一份成熟报纸的标志。
除了评论和鉴赏,促成本地文化生态也应该是本地标志性媒体的职责。报纸还应该为本地生态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
多关注史学家的相关研究
沈飞德(上海文史馆副馆长、《世纪》杂志主编)
我想提两个建议。第一,如何拓宽题材面。现在,我们一方面反映艺术创造,反映艺坛轶闻,更多是展示史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我想,策划选题的时候,是否可以关注一下艺术圈之外,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这些年来,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拓展很大,许多方面和艺术领域是有关联的。比如我最近在参加一个会议,一篇文章写新四军和宣纸的关系,这个也挺有趣。再比如说,上海师大一个教授根据档案,写了老上海的书画店,非常详实。我们也想做一个口述,我们有一个馆员就是从老的书画店出来的。我们还有一个老收藏家,也是当学徒出来的。策划策划,将之和当代画廊结合起来,一定是非常好的专题。我们今后在策划选题的时候,可以多关注史学领域中和艺术史、艺术家相关的题材。
评论就是要有价值判断
卢辅圣(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知名画家、上海美协副主席)
对于报纸的出版物,以前有一个概念,认为是新闻性的,速朽的,不会被保存的。刚才有人提出要求结集出版,就是这种需求的表述。专业、独立、人文精神,在这100期里已经得到了体现,以后还有更大努力空间。
我觉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能不能将来向评论转化?现在虽然主题是“艺术评论”,真正体现评论的还是少数。刚才提到一些具体的批评(个案)——当然评论不一定局限于批评,只要有价值判断,就是评论。
现在评论的内涵还不是最强,如何能有更多评论,有鲜明的价值判断的立场,无论是外行还是专家,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份报纸对于事物价值判断的鲜明的立场和明确的观点。当然,这非常难。尤其是,面对着特殊的社会生态。当你做出鲜明判断,你会遇到种种无法预知的阻力。不仅需要勇气、智慧,还需要特殊的方式。
刚才朱其也讲到,要让被批评者的利益相关者无法找茬,所有的材料要可以找到确切来源,无法质疑。这种方式,在很多专业刊物很难做到。其实现在,越是专业刊物,越是受到专业圈子上下内外势力的制约,到真正发挥评论时,就会缩手缩脚,或者被淹没掉。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易安
- >>相关新闻
- • 陈玉圃谈“绘画的传统和反传统”
- • 邓平祥:艺术批评需要严肃的态度
- • 钱来忠:中国画的精神
- • 黄鼎:我谈张大千艺术的名与实
- • 陈丹青谈“水墨”的局限
- • 视频:天津美院新媒体学院院长李志强畅谈艺术心得
- • 艺术的美是大和之美 提倡书法“正大气象”
- • Prada基金会启动全球策展奖
- • 潘天寿指画别具一格 与齐白石等并称“四大家”
- • 景泰蓝价格还处于洼地 收藏要看年代和艺术水平
- • 子惠:注意力能量与艺术的真伪
- • 中国首富王健林热衷收藏 颠覆房产商土豪形象
- • 艺术衍生品市场:艺术与生活的双向维度
- • “画二代”:多为艺术“啃老族”?
- • 艺术·教育·博物馆:与朱迪斯·伯顿教授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