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栋:企业存亡与艺术超人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2-23 11:48
今天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是联系全球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从深层次说,经济就是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的文化影响着全球政治意识形态和人类精神状态的发展。作为人类精神之重要载体的艺术和企业有着无法摆脱的联系,比如,大家都说乔布斯也是艺术家,但他确实又是一个十足的商人,这说明企业家也可以是艺术家,甚至要艺术家式的企业家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先者,苹果公司的发展就是例证。
如果企业家就是艺术家(至少也有艺术的气质)说明他既有理性的思维也有感性的想象,身心能量达到平衡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发达需要文艺复兴,一个人的提升需要精神振作。如果没有艺术,企业就是一台古板的机器,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无异于消耗自己的生命。特别在今天这个不断追求刷新界面的时代,没有艺术的创造就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内在支撑!20年前,柯达是响当当的行业老大,20年后被后起的数码照片给淘汰了,数码相机的老大SONY还沉醉在喜悦中时,却被手机生产商诺基亚给超越了,但还没等诺基亚来得及自豪时又被苹果给干掉了。这不是说柯达、SONY、诺基亚的老板和员工不努力,而是他们在工作中缺少艺术的精神。艺术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超人”的动力,就是不仅要颠覆别人,还要颠覆自我,并在颠覆自我的过程中不断铸造新的自我。
可见,我们谈的艺术不是那些古板的艺术,古板的艺术永远不需要发展,它最大的魔力就是使人陶醉,它像一颗安眠药一样,会让人意识越来越模糊,行为越来越懒惰,在享受中走到尽头,个人可以这样活,但企业不能这样活。大家都知道企业需要艺术那样的疯狂,才能储备持久的发展动力。除了苹果公司有乔布斯这样的艺术超人,微软、摩根大通等著名企业都有很多关于艺术的故事,另外如路易威登、迪奥等时尚企业与艺术的联姻更无需多言了。最近中国企业界把“艺术”的话题也炒得很火,万达集团的郭庆祥就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花近两个亿买了一张毕加索的三流作品,还洋洋得意,指责其他人不懂当代艺术。他把毕加索拜为艺术之神,便以为人家随便涂几笔都是神品,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像郭庆祥这样过于崇拜大师,东一下西一下地毫无规划地拿重金去砸三流作品实在让人惋惜,可见他不仅不懂当代艺术,也不懂收藏。真正的企业收藏可不是简单凭爱好,而是智慧的展现。很多时候,我们的企业买了几件作品就显得很有优越感,并开始炫耀自己的财大气粗了。其实,企业富了买几件作品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一个企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显现,但单凭几件作品并不能说明该企业有文化有品质。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企业收藏有三个层次:1、企业家凭借爱好收藏;2、依据企业的发展方向收藏相关的作品;3、依据美术史逻辑建立收藏体系。我认为以上观点是属于传统的收藏。当代艺术的收藏不一定是针对具有实体特征的艺术,而主要是针对艺术的价值观,甚至这种价值观并不转变为实体性的艺术(或确定性的艺术),所以我们才有理由把乔布斯也称为艺术家。从对艺术逻辑发展的共识来看,艺术史早就死亡了,艺术史也无从在真正意义上指导我们的具体收藏。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收藏不再局限于那些过时的卷轴扇面和坛坛罐罐,真正能够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收藏是当代艺术的价值观——即那种不断创造和颠覆的精神力量。这时候,艺术精神就同化为企业精神了,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命运。
当代企业的生存关键在推陈出新,品牌虽然也很重要,但品牌只表明企业有历史,企业的当下和未来还得依靠创造力和颠覆力。特别在今天这个数字媒体革命的时代,创造力就是生命力,靠吃老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毕竟企业不像在过去相对稳定的世袭制经济社会,现在是一不留神就会颠覆全局。过去仅仅依靠权力、人脉做生意的传统老牌行业都将面临重新洗牌。如果仅仅是凭个人喜好来收藏一些传统型作品那是企业家的个人爱好,与企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收藏一些与企业业务相关的作品虽然能增加相关业务的附加值,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是有限的;若要参照美术史去建立收藏系统就更加极端了,其实这是政府做的事情,不应该由企业去做,企业也不应该单方面承担这样的道德责任。企业应该按照生命力的本能规律去发展,可是企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明显是被概念不断定义的,而实际上只有在不断超越定义的过程中才能维系生存。
如果企业缺乏超人精神,它就会面临最野蛮和最无情的竞争乃至被摧毁,有前瞻性的企业都时刻提防着不测,这种畏惧感也促成了企业家们不断开放的意识,并导致他们永无止尽地消耗人类的智商和情商。成功的企业都和时代的科技、思想有紧密联系,其中还夹杂着无限的感性力量——这就是超越定义的生命力的本能,它表征为创造性的艺术精神,这种精神不是指某些被定义的作品(或产品),它反对确定的定义,它甚至可以不被定义为艺术,它可以被描述为人类共同具有的对认知的实践能力。如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的发展,再到手机上网的蜕变,这不仅发展了人与人的联系工具,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拓展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和认知。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无数的概念总结,也经历了无数次对概念的突破,在往复的不确定的过程中才积淀出了一种社会性的成功。很多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机缘是运动的,只有不断地创造才能让成功延续。
这种成功也是野蛮的,也许企业和自由、民主都没有直接关系,从短期来看,它要的只是效率,从长期来看,它要的是维系生存,但从终极来看,它必须死亡,但这种死亡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最快也得在国家消亡以后才会实现。在今天,社会资本和国家政权是共谋的,企业的野蛮就是国家野蛮的翻版,不过企业的野蛮相比国家的野蛮有所进化,至少它对个体的操控已经涉入到微观的生命层面,这是从硬暴力到软暴力的发展。硬暴力可能直接就消灭个体的生命和意识,软暴力则主要在于侵犯人的社会意识,但这也为个体的觉醒留有了余地。若企业能借鉴艺术的超人精神,企业会越来越野蛮,也会越来越发展。记得当年乔布斯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个独裁者,是个反常规的人,但他的野蛮也恰好证明了苹果的发展。
经常听到年轻女孩说,千万不要嫁给IT男,意思是说他们缺少情趣。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IT男只要在技术之上再增加一定的感性的想象力就可以变成疯狂的超人——那时我们会发现技术和艺术的转化只在一念之间。马云、马化腾不也是IT男!他们还是艺术家,但他们是反艺术的“艺术家”。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创造了社会的进步,他们也是悲剧的,因为他们消耗了自己太多的智商和情商,只有他们临死时才会发现这一切累得太不值得了。所以,为了让人类的进化少受些自我的折磨,像杰夫∙昆斯、村上隆、蔡国强这些好玩的艺术家开始被人追捧了,最近,蔡国强把集体做爱都搞成了艺术,多快乐啊!他们的艺术也是和各类企业联合创作的,看来企业家和艺术家一样,需要疯狂也需要快乐,需要高智商也需要反智商。当赚钱和发展都不成为问题的时候,疯狂到最后结果必然是灭亡,快乐到最后结果必然是淡定,但是,今天的我们面对疯狂和快乐应该如何选择?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易安
- >>相关新闻
- • 草间弥生设计唯美镜屋可体验“灵魂出窍”
- • 美艺术家脖挂裸女作“人肉围巾” 有人赞有人否
- • 我们以及我们的中国宋庄20年 一种呈现与关照
- • 从达明·赫斯特谈英国潜藏的文化危机
- • 特纳奖授予35岁的法国艺术家普鲁沃引发争议
- • 回望宋庄的20年:中国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
- • 俞心樵荣获2013《新周刊》新锐榜“年度艺术家”
- • 落月纪念邮票明年元旦首发:航天题材成大热门
- • 收藏艺术品需注重未来
- • 七位民间藏家谈中国艺术品收藏心得
- • 收藏端砚起点要高:选砚要看韵味
- • 雕塑藏品写实唯美受追捧 价值被低估
- • 93年威尼斯双年展画作失踪:艺术家追画20年
- • 天津藏家安秉武:一边收藏锁 一边研究锁
- • 听安秉武漫话银锁收藏 一定挑选品质最佳藏品
- • 古锁:百姓玩得起的收藏 逐渐成为收藏拍卖新宠儿
- • 紫砂:老壶价格难胜新壶
- • 华艺文化李峰:年轻艺术家心态仍需历练
- • 居民收藏五千枚毛主席像章
- • 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艺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