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 [公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登记表及清单
- • [公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展区直送作品通知
- • [公告]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初评结果
- • [公告]中国西部大地情作品展初评结果
- • [公告]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征稿
- • [展览]女画家潘玉良百幅遗作在辽宁展出
- • [展览]第一届黄胄艺术收藏大展将在炎黄艺...
- • [展览]首届艺苑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在京举...
- • [展览]百余件意大利绘画珍品长沙展出
- • [展览]巅峰之作——毕加索的沃拉尔版画
刘二刚画作:难得糊涂
二刚
我们常说:江山如画,为什么不说“画如江山”呢?
宋郭熙早就提出“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说的正是一个人化的自然,也就是说我们的画不必是描摹江山,画应比江山更美,更理想个人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即是。对画家来说,“化”字很重要。
中国的山水画人们不叫它风景画,这大概是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关。风景画是外来语,它是以直觉的方式来表现,中国山水画是游目赏心式的,二者的不同是:风景画有对象做依据,而山水画就没有必要去找这个依据。
前人把中国画科分为山水、人物、花鸟,并认为山水画重气韵、人物画重神态、花鸟画重趣味,而以山水画为最难。山水画的“气韵”说起来有点玄乎,我把它约为一个“虚”字。虚不是空,可以领略而难实得。术语叫“画的厚度”,厚度不是非要在画面上画得多,好的画,虚处更见厚度。
董其昌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交通,行万里路已不成问题,书在网上也都可流览。问题是怎么行,怎么读?我们比之古人显然是愈来愈依赖科学,而艺术偏偏与科学是两回事。科学靠数据,艺术靠情感,今人的情感缺失导致才气四处乱用,而斤斤于得失者,虽用功而又太迂腐。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于艺术来说,绝对了些。艺术还是希望既信又美,文与质不可偏废,只不过是一二的问题。孔子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画家面对天地间的山山水水,想画什么,怎么画,都是画家心志的选择:李成偏爱寒林,米芾专画江南烟雨,马远创大斧劈画残山一角,从中可看出他们的美学主张。“画如其人”,我们的美学主张是怎样的呢?
山水画,上手容易,而要想成自家面貌非得折腾个一二十年不可。首先是一个眼光的问题,眼光导致方法,行万里路的“行”,应该是观察、游览,边走、边看、边识、边想、边记。而如今的院校提倡的教学法仍是坐对写生,这一直是学的西方画风景的一套,也是最简单的教学法,一旦被迷住,笔下就养成了一种依赖,是很难解脱的。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好似对我们的一声棒喝。画不是照片,中国画有一套自己的观察方法,悠哉悠哉,看起来很悠闲,功夫却在日积月累。石涛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以为也不是到处坐对写生,古人的草稿多是腹稿,亦如《韩熙载夜宴图》全是靠偷窥观察的方法默写出来的。
大千世界,变亦不变。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所不同的是画家不同的情怀感受,而画出不同的山水。石涛说得好:“山川借我为山川而代言也,山川脱胎于我也,我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我神遇而迹化也。”“化”字很重要,似某地又不是某地,又像又不像,留有余地让人去想,这是中国山水画的智慧。
我们知道人的足力所到毕竟有限,大千世界还得靠美好的想象去创作,想象力是中国画家的法宝。画家可分三种:等而上之者是写胸中丘壑;等而中之者是写眼见之丘壑;等而下之者是写范本之丘壑。
画家与作家、音乐家有许多相同处,不同之处,是要用一种视觉语言,除了具体的形象把握,构图的别致是很重要的。“构图”一词是西来的,在中国画中原来叫章法,这个“法”有规律而无定法。一画开天,随之矛盾不断产生,一生二,二生三,奇偶相克相让,虚实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要达到平衡才舒服。章法的经营也是画家胸襟的体现,章法不怕乱,或奇或险,能收得住是本领。中国画章法最大的好处是平面的二度空间,亦可说多维空间,大小远近,任意安排,其中的处理很有妙处。
应发挥中国特有的笔墨与特有的宣纸作用,这之间的难度是如何用水。笔、墨、纸糅不到一起,犹如吃饭不会用碗筷。前面说到文与质,文通“纹”,这里指笔墨,笔墨在纸上要透,要活,要留得住。中国画的工具虽简单,亦如兵器,寸铁临阵,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山水画只要把基本的山石、树木画好,然后举一反三,随章布势,都可成画。好的笔墨本身就是语言,若点铁成金,将物激活,便是高手。
山水画中的点景跟一幅画的画意是密切相关的。哪怕是一个小亭子,一座桥,一条船,三五人物,几间房子,或是一个月亮,几只小鸟,都不可随便乱添,且造型笔墨也要与左右山水画法相协调,若点景时心中无数,只知多多益善,甚至把图章也在画上乱盖,岂不是画蛇添足,更无意境可言?
我一直认为中国画一定是养生的,尤其是文人画的出现后,便是以一种悠闲的、游戏性质的表述方式来自娱娱人。画山水画最得自然之气,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王微《叙画》:“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昱《东庄论画》:“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昔人谓山水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画画如果无益身心健康,那就是自作自受了。
吁,天高地厚,各衷一是。今之画家有舍本求末而不知,而又巧言令色,真假美丑也就搞混了。李可染善写生,然他有一方图章“不与照相争工”。他晚年看到黄秋园的画大有感慨,感慨什么呢,大概就是不必“画如江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