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雷曼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的美术家与社会生存的需求关系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其“画作”完稿后,如何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市场价位”,这将是他们“劳动果实”进入市场后而“首当其冲”所面临的大问题。因此,我们的一些“以画为生”的“自谋美术职业者”,乃至享受“供养”的画家,他们的创作 “主导思想”也应“与时俱进”地作些适当地调整。可是,如何使我国的美术家在其创作绘画理念和体制上有所改进和创新,从而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对我国现今的美术创作“理念”谈几点不成熟的见解,谨请有关同仁指教。
第一,我国的美术家其创作“理念”,在“画什么画”的问题上,应该是以满足和适应市场新的需求“为首”。人们常说,“艺贵创新”就是要我们的美术家能以“艺术创新”为创作的“主导方向”,这种说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个画家的“画作”能真正“雅俗共赏”,能成为“大家”、“名家”这样“成功的画家”还是极少数的!且都还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人却必须是在“解决了温饱”的情况下,以后再去“求发展”的。所以,我们的美术创作,应该面对现实,多创作点“雅俗共赏”的“画作”,也就是说,我们的美术家,除了要有一门专业“特长”外,还应该多学点其他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得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的美术家,就必须要打破现行的专业之间的“隔阂”状态,各专业之间一定要相互“联通”,让各“门类”的画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横向交流”,再“学习” “他科”的一些知识。同时还可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如:广告设计、电脑绘画、摄影艺术等知识,尽量在美术创作中实行和普及“大美术”的理念。让美术创作的概念范畴越来越宽,越来越广。
第二,对于画家来说,要打好美术各科的基础,这是天经地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把“基础”的理解过于狭隘,而把“基础”仅仅局限在技术和技法上,如:仅仅局限在素描和构图上。诚然,素描和构图是画家美术创作的基础,但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画家,必须要具备突出的构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已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得以证实。因此,我们的美术创作就应在抓好素描和构图这个“基础”的同时,还应着重对画家的构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开发和培养。虽然,构图能力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我们的美术创作也应该创造尽可能的条件給予画家以更多更好的“想象”和“创造性”绘画的空间,来“激励”画家“丰富多彩”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在现今的美术创作“理念”中,还存在这么一个误区,就是有些人把绘画误认为单纯的“专长技能”,总认为绘画就是一般的专业技能“展示”,过分强调了本专业的“技能”,而忽视了文化知识、思想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充实”,这样就造成了这么一个后果:不少画家都是“高绘画技能,低文化知识、差综合素质”。据有关人士透露,在一次全国青年美术大展中,送展的近万幅作品中,作者可以说几乎全是各类美术院校及一些美术专业的历届毕业生,这真可谓是我国新时期美术成果的汇报展。但有关专家在对整个送展作品评选后感概地发出这么一个论断:“……这次送展作品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反映出画家是缺乏真情实感和健康向上的创作心态,作品多像是依照‘像片’而对现实生活进行表面看似‘精雕细刻’地刻板临摹、仿制,没有丰厚的文化内涵,缺乏较高的艺术品位,大多是工匠式的作品。有的作品看起来是在进行现代艺术探索,但由于‘内功’不够,也多是对西方艺术的‘生搬硬套’,且还叫人看不懂……”笔者在多年的美术编辑工作中,也接触了不少所谓“学院派”的科班出身画家,但见他们的“大作”,不是有的表面上在追求某种感官上的刺激,就是画面处理得过于简单、粗糙,缺乏真正的艺术表现能力,更缺乏能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以上所说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也反映了我们当前美术创作“理念”的一些缺陷,应该要引起我们对当前美术创作“理念”的深刻“反省”和警觉。“画家”,是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工作者,所以,他们的知识一定要“渊博”,情感一定要“丰富”,思想一定要“健康”。
现今,我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我想,任何时候,我们的“创新”都要和时代的变革紧密联系,美术创作更要面对现实,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也唯有如此,我们的画家才能够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社会和人民。基于如此,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正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