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好书法是“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书法是个多元化艺术,在古代,凡是读书人都得会写毛笔字,但今天毛笔字实用性越来越小了。”陈梗桥开门见山。“书法艺术是写字的一个升级,在写毛笔字的基础上,有一部分人对写字的过程、用笔的过程感悟特好,体会到了里面的乐趣,觉得写字的过程很有意思,就能把感觉投入到里面,这部分人就渐渐喜欢上了毛笔字,对毛笔字的理解也比一般人要高深,所以就产生了一部分书法家。”
陈梗桥说,对于普通人欣赏以及书写来说,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努力。“微观”是指具体书法技巧,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个是线,也就是线条;第二个是结体,指的是字的结构;第三就是章法,说的是整幅作品的章法。“基础从一个线条开始,然后是字的结构,这个字的结构无非是线条的空间关系,一条条的线组成了这个结构,这是个结体。那么作为一个书法家,不但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还得通篇结合在一起,这个章法是好的。”
“宏观”方面就是指作者自身修养了。“书法怎么叫最好?‘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就是内在神采是最重要的,字面上能看得到的具体笔画等形式是次要的。‘工夫在书外’,要成为一个书法家,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字如其人,人是什么气质,字就是什么气质。只有‘微观’和‘宏观’结合起来,字才能算好字。”
书法课要跟语文课好好结合
“一切要从娃娃抓起”,陈梗桥表示这句话对书法而言也适用,“只有书法普及了,才能有提高的可能。”目前,教育部提出小学四年级后开设毛笔课,陈梗桥认为这种“毛笔课”更应该是“写字课”。“要从基础好好抓,字写好了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书法家。”
对于书法理论,陈梗桥认为要讲究实用,把“复杂理论”简单化处理。“咱们都用过筷子,但用筷子可没有那么繁琐的理论,写字也一样,对孩子们来说,只要基本功正确,就别要有太多的规则束缚。”陈梗桥说,古代书法就是写字,现在见到的竹简、帛书其实都是古人抄写的文章,所以现在的小学毛笔字教育应该跟语文课好好结合,不能让孩子们认为书法是个独立课程,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它其实就是写字,千万别混淆了书法本质。
目前,很多古碑刻都跟现代字体有异,比如趵突泉的“突”没有“点”、大明湖的“明”字多一横。陈梗桥说,对于这些典故孩子们可能不太懂。“古代经常改朝换代,字体没有规范可言,这些碑刻上的字叫‘碑别字’,多一点少一点在‘碑别字’里面很常见的,古代人写字都是怎么好看怎么来,只要不引起歧义就可以,比如等待的‘等’可以写成竹字头,也可以是草字头,繁体字‘笔’也是这样,但要是‘笔’的简体字就不行了。”陈梗桥说,“现代汉字都是国家统一规范的,所以最好练习这些,很多场合是需要用这些字的。”
书画市场很有必要,但不能浮躁
目前,书画市场异常火爆,如何看待这些文化现象呢?在陈梗桥看来,这个问题具有两面性,“我觉得书画市场是民间自动调节的事情,因为人群不一样。有一些层次比较高的、功成名就的人可能就不太追求市场,不过现在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另外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书画家对参与宣传非常积极。因为现在,很多青年作者需要加入各种协会,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社会潮流。怎么具备加入各种协会的资格,这就必须靠宣传,通过参展才有相应资格,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目前书法评选不像青歌赛,它没有相应的评奖机制,各类书法作品等于是混合在一块评,这容易让参赛者习惯看展会风向标,哪类作品比较受欢迎,然后就往那个方向上使劲靠,所以特别容易变得浮躁。书画市场自古就有,像郑板桥原来卖画都有公开的价格,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重视提高作品的质量。
陈梗桥认为,目前各类大展、比赛有点多,但评比的时候有时只看作品整体大效果,而有些作品本身功力不错,大效果却不是太好,这就造成了很多用功的作者很失望,也造成了跟风跑的现状,这对形成个人风格是不利的,青年书画家要坚持自我风格。(张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