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常看见批评家抱怨某某艺术家老画同一种题材、形式的作品,说重复没什么意思。可能,但为什么多数画家还是爱重复?这不仅仅是创作者自己决定的,也和艺术市场的需求有关。类似企业的品牌一样,不断重复从而形成的“名声”就是画家的品牌。
往日看郑板桥论八大、石涛,即有此感触。“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馀事也。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处。然八大名满天下,而石涛微葺耳。且八大之名,人易记识,石涛宏济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瓜和尚’,又曰‘大涤子’,又曰‘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八大只是八大,板桥亦只是板桥,吾不能从石公矣。”
这是再明白不过的画家的“市场策略”的自白,一是画一种题材好形成品牌,尤其是竹子这样简单易懂的;二是把艺术家名字和品牌紧密结合起来,像石涛那样老变换笔名又画那么多不同题材的作品,容易让人混淆和遗忘。板桥在市场上求生存,才有此深刻体会。
老实说,扬州八怪不折不扣就是当时的商业市场的职业画家,郑板桥卖画给盐商和各种富户,打的就是竹子的品牌,原来是文人高洁情操的象征,现在走入各行各业,算是成了“普世符号”了。更早,比如唐寅的画美人图,也类似。但是当时文人多羞于直白卖画,难免遮遮掩掩,有时候还有表示惭愧一下,有辱斯文之类。其实从当今的观点看来,这是在市场上卖画的艺术家,可比从科考走向官僚而用各种“灰色收入”养家糊口的官员正当多了。
再看现当代的艺术市场,其实艺术家们的策略和古人没什么两样,经常是最受欢迎的作品就会画许多年,觉得实在厌倦的时候再变变,有大变的,算革新、变法,有小变的,修修补补又三年。记得有画家曾主动要变换一种题材画,还受到画廊的压力,因为画廊的老客户都是适应了老风格的作品,还会继续买,而新变化的题材未必受欢迎。这时候就要看艺术家和画廊如何博弈了。
外国画家也是如此,比如莫兰迪画了大半辈子瓶瓶罐罐,可以说是策略,也可以说是风格,一种人生修行,反正什么事儿,只要敢干一辈子,就听不容易的,算是一个最低限度的“故事”了吧。变化如毕加索,吃香的也是少数几个系列。对艺术家“创新”的渴望,是启蒙时期以来现代文人建构的一个神话,与实际的生态有差别。
现当代艺术史上,达达派、未来派、超现实派最早开始试验的时候就各种乱闯乱干,后来1960年代兴起的贫穷艺术、物派、地景艺术这些“反画廊艺术”的艺术家最初用现成物品简单陈列,或者在巨大的室外空间安置无法收藏的概念实物,首先意在对抗流行的、在美术馆和画廊展示的那些主流艺术品的制作和呈现方式,其次,也算是对“艺术商品化”、“品牌化”的抗议吧。上述的“前卫做法”毕竟是支流,而且都后来也就有点重复自己了,实际上艺术世界的主流玩法和商业主流始终是“并行的”,打品牌、秀主线还是主要的玩法。(作者 周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