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卢中南
目前根据中央领导批示,教育部已于2012年秋季把中小学书法教育列入国家课程,并正式实施。至此,书法教育已经开始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素质教育重要载体。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由于中断时间比较长,本来就很严重的师资短缺,更加凸显出来。没有师资,加强书法教育是一句空话。当下,缓解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当务之急,应该结合学校教育改革,推进深化中小学在教师培养机制、课程安排、教材师资、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培养和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中小学书法师资队伍,并提出和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度保障以及评估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在书法教育方面的责任、权利、义务和奖励机制等。要让“只有教师的字写好了,才能教好学生写好字”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切实行动。
中小学书法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周或隔周开展学生书法社团活动;把书法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很多学校教师总体超编。但是,有些学科(主要是非考学科,如体育、美术、音乐等)又明显缺编,无法保证课程开齐开足。这种结构性缺编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如今,书法教育课程纳入教学方案,能够胜任书法教学的专任教师更为短缺,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缺编的矛盾。
近年来高校扩招已有不少院校设置了书法专业或书法教育专业,而且学生已经陆续毕业。但是,由于各地严格控制教师编制,不得超编招聘,所以尽管书法教师短缺,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从教,仍然非常困难。
据了解,这两年为了执行国家关于书法教育的要求,许多学校主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是,由美术教师和语文教师“顶岗”任课。实践证明,不仅师资数量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而且由于他们的书法教育专业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也很难保证书法教学的质量要求。至于指导学生书法社团、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他们的专业能力则更难支撑。
自从国家建立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称制度以来,一直也没有考虑过书法教师这一层面。近两年,虽然中小学书法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也未能及时跟进相关的政策设计。所以,即便有人“顶岗”任课,或是招聘教师入职,也会因资格或职称问题,特别是职称问题,退出这个岗位。本来就“乏善可用”的窘况,这样一来更是捉襟见肘。为逐步缓解中小学书法教师严重短缺问题,建议如下:
1. 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保障制度。现有教师资格制度对书法教师实践能力没有严格要求,也缺乏明确的规定,因此应该及时建立书法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面向社会进行资格认定,及早启动书法师资储备工作。
2. 同时,建立书法教师职称序列,引导从事书法教育的专任教师,自觉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体制,有能力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应该最好按区域联手,建立协同合作关系,共同承担起书法教师培养的责任。鼓励书法教师或其他有志于书法教育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申报,并依托师范院校建立区域培训教育中心,为申请书法教师资格证书的考生,提供有学分规定的书法教育课程。
4. 随着国家教师编制标准的不断完善,针对书法教师紧缺的具体问题,适当招聘书法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校任教,使之尽快完成从“大学师范生→书法教师”的转变,并培养和引导他们逐步成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骨干力量。
5. 加强语文教师的书法教育专业培训,并把书法教育的有关要求,纳入语文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之中,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养,使书法教育能够较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中。
6. 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建立书法教育志愿者工作机制,为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特别是建议与中国老龄委、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合作,从全国数以百万计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据悉全国现有4万多所老年大学)中选拔德高望重、有书法基础和教学经验的书法教育志愿者到各个学区、学校兼任书法课教师,这些人员在辅导学生写字、指导学生书法社团、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既是宝贵的资源,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余热,帮助学校缓解书法教育师资普遍短缺的困难。
7. 借助具有实力的专业公司,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中国书法传媒集团合作,集中专家讲课,开办网络教育电视台,开展针对书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远程教育。
8. 整合书法教师资源。以学区(或乡镇总校)为单位,划片流动授课,将相邻学校的书法课表重新进行编排,每名书法教师负责规模数量不等的几个学校进行流动授课。实行书法教研员(兼职教研员)每月或每周到所包学校,集中送课进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