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话归正传。装置艺术到底是啥玩意呢?
您可以这么理解,装置是雕塑的变异、升级版,是雕塑的儿子。这个家族的谱系是这样的:建筑(爷爷)——建筑雕塑(爹地)——艺术雕塑(儿子)——装置艺术(儿子的儿子),基本上就这么个四世同堂。
装置是一种看起来像雕塑的东西,和雕塑不同的是,雕塑是用泥用石头用木头做出来的,而装置是用现成的物品或者废品堆起来的,这就是爷俩的区别。
装置艺术是西方传过来的洋玩意,后来被中国人整成合资产品了。咱们先看看个段子,看完您就了然了。
时间穿越到一战,那是一场世界级的群殴。大家知道一战之前,人类的智力出现了小爆棚,两次工业革命让技术进步神速,人类对科技的力量充满信心。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成龙的《环游地球80天》、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都看过吧,那就是工业革命期间人们对技术的态度。国家就跟人一样,一旦觉得自己牛逼了,就想当老大,于是乎战争爆发,33个国家,约15 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参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群殴。不作死就不会死,这次作死给人类造成的精神打击不亚于捉奸在床对爱情的打击。一战之后人们感慨:尼玛,感觉不会再爱科技了。艺术界本来就多愁善感,一股逆反心理出现了,一朵奇葩出现了,他叫杜尚——看官正经点,不是那个安全套品牌,我说的杜尚是一个艺术家。
1917年,一战还没结束,一帮艺术家在美国独立艺术展上弄艺术,杜尚从外边买了一个小便池签了个名送到展场,说这就是我的作品。那意思是说,尼玛还在打仗呢,你们这帮装逼艺术家在这儿约文艺炮,我去年买了个表!结果呢,艺术界的装逼底线超出了杜尚的想象,评论家们发现了重大题材,大喊:这是一场艺术革命!新的大师诞生了!2005年,他的小便池,被全球500位重要的艺术界权威人士评为:对艺术史影响最大的艺术作品。杜尚用一个6美元的小便池把自己送上了当代艺术神级殿堂,后代人称他为“大德无量太上盘古无极玉清现代艺术守护神”,简称现代艺术守护神——上了封神榜。
杜尚,《泉》
那个小便池,就是今天要说的装置艺术。
其实今天看来,那个小便池在当时确实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在那种场合一下子颠覆了原有的文化价值观,特别应战后思想反省的景。试想那天杜尚如果随便拿一个破轮胎、破椅子、矿泉水瓶子、“包小姐”啥的放进去,都是一样的效果,说白了那天捡破烂的进去掉个瓶子,都可能成为大师——这就是命。
杜尚那个小便池的意思就是——艺术可以不用这么西装革履长袍大褂装逼兮兮,艺术可以是生活本身,生活比艺术更重要——在禅宗里这叫做“道在红尘”。那个小便池之所以成为艺术,其实不是因为质量多好,而是在那种场合恰如其分地棒喝“艺术就是生活”这个道理,所以这件作品今天还适用于艺术界。
这事过了不久,人类作死的心又上来了,又来了个二战,这次更惨烈,不表。战后艺术界又开始反思——人类有时智商就是这么无奈。二战之后出现了装置艺术的神级人物——著名的约瑟夫博伊斯。其实本编看来,博伊斯在装置艺术的战力值远超守护神杜尚,杜尚是因为早占了一步。白话收藏系列第一篇是《如何看懂当代艺术》(回复“当代艺术”查看),里面就说了博伊斯——对就是那个参加了希特勒空军被击落后被一群鞑靼人用脂肪和毛毡包起来救活的人(那时候艺术派很可怜,只有18个粉,但那18罗汉和杜尚一样,占了早),看官可以回去看看,所以不再赘述。博伊斯真正展现了装置艺术不可替代的力量。他用下面这几样东西表达这段经历:
他还用战争时用的输血瓶、铁丝、木头和红十字组合成这样的装置。
红十字,血瓶。摆成的十字架形状,这些关键词在您的脑海中自由组合成的句子,一定带着战争的悲伤和沉重。
至此,您应该明白了,装置其实就是使用一些有特定意义的现成物品,放在特定意义的环境里,用这种方式来说一个意思,引起大众的心理反应。这里面有个什么玄妙呢?因为现成物品是为了某些目的制造出来的,所以它天生就带着某些意思——比如枪就带着杀戮和战争的意思,针管就带着救护或者吸毒的意思,铁链子就带着奴役的意思……为了说明白某些事,用这些物件里面原本就有的意思,很巧妙。雕塑就不一样,原料是石头木头泥土,什么具体意思也没有,您要用它来表达战争,您就得去现制作一些形象,不然一堆材料放在那里,你知道它是啥意思?
说白了,这就是装置和雕塑的本质区别,这有时候就像一种暗语,非常有意思。咱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以前您到农村去能见到路边修自行车的吧?他怎么告诉你这里修自行车?当然一方面写上汉字“修车”,那还有不认字的呢?你能不能用另外一种语言告诉他修车?修车的人就把一个自行车轮子钉在树上,老远一看就明白这是修车的。哪怕您没那么明白,您也不会看见一个轮子认为这是饭馆或者这是医院吧——您要真这么想,您的思维方式确实有点非主流。
当下艺术圈满大街都是装置,你去798丢一块砖,能砸倒好几个装置,仿佛不弄点装置就不够牛逼,不够当代。或许您总以为装置就是那种莫名其妙的物件堆在那里,只要不懂就是艺术,您错了。装置应该是一看就能明白的那种,您要看不懂的,不是您不懂,是作者根本不懂装置。
那么滴,怎样去判断一件装置作品是好的呢?
本编送您三个指标。
第一,装置艺术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何为深刻思想?深刻不是玄乎其神,云里雾里,而是关注的话题、所下的判断切中要害,切中重要的问题。所以能做好装置艺术的人,一定是有经历,懂人生,对社会判断力极好的人。那些自己还迷糊着的人,只能照猫画虎做出个看起来像装置的东西,但这个东西说不了什么事,只能看看,还看不懂——这样的装置遍地都是,忽悠人。
下面咱们看两个很棒的装置艺术。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在08年汶川地震之后,去找了8000个小学生的书包,在德国的一个美术馆外挂了一墙,拼成汉语“她们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生活了七年”,这就是典型的好的装置艺术。老百姓一看就明白艺术家要说个什么事:反思地震中学校的豆腐渣工程。那时那地,那书包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反之呢,你要去美国学校找一堆书包挂在那里,就没这个意义了。
徐冰,《凤凰》
还有一个是徐冰。徐冰用搜集的垃圾、民工带的头盔还有篷布一起焊了一个巨大无比凤凰,有两层楼那么高,要用四个巨型吊车吊起来。这是啥意思?这说的就是中国的腾飞,中国的神话其实是有无数民工劳动力打造的,对就这么简单。关键是徐冰说的这个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问题,你我都懂。
第二个指标,选的材料恰到好处,老百姓一看也懂。拽文的说法,就是对材料的敏感。这要求艺术家对这个社会中生产的每一个物品所代表的意思都要理解更深刻,而且懂得如何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一旦选的物品不准确,就会让读者理解偏了,就是话没说明白,这就是失败的。所以做装置很难的是经验和敏感。那些整天宅在家里读书、研究大师,而不出去看看社会发生了啥变化的,绝对做不出好的装置,你去拆迁工地上拿一块砖来他都不知道啥意思。再直白一点,脱离社会就读不懂装置,更别谈去做装置了。艺术家张大力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装置,名字叫做《肉皮冻民工》。肉皮冻都吃过吧,没吃过的去问度娘。他利用肉皮冻冷却后凝固的特性,用它翻制了一个农民工的脑袋,装在盘子里。本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拿着这个图片去问民工,我告诉他们这是肉皮冻,这是用农民工的脸翻出来的,你们能不能看懂啥意思?有个农民工说,这不就是说我们这些人像肉皮冻一样,吃着有肉的味道,但有钱人谁吃这个?——您看,这就是成功的装置艺术。
第三个指标,装置艺术能够很巧妙、很智慧、很幽默,很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尤其是对于某些敏感的事件,装置艺术成为表达自己见解的暗语,但是又给自己留足了空间——就是说大家都明白啥意思,但你不能把我怎么着,我没直接说。幽默是一种情商高的表现,用幽默的方式呈现某些事件的荒谬,表达对许多事件的不满,是装置艺术的强项。下图是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外面的一件装置艺术,是一辆倒过来的坦克,观众可以在履带上跑步,履带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这件作品的直接意思就是履带上的步伐,嘲讽当时美国对中东的军事干预。
总之,装置艺术并不像艺术专家宣传的那么神秘和学术,反而是更容易理解和读懂的一种艺术方式,是亲民的,是为了让人看懂才用物品来做的。装置艺术的价值,在于那些物品所蕴含的价值,是能够记录一个时代生存状况的物品,是可以进入历史的东西。
中国处在转型期,每天都在生产这种具有巨大能量的物品,每一个物品都代表了中国当下的制度和生活状态。比如拆迁的砖,地沟油,车牌,口罩,小区门口立着房价牌子,满大街的“包小姐”,摆摊的车子,黑车……这些都是特别有价值的东西,等到过去一百年再回过头来看,就像今天回过头去看那个年代的毛主席徽章、文革大字报一样,这些都是成为历史的证据。艺术家的敏感,在于他能从日常不起眼的生活中找出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做成艺术品,或者不摆弄只是把物品本身摆在那里都会有巨大的意义——前文说到的张洹把一列地震中的火车头摆进美术馆,不就是这个意思么?(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