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花了这么多心血,来了这么多珍贵作品,这么重要的展览为什么反响冷清?”这是美术馆的策展人士经常发出的埋怨。
中华艺术宫最近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那里有3个精心策划的重要展览同时举办:《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瑰集了中国百年油画史的名家力作;《静水深流——俞云阶艺术大展》揭示了一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的传奇历程,他在艰难年代培养出陈逸飞、陈丹青、邱瑞敏等一大批杰出艺术人才;《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巡展1894-1980》呈现了俄国社会大变革历史中的艺术演变,而俄国绘画广泛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油画。在专业人士眼里,这3个展览之重要和难得,不言而喻,但是依然未能吸引媒体的足够关注并兴起相应的热潮。
与此同时,一幅真迹都没有的梵高艺术大展却在申城风生水起。
这是为什么?或许我们可以从商业运营、宣传推广等技术手段上找到原因,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在美术界长期存在的通病,那就是美术研究、评论、普及教育、展览策划及宣传上,偏重所谓的专业性、学术性,而严重忽视公众性、服务性,更缺乏文化输出的整体构思和战术技巧。专业人士的兴奋点和公众的兴奋点隔着崇山峻岭。
高大上的艺术,必须懂得激发普罗大众的兴趣,要学会“讲故事”。且看西方是怎么做的。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例,他们告诉公众,她的笑是那么神秘。到底怎么神秘?这个话题大家可以讨论几百年;他又说,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蒙娜丽莎的眼睛都看着你,于是许许多多人变着角度去瞅;他暗示你这张画背后可能还有一张画,让你猜画中人到底是谁?甚至电影《2012》里将《蒙娜丽莎》送上方舟,还有《达芬奇密码》又一次让世界掀起了达芬奇热。
他们还让大多数公众说起梵高就想起一个割掉自己耳朵的“疯”艺术家,说起莫奈就想起他的日出、教堂和睡莲,说起达利就想起两撇弯胡须和各种搞怪……这些艺术家不仅个人艺术风格鲜明,而且还有大量传奇、有趣的信息传播给了公众。这些像新闻导语那样先抓住公众的眼球,然后再让你慢慢深入去了解艺术的奥妙,受它熏陶,被它征服。
高大上的艺术在传播中,不仅要学会尊重公众的认知习惯,有时候还要挑衅公众的习惯审美经验,引起剧烈争论,造成广泛社会影响。这方面,毕加索是最为典型的例子。西方艺术家以及艺术推广者在这方面不乏高手。
而我国的许多展览在策划推广时过于学究气,偏重讨好专业人士的认可,而忘了展览实质上是艺术面向公众的传播。他们往往热衷于邀请一批学院派的专家、权威,开个研讨会,写一些绝大多数人看不懂甚至专业人士也懒得看的文章,然后把这些枯燥乏味的文字扔给大众传媒的记者编辑,希望他们写出“生动”的报道来。我经常看到一些媒体同行拿到这样的素材时欲哭无泪的表情。
而我们的大众传播在艺术评论和报道方面也存在软肋。大众传媒的艺术报道和评论是艺术推广传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我们这个领域还很薄弱,缺乏兼具艺术史论、艺术鉴赏和大众传播知识素养的媒体专业人才。同时,艺术专业领域,包括学院、美术馆等,有思想又能写出深入浅出的生动文章的评论家也凤毛麟角。
艺术家创作要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但作为公益性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展览,一定要把观众放在首位,要研究观众心理,掌握传播技巧,把高大上的艺术化为绕指柔,直入人心,造福大众。更进一步,如何向世界传播我们的艺术,讲述中国的艺术传奇故事,树立中国的艺术形象,更是放在艺术专业和大众传播人士面前的大课题。(林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