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王兰若 春暖图轴(广东省博物馆藏)
天津美术网讯 7月14日下午,著名艺术家王兰若先生在汕头家中逝世,享年105岁。
百岁人瑞王兰若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新世纪等重要历史时期,堪称中国现代美术变革进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时间跨度之大鲜有人能及。
王兰若出生于潮汕揭阳塘边乡一个名叫“书斋围”的地方,其曾高祖以降,业儒或行医,以诗礼之教衣被乡里。祖上流传下来并经常被轮换在父亲的书斋中张挂的董其昌、王拱、王石谷、任伯年等人的卷轴书画,则给他留下了对传统绘画历久不衰的印象。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王兰若先是课余从乡贤林芙初先生习画,临摹《芥子园画谱》,继之又求学于孙裴谷(1892~1945)。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学于上海美专,曾师从刘海粟、诸闻韵、王个簃等名家,学成返乡后,从事绘画创作及美术教育工作,化育一方英才,是促动潮汕美术勃兴的关键人物,影响至今。
2009年9月于家中(王种玉供图)
生前最爱读《醉翁亭记》,能背下来
收藏周刊:王兰若先生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是怎样的?
王种玉:6月26日早上,父亲要提笔画画。最近一两年,他平时提笔是提不高的,只能用毛笔的侧锋来画,但这一次,他提笔高了许多,一连画了两张画。一张画是藤条做成的篮子,线条硬朗拙实,很精彩,我看了之后,就对他说去买几只寿桃回来,让他写生画出来,他说“好”;第二张画则不知对象是什么,但水墨酣畅淋漓,墨色非常好,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不说,我让他完成这件作品,他说“不要了”。
收藏周刊:那天下午,他又继续完善这两张画了吗?
王种玉:父亲下午一般不画画的,都是长时间地睡觉,可以从两点睡到六点。但26号这天下午,他不到5点半就起来了。起床之后,他就和母亲一起读书,读的依然是他最喜爱的《醉翁亭记》。他对这一名篇早已很熟了,都能背下来。晚年记忆力没有那么好了,但你给他说一两个字,他都会接下去。他特别喜爱欧阳修,喜欢读他的诗文。他还曾画过一张《欧阳修》,在画面上题写了《醉翁亭记》的整篇文章。
收藏周刊:王先生生前是不是始终保持着读书的习惯?
王种玉:父亲一直喜爱读书,到了晚年,尤其是2009年不慎摔倒,脑部有所受损之后,记忆力大大减退,但一直还记着读书,都是母亲陪着他,看那些经典诗文。
收藏周刊:每天晚上,他都是怎么度过的?
王种玉:父亲都是随便看看书,或者休息一下。但6月26日的晚上,他的手脚变得很凉,且染上了低烧,中药西药都吃了,但就是迟迟不见效。我们都清楚,这样的小病痛不足以摧垮父亲的生命,就没有再送他去医院,就让他待在家里。我们也感觉到,父亲的生命体征在正常衰竭,所以就叫在外的孩子们尽快赶回家,陪父亲走完生命最后一程。
1947年,王兰若(左二)与关山月(右一)等于槟城(王种玉供图)
常叮嘱孩子们“要认真读书,好好做人”
收藏周刊:如此说来,王兰若先生离世是“寿终正寝”,是生命的自然衰竭。
王种玉:是这样的。父亲走得很安详,也很体面,他没有受病痛的折磨,没有在医院而是在温暖的家里走完最后一段路。他的大部分子孙都回来了,比以往逢年过节聚得还要全,都在他的床边,慢慢地陪着他,看着他。父亲没有突然走,没有给家人、给孩子们留下无法相见最后一面的遗憾。他很爱我们,连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是这样。(哽咽)
收藏周刊:王先生最后有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嘱咐或者其他言语?
王种玉:父亲在家中一向不善言谈,他说话很少,就是在他过世之前,也没有留下什么话。
收藏周刊:他都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对你们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是什么?
王种玉:我们家是“严母慈父”的教育方式,因为母亲是老师,她对我们管教很严格,而父亲则很温和,平时都不发脾气。偶然发一次脾气,也并不是很严重,但我们都会去听。父亲常叮嘱孩子们要认真读书、好好做人,都是最平实的大白话,没有那么多大道理。我女儿考上了大学,让父亲对孩子说两句嘱咐的话,他就说“事情要慢慢做,要做好好。”
1980年在广州举办“王兰若国画展”时与广东画院诸画师座谈(王种玉供图)
收藏周刊:王老最后一次参与公众活动是什么时候?
王种玉:年前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他的“九九”变法展览继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之后,在汕头拉开帷幕。当天,父亲参加了开幕式,精神很好。
收藏周刊:王兰若先生是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生前也捐了很多画作给国家,品格着实高贵。
王种玉:父亲曾向汕头博物馆捐了160件作品,向广东博物馆捐了66件作品,向广东美术馆捐了70件作品,还向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潮州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捐了作品。我妈妈曾问过他,把他的作品捐给国家好不好,他欣然说“好”。
简介
王兰若(1911——2015)
生于广东揭阳,号爱绿草堂主。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深得刘海粟、诸闻韵、王个簃等前辈的赏识。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活动,在揭阳、澄海、普宁、汕头各地任教。先后担任广东美协理事、汕头美协名誉会长、汕头市文联名誉主席、汕头画院名誉院长等职。
记者手记
与世无争的王兰若先生
2012年的6月,记者曾到汕头造访王兰若先生,并对他及他的太太黄文凤女士做了一次访谈,印象至今清晰。
“在汕头那么多画家中,王先生的家可能是最简陋最朴素的。”在去之前,当地一位艺术家如是告诉记者。那个炎热的下午,记者走进了王先生的寓所,普通的单元房,空间并不算阔大,无甚装修,连地板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地砖,实在让人难以想到这便是誉满天下的画坛名宿的家。
当时,已经102岁的王兰若满头银发,脸色红润,但已不能讲太多话,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采访只能由黄文凤女士完成。
记者最为好奇的是,王兰若先生英年既然有机会负笈上海学习,为何毕业后又回到潮汕老家,而不是在上海这个大舞台施展拳脚。对此,黄女士的解释是:“我的公公一直很喜欢王老,曾卖地供他读书。在王老从上海美专毕业的时候,公公已经80多岁了,非常希望他能陪在自己身边。于是,公公就给我先生写了一封信,说自己病重了。王老是个孝子,听说父亲病重后赶紧回家。可回到家并不是这个样子,但看到父亲也的确年迈虚弱,就决定留了下来。”很多人认为,如果他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打拼,名气肯定会更大,但黄女士坦言,王先生从来不为此所动,总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王先生回到家乡,正是“二高一陈”(指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风头正劲的时候,他对他们的艺术理念与具体创作是不是了解很多,又有何看法?黄女士对此表示:“当年,他对‘二高一陈’了解并不是非常多,只是觉得他们的创作并不是很正统的中国画。”
他对于年轻一辈画家有什么建议?黄文凤说:“王老总是鼓励年轻的画家们要多写字多读书。他曾在他的学生方楚雄13岁时的画作中题跋:‘方楚雄年仅十三,作画已能操一定技法,此帧可看之,今后多读书,求士气,多写字,求笔力,自然竿头更进一步也。’这其实也是他一直以来对年轻人的劝诫。”
记者以为,多读书、求士气、多写字、求笔力,在当下画坛仍是吉语良言。(韩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