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社军事化”与“支援农业”两大主题宣传画,反映了中国自1950年代以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径就是以农业作为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的基本来源,也与毛泽东一贯以来的“人民战争”思想和后来的“全国学人民解放军” 口号完全统一。
一、“公社军事化主题”
“一 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社合一”,因而提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口号。具体做法如以生产队为单位组成连,以大队为单 位组成营,以公社为单位组成团,进行军事化管理,按时吃饭,统一上工,统一休息。这种准军事化管理体制为劳动力和生产物资的统一调动、以行政命令组织生产 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也使“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得以肆虐于一时。
宣传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约1958年)是人 民公社准军事化管理体制的形象体现。从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这“三化”口号的提出与毛泽东一贯以来的“人民战争”思想和后来的“全国学人民解放 军” 口号是完全统一的。在1958年8月17日开始的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口号可以提。……我们现在办大公社,统一调配劳动力,这就是战争时期的经验。怕帝国主义造谣,大可不必。但是,人民公社采用团、营、连、排的建制,一般可以不这样搞,愿意搞的也不反对。
画面上的这位青年农民手握镢头、肩背步枪、昂首吹号,非常形象地诠释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内容。是公社小民兵的新闻照片,看上去都只是少年,但是很能反映出那种“全民皆兵”的时代氛围。
宣传画《劳武结合 保卫祖国》是对农村人民公社民兵形象的刻画,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准军事制度。中国的民兵制度自50年代初开始实施,1958年针对台湾 海峡局势,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全民皆兵”的方针;同年9月29日,毛泽东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到年底全国民兵即达到2.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 的35%,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职业武装力量。
在这幅宣传画中的男女青年民兵都是北方农民,以套色版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塑造了他们 的坚定、沉着的面容和挺立的英姿。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宣传画中,青年民兵的题材、形象占了一定数量,对于建构农民形象的政治性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民 兵的形象表现农民保卫祖国的忠诚、对阶级斗争的觉悟等等。在农村,青年民兵往往要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在各种政治运动中执行监督斗争对象、维持各种批斗大 会的秩序等任务。另外,这种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民兵生活还有另一种任务,就是青年民兵有时会被派赴水利工地、开荒垦地等从事突击劳动。
更能体现出公社民兵“劳武结合”的是年画《田间休息》(1964年),一群女民兵在劳动休息的时候又开始了练习扔手榴弹。附带可以指出的是,在革命美术创作 中,“休息”是一个很有表现可能的母题。如田间休息、课余休息、工余休息,都可以用来表现学毛著、做好事、开批判会等等。对于农村民兵题材来说,田间休息当然就是练兵的好时刻。在这种“休息”中的不休息之中,还隐含有一种关于休闲的政治伦理观念——英雄、模范总是那种一刻也不能让自己休息的人。
二、“支援农业主题”
在农业宣传画中,关于全国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题材也是比较常见的。事实上,中国自1950年代以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径就是以农业作为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的基 本来源,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政策使农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而与城市职工在劳保福利方面的巨大悬殊也使农民的生活充满了必须独立承担的 风险。因此,所谓的“全国支援农业”、“工业支援农业”等等口号都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当然,由于农业在三年大饥荒时期所遭受的残酷打击,使1960年代初期的工农业发展政策出现了一些调整。国家提出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客观上 是有帮助的,如工业支援农业的主要内容有增加生产农机、农具、化肥等,同时加强城乡的商品流通。宣传画《人人都在忙生产,商业也为人人忙》(约1959 年)的题目来自当时商业部门的一句口号,这也是1958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一组通讯的题目,内容是关于上海商业部门选派人马下乡帮助购运、湖北开 展财贸工作大检查、山东阳谷县统一安排和重点突击财贸工作。在这幅宣传画上看到的是商店派出下乡的流动服务站,一位青年社员肩上还扛着农具就买到了自己所 要的商品,作者试图表明商业服务深入到了田头工地。
《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1963年)突出的是城市中各行各业浩浩荡荡地向农村进发、支援农业的队伍,背景中巨大的红色箭头充满了强烈的动感。
《工业支援农业是工人阶级的光荣任务》(1960年)以“光荣任务”这个主题强调了政治性的意义,画面上突出的也是工人的形象。(作者 李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