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5年7月31日下午15:00,吕澎老师将举行以“从美术史看当代艺术”为主题的讲座,活动当天还会进行吕澎老师的《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的现场签售。
《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 吕澎 著
《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的任务非常单纯:通过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美术”故事的讲述,让读者的感知和智性重新开动起来,帮助读者了解美术的历史,重新理解“美术”的意义,以及美术与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作者通过对晚清以来的中国艺术史进行真正史学意义的梳理,改变了中国现代艺术史“剪刀加浆糊式”的旧有格局,对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科的自我反思及发展贡献尤著。以宏大而自由的笔法铺叙成篇,描述大量社会艺术史的内容,提出了一些令人惊觉的问题。这些问题牵曳着艺术家、艺术品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关节点,供给人们去继续思索。
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明与近代史的读者来说,“美术”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让人心情轻松的词汇,她产生于中国受人掠夺和欺辱的晚清时期。古人很早就使用“美”来状物论德,可是,将“美”用于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艺术的时间,也才有一百多年。所以,当我们要了解20世纪的绘画、雕塑以及其他一些后来被表述为“美术”或者“艺术”的文化生产与活动时,就不得不将之前的文明与之后的问题联系起来。
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美术”视为“美化”、“装饰”以及“宣传”的媒介。同时,在很多有大学文科知识的人看来,“美术”与“审美”或者“美育”有关,他们被告知“美术”可以培养人们高雅的气质、不凡的趣味与深厚的教养。当然,在那些有一般经验的人看来,“美术”就是人们通常所知的“画画”,或者制作一个有“形式感”有“韵律感”——一般的人都会似是而非地使用这两个词汇——的雕塑。这些对“美术”的理解谈不上有什么错误,因为,在不同的时候,“美术”就是起到美化与宣传的作用,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美术”就是那些具有绘画和塑形天赋的人完成的作业。
本书的任务不是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审视,或者说不是在针对今天涉及“美术”的问题进行学理解释。在我看来,了解一个文明或者知识现象的最好办法不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寻找关于她的定义和阐释,而是首先对她的产生、发展、变化、衍生的历史进行了解。如果一定要说“审美能力”是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么,这个审美能力的训练基础首先应该是历史判断。进一步说,从来就没有什么让人觉得很高级的审美判断,除非它是历史判断之后的一个精神活动,因为,知识的性质与价值总是与知识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发生联系的,而历史能够使我们了解这些原因和结果,因而也就能够使我们对知识本身的问题进行判断。
本书是为那些对人类的文明与知识有常识的人写作的,所以,我也才有信心在如此简洁的篇幅中叙述“美术”一百多年的故事(story)而不是学者和研究者需要的历史(history)。本书的任务非常单纯:通过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美术”故事的讲述,让读者的感知和智性重新开动起来。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果“审美”这个词还有用的话),可是,当你真正熟悉了美术的历史的时候,你会重新理解“美术”的意义,你会发现中文的“美术”与之前人们熟悉的“书画”或者之后使用的“艺术”一词是什么关系;知道为什么我们古老的文明的惰性与包容性是如此地具有复杂的基因;知道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艺术标准;知道为什么美术有很长的时期是政治和宣传的工具;知道那些名声显赫的画家、雕塑家或者艺术家的艺术究竟有什么价值;知道“美”这个字为什么在很多时候变得使用困难而总有各种问题成为艺术家探究的中心;理论地说,当我们了解了“美术”的历程时,就会知道美术与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例如政治、经济、宗教和其他文化现象为什么如此相关,以至于有时候认识“美术”就是反省我们的政治立场与分析自己的世界观。
总之,《美术的故事》希望提醒你重新审视自己对“美术”的看法,调整关于艺术的一般知识,在接受大量关于“美术”或者“艺术”知识的同时,对我们理解艺术的习惯保持警惕,通过对分析、判断和批判能力结构的重组,让自己拥有的知识系统与当代社会的演进同步。
本书曾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增订本(2009)基础上出过第一版,现在的版本是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第三版基础上完成的。我对本书又进行了一些修订。在叙述“美术”的历程上,本书与原本有结构上的一致性,并且,保留了最为基本的文献内容与判断。为了便于阅读,我也删去了大量的注释,如果读者有兴趣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可以参阅《20世纪中国艺术史》第三版原著和其他相关著作。
最后,读者在阅读了本书之后,也许会产生自己关于“美术”的看法,如果有意愿有时间,建议你写出你所理解的“美术”或者“美术”的故事(历史)。的确,每个人都有讲述人类故事的权利,事实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在不断书写和重写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吕澎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于北京
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于罗马
讲座详情:
主题:从美术史看当代艺术史
讲座、现场签售
主讲人:吕澎
时间:2015年7月31日15:00
地点:成都市青羊区窄巷子32号 白夜酒吧
吕澎
1956年出生于四川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曾任教于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曾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艺术·市场》杂志执行主编,四川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
主要策展:
2009年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联合策展人Achille Bonito Oliva )
2010年 “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
2010年 伦敦Louise Blouin Foundation “溪山清远——中国当代新绘画”
2011年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溪山清远——中国当代新绘画”
2011年 “2011成都双年展”
2013年 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溪山清远——流觞故事:中国当代新绘画”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历史之路”策展人(联合策展人Achille Bonito Oliva)
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塔莫妮卡艺术中心主办的“溪山清远——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型”
以及数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人展览的策展人。
主要著作:
《欧洲现代绘画美学》、《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艺术——人的启示录》、、《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艺术操作》、《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20世纪中国艺术史》、《艺术史中的艺术家》、《美术的故事》、《20世纪中国美术编年史:1900-2010》、《Fragmented Reality --Contemporary Art in 21st-Century》、、《20世纪中国艺术史》英文版与法文版、《如何学习研究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0》、《吕澎自选集》。
主要翻译著作:
《塞尚、凡·高、高更书信选》、《论艺术的精神》W. Kandinsky's The Spirit in Art,(康定斯基)、《风景进入艺术》K. Clark's Landscape into Art, (肯尼斯·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