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当代山水画的弊病是什么?
□唐晓亮
“盛世重收藏”。当代社会发展繁盛,山水画创作异常活跃,涌现出了龙瑞、郭公达、姚治华、雷正民、陈大章、于志学、官布、林之源等一批优秀的山水画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一派繁荣的表象下,当代山水画界却存在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的现象,令人堪忧。笔者经常参与和观看各式各样的画展和交流活动,体会较深。比如有的作品太中规中矩,缺乏创意,匠气较重;有的作品看似大刀阔斧,但经不起推敲,充满匪气;有的作品构图简单,粗糙不堪,躁气很浓;有的作品花里胡哨,不伦不类,俗气弥漫……造成这些弊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文学修养不足。当代许多山水画家一味躲在书房里临摹,很少看书、思考,更不似古代画家那样能够写出思想境界高深的书画理论著作。这一类画家,画画也许还过得去,但题诗作文就不行了。纵观前面所提到的历代优秀画家,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后妙笔生花、画作上乘?王维曾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强调“意”的重要性。苏东坡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强调诗与画的关系。董其昌说“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若要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使作品富于格调和韵味,不读书不行,不做学问不行;否则,就只能成为一个画匠。诗文学养是一个画家创作出好作品的前提。
傅抱石山水
二是、笔墨功夫不够。现在有不少所谓的“山水画家”,不练或很少练书法,但画了没几年,连笔都还没拿稳,就急于“走穴”挣钱了。他们虚张声势,竭力宣扬,大肆炒作。要知道,书法写不好,笔墨功夫就不够,线条就柔弱,画面就没有质感。赵孟頫曾说“书画同源”,强调画家要“以书入画”。所以,一幅高水准的山水画作品不是“描”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纵观历史上的山水画大家,大多既是诗人和作文好手,又是大书法家。所以,练好笔墨功夫,是画好山水画的基础。
李可染山水
三是、哲学修养不够。现在的山水画家大都对传统哲学理论、学说知之不多,所作相关研究更是匮乏。我们知道,儒、释、道三教是中国画审美的哲学基础。中国山水画是在“老庄哲学”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一开始就打上了深深的哲学烙印。儒家主张“文以载道”,倡导事物之间相互协调的“中和之美”,使中国画家在整体布局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道家主张“天人合一”“重心略物”,提倡“物我两忘”“顺其自然”,为中国画审美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而佛家则主张“本真”“禅意”,提倡“自性”“顿悟”,提升了中国画的审美境界。嵇康所说“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对山水画创作心态的绝佳描绘。历代山水画家无不对儒家、道教和佛教学说和思想有所研究和参悟,作品无不体现了自然精神和禅宗思想。王维、倪云林、董其昌如是,宗炳和“清初四僧”就更不用说了。
齐白石山水
四是、创新意识不强。当今画坛,不少山水画家要么成天临摹古人的东西,要么一味临摹当代名家的作品,“脱稿”创作时几乎都是“复制”。他们很少外出写生,导致作品没有自己的面目,以致画界举办各种画展时,参展作品大都“似曾相识”,实在可悲!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主张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临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最终还是为了创新。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画家应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当然,创新要合乎规律,盲目的“创新”只能算作乱来。因此,山水画家应认真处理好“入世”和“出世”的关系。有所“入世”,也有所“出世”,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时代特点,才能创作出高水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