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孙枢杲
中国画不是毁于素描
看了《中国书画报》今年第87期第5版“言论·视界”栏目关于“中国画应该如何面对素描”的讨论,我有很多感触。
在当今中国美术界,“素描”课已成为培养美术工作人员的必备课程,素描基础已成为美术工作人员必备的美术基础技能。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产物,是中华民族国学文化的结晶。做“美术家”易,而做“国画家”难,因为“国画家”必须具备丰富的国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涵盖诗、书及“缘物寄情”等要素。一幅作品对这三者的体现程度取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国学涵养。
既然如此,学习中国画一定不能过度强调运用“素描”知识和技能。过度地强调素描,一则会占据国画家太多的提高中国画综合素质的时间,二则容易把国画家带进一个误区——将素描和白描归类为同一个画种的范畴。近些年,很多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根本不懂“中国画”的内涵;能制作几幅工笔画者,便算是很好的了。但他们的工笔画大多像是用毛笔画的素描,有“形”无“质”,缺乏中国文化内涵。
我自学中国画近六十年,中学时学了一点儿素描知识;后来去山东美院访友,其间又掌握了一些西画知识。我也曾办过美术学习班,指导过一些美术考生,也小有成就。但这一切没有妨碍我的国画创作,因为我坚持一个原则: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充实我国的国粹,素描对国画创作的渗入一定要谨慎,并且要反复推敲、合理利用。
近些年,中国的美术教育很大程度上实行着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美院招生没有把中国的国学知识列入招考条件之中。考生自小学至高中接受的大多是西方绘画技法及知识培训;到了高校,仍是“西主中辅”。我们的国学有相当一部分被我们中国人所抛弃。这样下去,我们的中国画会毁于我们自己,而不是毁于素描——“素描”本身没有错,是国画家自己出了问题。就像科技发达以后有了电脑,很多年轻人不会用毛笔和自来水笔写字,电脑没有错,而是使用电脑者自己选择的结果。其实,在许多事物中,我们只要不忘我们是中国人,不忘自己的民族之魂,任何有价值的“舶来品”都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所用。
弘扬、发展中国画不是改造中国画。对外来元素切不可过度利用,否则就是对中国画的损害。就像在自然界,一个地区如果对某异类物种过度引进,任其泛滥,就会导致原来的某种珍贵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慎用素描等西画元素及技法,别让中国画毁在我们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