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和“大师”有关的新闻太多,也值得一说再说。《“大师”说》的主要“说点”是:眼下“大师”满天飞,没几个“真货”,几乎成了骗子的代名词。但仍有人追逐,还有人膜拜。《“大师”又说》则多少算是凑热闹:两个骗钱骗色的“大师”又穿帮了,关进了那个谁也不愿去的地方,忍不住“又说”了一回。
这篇“再说”是有感而发,因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师而起。
大师不加引号,已经不习惯了。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但在浮躁横行的当下,埋头做事、做学问几乎成了“瓜娃子”。十年磨一剑,磨的没那份执着,用的更没那个耐心。最好是“批量生产”,还要“层层转包”。广告必不可少,“十年”太短,“起码”是“数十年”。穿了,再做别的。既少见查处,也鲜有鄙视。弄了些钱的,还是“成功人士”。
这种“氛围”下,很难出大师。即便有,多要加引号。
也有不加引号的。但那些人既不张扬,又少有“出镜”,更不喜欢前呼后拥。就算坐在你面前,亦是凡人一个。让人肃然起敬,则是在看了他的作品,或目睹他的工作状态时。
几天前,笔者就遇到一位。
那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做紫砂壶的。他不愿被称为大师,领那个头衔也是十多年前的事,还是家人代领的。后来,连家人代领他都不让去了。问起缘由,摆手不语。引见的朋友解疑:如今颁发“大师”证书都是“一群一群的”。要花钱,还很贵。当然,排在前头的那几个不用花钱,既是摆设,也像托儿。那位大师就是“免费的”,既不愿做托儿,也不屑与那些“大师”为伍,只能躲。
大师不愿说“大师”,真大师躲假大师或者说“团购大师”,这更像是黑色幽默,但此类幽默多了。
还说那位真大师。他是国宝级制壶大师顾景舟的弟子,来成都看牙病的,不然,“哪会跑这么远”。朋友说,平时他连饭都在工作间吃,从不抛头露面。大师摆手连连:“惭愧……师傅一再告诫,好工匠用东西说话,我差得远……”闲聊中,他颇遗憾地讲了一件小事:前年,某爱家向他订做了一把壶。壶取走后,他意识到有一处硬伤,想索回重做。但爱家不肯从命,无果。大师耿耿于怀:“一不小心就……唉,我给自己埋了颗炸弹……”
大师说的那个硬伤,顶多是有些瑕疵。他那些话,还有那个小故事,很多“大师”肯定会不以为然。原因极简:他们是反的。
我们需要好工匠,更需要真正的大师。不然,所谓“制造”只是卖力气。可惜,当下人们太浮躁。老板和打工者心往一处想:一锄头挖个金娃娃,再不济也要挖个“兵马俑”,还总骂运气差。报载,北京故宫修缮,不少“高级工程师”成群的“×百强”闻风而动,却“吃不下来”。真由他们折腾,只能造个假故宫。同样,很多失传的传统工艺,复制者“高科技”手段用尽,仍“一看就是假的”。
沉不下去,何来惊艳?很多“大师”整天都在“外头忙”,指望他们有“好东西”,幽默。举个浅显的例子:假如有一条街,酱油铺开了一百年,拖鞋已经卖了八十年,剪刀铺最年轻,六十年。他们的“东西”,绝不会差,也肯定有真的大师。
可惜,那只是“假如”。(作者 詹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