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宣告评论已死的文章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篇,埋葬评论人是所有文化领域的共同嗜好。然而,关于评论人死后的来生,有一种情况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那就是网络出版。在艺术领域,除了严肃的线上艺术或艺术-文化期刊(比如e-flux、Triple Canopy和East of Borneo),纸质艺术杂志也在重新考虑它们的网络存在,直接针对网络发布平台来约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构在利用其网络存在,向那些没有到实体空间来的观众传达自己的活动以及更广泛的语境。我们看到一种缓慢但又饶有趣味的调整正在发生,网络正在成为出版的首要平台。
亚马逊近期宣布将改变针对独立作者的支付结构,这些作者在其另辟的Kindle平台上直接出版作品,亚马逊将根据Kindle用户阅读的页数而不是整本书的下载量来向作者支付版税。这种按页收费的规则,对某种依靠卖关子和隐瞒信息的特定写作类型格外有利。
亚马逊通过这项决策所提倡的写作,反映了在科技对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影响下,作为读者的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期待,但这种态度不能体现网络出版平台的复杂性、可能性和多样性。互联网的确促进了新闻导向的快速写作(通常结合一个博人眼球的标题),但在艺术领域,严肃的线上艺术或艺术-文化期刊(比如e-flux、Triple Canopy和East of Borneo)并不鲜见。
▲ 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受邀参展的线上艺术信息平台e-flux,带来了一个由近100位作者组成的“超级社群”(Supercommunity)。5月至8月间,该社团每日在其平台上发表一篇文字,文字不限于评论、论文、小品文、诗歌、微小说、戏剧、电影剧本或书信体,形成一本替代常规月刊的文集。
纸质艺术杂志也在重新考虑它们的网络存在,直接针对网络发布平台来约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构在利用其网络存在,向那些没有到实体空间来的观众传达自己的活动以及更广泛的语境。我们看到一种缓慢但又饶有趣味的调整正在发生,网络正在成为出版的首要平台。然而,如果我们看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传播的空间,还是一个生产空间,那么应该推崇怎样的写作形式呢?
评论人(再次)被埋葬
宣告评论已死的文章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一篇,埋葬评论人是所有文化领域的共同嗜好。然而,关于评论人死后的来生,有一种情况我们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那就是网络出版。迄今为止,网络倡导的是一种特定的评论类型,我称之为“服务评论”(service criticism)。这点在某些文化产业里尤为明显,这些产业经历了远比视觉艺术更剧烈的数码转型,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产出——电影、音乐、文学——若采取数码文件形式会很易于传播。以Pitchfork为例,这个1996年创办的线上音乐出版物专门从事音乐专辑评论,在音乐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为读者在寻找一种可靠的来源引导他们发掘网上的新音乐。
▲ 手提电脑准备就绪:科技正在改变阅读习惯,面对讨好聚合服务的快餐式评论,艺术评论人需要提供一种扎实的替代方案。
以评论为推荐的形式造成的其中一个后果就是聚合网站的崛起,尤其明显的例子是Rotten Tomatoes。这个专注于影视的网站会收集各种来源的评论,以评论界的反响为依据来给电影和电视剧打分(网站同时还有观众打分的板块,两者打的分很少一致)。和Pitchfork一样,Rotten Tomatoes也已经确立了足够大的影响力,以至于电影海报都在引用它的评论。这类聚合服务的威力如此巨大,是因为它们提供的不是观点,而是合意:准确给出这些寻求推荐的读者想要的东西。
监督市场
如果这就是互联网在评论方面需要提供的东西,那何必还要倡导更多的线上艺术评论呢?因为随着艺术市场着眼于线上空间,需要评论来对这个市场加以监督。目前正有数之不尽的机构(营利、非营利兼有)在尝试进行作品的线上呈现,复杂程度各不相同。还有许多项目致力于当代艺术的线上销售,比如Artsy、Artspace和Paddle8。给人的感觉是,网络中是有钱可赚的。佳士得已经在其定制电商业务上投入了5000万美元,而苏富比拍卖行则已与eBay今年4月再次建立合作关系,以期“让世界各地的买家都有机会接触到顶级的艺术和收藏品”。
在一个短幅的、宣言式的文本得到推广的空间里,人们渴望看到深思熟虑、扎实确凿的文章。
谁来写这些线上卖家?在哪里写?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像亚马逊这样的数码市场在推动写作(尤其是用户生成的评论,这个免费内容的圣杯可以给一个产品注入价值,同时不需要公司付钱或负责),对作品做出回应是评论的职能所在,这其中也包括回应市场及市场对观众视野进行的规定和限制——即便在网上也存在。一个专注于艺术评论的网站,将成为评估各种创造活动的新场所,因为纸质杂志没有进入过这个领域。之所以要拿到网上,是因为目前互联网中的艺术写作是一种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的含混交汇,它们效法新闻写作的方式,但并不真的取用,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要伪装成那种创造价值的写作。
为什么没有“纽约艺评”?
这样的网络评论应该是因循怎样一种模式呢?我的建议是《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63年《纽约书评》创刊之初就引起轰动,有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W·H·奥登(W.H. Auden)和诺曼·梅勒(Nomran Mailer)这样的人为它供稿(这还只是第一期)。杂志的发行量现在超过了13.5万份,是《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的两倍,而后者去年被《卫报》誉为“欧洲最成功的文学出版物”。然而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还未能出现以这样的方式孕育出的一个《纽约艺评》呢?
众所周知,网络广告的收入是不及纸媒的,它关心的是横幅广告的点击和分析,以评估广告的曝光度。互联网受众是变幻无常的。为什么一种近似《伦敦书评》或《纽约书评》的艺术评论模型在网上会有吸引力呢?首先,单单是它们发表的文章长度就是一个因素。不管能不能读完,长文会因为它们的长而得到分享和流转。在一个短幅的、宣言式的文本得到推广的空间里,人们渴望看到深思熟虑、扎实确凿的文章——像#longform和#longread(长文)这样的标签正是因为这种渴望而流行起来,让这些文章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们够长。
呼唤新意
我们可以、也应该在网上发展新形式:报纸正在尝试加强型的数字媒体内容,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发行,还促进了一种围绕着网络写作而产生的新型话语,让读者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用再局限于焦虑的评论栏。艺术出版的各种形式中,需要针对网络加以重新思考的首先是评论。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詹姆斯·埃尔金斯 (James Elkins)教授是一位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近年来,他在其个人网站上开设了一个在 线艺术写作项目,将他的写作过程(包括提纲、 草稿、正文等)全部发布出来并实时更新。同时他欢迎网友在线直接就其内容发表观点。一些观点一经采纳,他会在写作完成并出版时,在书中向这些提供建议的读者表达感谢。
结果会不会是一个当代艺术版的Pitchfork?也许是纽约、伦敦或柏林艺评?我们需要的,正是将两者合而为一的产物,这样我们才可以把来自算法的发现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可能写出对市场的回应,就像它对艺术的回应一样。艺术品的线上市场正在迅速发展。面对艺术服务评论的抬头,我们需要抢先一步,为此我们应该开发出能够为艺术讨论提供空间的网络评论模型,以及能够成就这一切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