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第二届中国—东盟艺术双年展、“亚洲时间: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近期,各种以“双年展”为名目的艺术展览纷至沓来,让艺术爱好者们有些眼花缭乱。而重叠的主题也再次使得不少观众对何为“双年展”、“双年展”含金量是否降低等问题表示困惑。
遍地开花
“青春姿态:我闯·我创”第四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近日在重亲大学城罗中立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22日。据了解,本届双年展共有57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亮相。从艺术家构成方面看,国际化的多元呈现以及年轻化的艺术家面孔是最大的亮点。
12月27日,第二届中国——东盟艺术双年展在南宁启幕,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德国等多个国家的现代艺术作品亮相。此次双年展为中国与东盟的跨国艺术专业展会,旨在促进中国——东盟艺术交流合作,自2013年起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本届展会主题为“异流·同源”,展览分架上艺术、影像艺术、装置艺术及行为艺术几大版块。
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以“一带一路”为指导理念,有来自中国、韩国、印度、日本、新加坡、印尼等17个国家、47位/组艺术家的约50件作品参展,展品涵盖装置、影像、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
据悉,同期亮相的双年展还有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六届济南青年书法双年展等等,以双年展为名目的各类艺术展可谓遍地开花。为何如此多
自从威尼斯双年展在中国掀起热潮后,参加双年展就成为了近年来中国艺术家非常热衷的行为。而在国内,各种名目的双年展也层出不穷。
“双年展、三年展都是一种说法,在国际上,正规的双年展或者三年展,都是指一种大型的、国际性的、持续性的当代艺术展览,而不仅仅是两年一次、三年一次的时间周期上的概念。因为它主题性特别强,会具有一种让观众期待的持续影响力。”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双年展是一种超大型的、国际性的、综合的展览,它在当代艺术领域提出的一些问题应该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由于双年展是有一定时间周期的,它具有了持续性、序列性。他认为,国内现在以双年展、三年展为名所做的展览,很多主办方都不知道双年展、三年展为何物,都是在凑热闹,而且凑得很不像样。
过时了吗
刚刚开幕的“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从主题上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首届”、“双年展”、“第五届”、“三年展”,这些词的重叠似乎超出了一般观众能理解的范围。第二届亚洲双年展将何去何从;“广州三年展变身为亚洲双年展”是否意味着重叠之后这也是最后一届广州三年展等一系列问题亦让业内颇为关注。
据了解,自1992年由一批艺术批评家寻求资金并策划“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双年展”概念以来,双年展在中国热热闹闹发展了近30年,但能一直办下来的却是凤毛麟角。
有业内人士认为,30年来,所有的大型展览差不多都在沿用广州双年展的模式,即先由策展人撮合投资人与当地政府联手参与,再请批评家组成评委会决定参展人选,签订合同,设立奖项。这使得几乎所有的大型艺术展都面临着缺乏资金保证、难以保持延续性的困惑。这与中国没有建立起成熟的艺术赞助制度有关。
此外,还有业内专家提出,目前大多数双年展都是老套路,单调而雷同。这样的双年展含金量已经在日益下降。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院长助理、副教授吴杨波也发出了疑问,巨型展览这种形式是否已经过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型展览,“现在人们可能更愿意接受小而精、体验到位的当代艺术展。巨型的、游乐场式的双年展,是否仍然适合在这个时代继续推进,值得思考”。(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