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彭庆阳
近日,《中国书画报》刊发了林木先生的一篇题为“最奇葩的画展前言与序”的言论文章。林木先生作为当代美术评论家,直言某画展中的弊病——奇葩的《前言》与《序》让人哭笑不得,实则是在抨击当今书画展览中存在的病态。
文中所提的某进京办展的外地美术学院国画系及其为画展写《前言》的前院长,虽未具体地提名道姓,对于圈内那些关注书画展的人来说,也都知道是哪家学院哪位院长。出现这样奇葩搞笑的事,此家美术学院并非首例,前亦有之,估计后也会续之,作为一种病态,这个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作为书画展的前言(序),旨在简明扼要地介绍展览活动的起因背景、框架内容、目的意图、组织过程等,它就像一个产品的说明书,辅助参观者去了解一下展览而已。文字平实易懂就好,或是辅以诗词曲赋以增强文学性,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就行了。可一些人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钻死胡同,在简短的前言(序)中大做文章,故弄玄虚、标新立异,如此做法无非是想显示自己特有“文化”,或是贪大求洋,结果却是弄巧成拙,成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
书画展的前言(序)本应由展览的一线组织者,或是德艺双馨的参展者、深谙地方书画的评论家来撰写,可在现实的书画展中,我们看到的前言(序)署名大多数是一些官员,比如画院美院的院长、书协美协的主席,还有一些地方主管文化的领导等。如果前言(序)文字真的是由这些官儿们亲力而为,逐字逐句撰写出来,这也倒值得我们去刮目相看,感叹其具备的文学素质、艺术修养,以及对文艺发展的重视。可实际上这样的文章大多数是他人代笔,署上相关领导的名字而已,领导做的是“面子”,而“里子”却是别人做的,有时我在弱弱地想:这算不算公权私用呢?
文中提及的“进京展”这种展览模式在今天的书画界似乎很流行,也很风靡,一些地方政府、协会画派、学院画院等,忙于张罗,乐此不疲,对于“进京展”美其名曰“向首都人民汇报”“打造地方文化名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弘扬地方文化,促进艺术交流”等等。把一场普通的书画进京展,或者所谓的全国巡回展,寄予如此厚望,是不是一种“大跃进”式的口号?还是不接地气的妄想?“进京展”的意义何在,究竟能为地方书画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这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无法“非黑即白”地去评价论断,但这种展览中存在的问题,却无法让人视而不见。
于一些书画进京展的组织者而言,展览作品数量的多少、艺术水准的高低,展览的场地、日期等等都可以商量,唯独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要有一个盛大的开幕式。举一地之力,打通各种渠道,使出吃奶的力气,请来政府要员、书画大鳄、商贾大咖、影视明星出席开幕式捧场造势。作为进京展的地方机构必须很“重视”,什么主管的、分管的、对口的、协作的等大小领导一干人马,浩浩荡荡地提前杀进京城,以待开幕之日,借机拜会出席的“京官”,加强交流,以备后用。折腾这么大,自然少不了媒体,要不这动静传播不出去,岂不瞎了!于是乎,备好新闻稿、车马费,只待事先请好的各路媒体。开幕之日,大展标、鲜花篮、氢气球、红地毯,烘托出隆重的气氛,这时人人都忘却了“环保、节俭、高效”的概念。展馆门口两边各立一桌,一边是请来的各路嘉宾喜笑颜开地签到戴红花;一边是来自新闻媒体的朋友领着新闻稿、揣着车马费。到一定的时间了,重要人物从贵宾室里鱼贯而出,按照职务大小在主席台上一字排开,叫上几位“代表”依次照稿讲话,间以稀稀拉拉的掌声。然后,一伙人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拥在展馆里这看看、那瞅瞅。
就这样,开幕式的成功,似乎就是展览的圆满举办。鄙人每每参加这样的“进京展”,都觉得像场闹剧,展览的“主角”自然是那些头头脑脑的官儿,而真正的主角———参展的作者和喜爱书画艺术的观众,却成了跑龙套的。但是,如果缺了他们,展览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试想,地方组织者如果淡化进京展的“面子”,不作为政绩来宣扬,把工作做实一些,又会怎样?比如:开幕式的排场小一些,甚至不举行开幕式;领导嘉宾少请一些,或者不请;地方领导也别整得像团购一样,有几个代表就行。如此一来,展览活动的领导者、执行者可以甩掉一些琐事,挪出时间和精力在展览的质量上、活动的学术性方面多琢磨、多下功夫。另外,淡化了开幕式,还节省了开支,把省下来的钱用在资助更多地方书画家进京观展、现场与观众交流互动,或者用于邀请专家学者来点评指导等等,这样做,才能真正地促进艺术交流,振兴地方文化发展。
“进京展”作为书画展览的一种形式,如何做才会更有意义?于展览的组织者而言,要更多地为参展艺术家及观众着想,也就是书画展览为“人民”,而不是为了“人民的公仆”。当然,有些“公仆”们并不关注这个,他们所关注的是有“面子”、有政绩,这似乎才是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对于一些热衷于“进京展”的当事者来说,这早已是心照不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