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特邀主持:范美俊
主持人语
近年国画作品按平尺论价已成趋势。画廊及拍卖图录上除标明作品详细尺寸外,往往还要特别注明约多少平尺。一些莫名其妙的“画家作品市场行情排行榜”也多以每平尺的价码排序,每平尺万元以上的画家比比皆是,还有类似股票价格的升降或持平的箭头指示与投资建议,而大部分的建议是:宜大量购入。书法作品也常常按平尺论价。油画近年来也有这种趋势。而一些当代艺术家动辄数十米甚至数公里的作品,那又该怎么算呢?
作为特殊的商品,国画作品的定价机制及计价方式可能要比土豆以重量计、快递以件数计要复杂些。画纸是二维平面的,无法如木材那样以立方计;像扯布那样以单位面积计价,看似合理,但真的就合理吗?
看真正的藏家何以论价
骆风
关于国画作品按平尺论价的话题,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其一,某县某领导向本地一画家买画,画家告之润格为每平尺1000元。交付时,领导指着画面大面积的留白处,问画家:“这空白,也按1000元算吗?”画家一时竟无言以对。
其二,某地搞慈善书画义卖,某书法家在四尺宣上写了两个大字参加,主办方给这幅作品标价5000元———该价格已是他平时作品能流通价格的十倍。不料,该书法家大为不满,向主办方出具北京某机构给他定的每平尺5000元的润格标准,主办方只好将作品改为4万元。恰巧有一位企业家打算出4万元做善事,看到这幅书法的标价刚好4万元,二话不说就买走了。此后,该书法家对自己的润格深信不疑。
两个故事听起来更像笑话,却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书画按平尺论价,对于创作者和购买者来说,都是不靠谱的伪命题。笔者从事国画创作,也爱好书画收藏,就从这两方面谈谈。
先说创作。国画的艺术价值与尺幅大小关系并不大。范宽的巨制《溪山行旅图》和夏圭不足一平尺的团扇《钱塘秋潮图》在艺术上并无高下之分。在实际创作中,大尺幅作品花费的精力未必比小品多,这和表现的艺术手法有关。笔者为某大写意画家办展,请他画几张小品送给东道主,结果画家画了几张四尺对开的作品交给我。并非是这位画家特别慷慨,而是他在一平尺的宣纸上画大写意更费神。相对而言,工笔画尺幅大,花的精力更多。但国画创作不同于木匠活儿,不可能按工时计价。写意画下笔看似潇洒自如、一挥而就,但要稳、准、狠,笔笔见功夫,往往要耗费半生的心血才能修炼而成。一幅写意画如有几处败笔,也就废了;而工笔画若按部就班,成功率则要高一些。当然,这也挺复杂,就此打住。
有的画家喜欢大笔挥洒,擅长宏幅巨制;而小品却粗陋平庸,不能细赏。有的画家笔精墨妙,擅长册页、手卷;作大幅则捉襟见肘,气局短促。作品的尺幅还和题材有关:画草虫,小尺幅就足以体现草间偷活的生机;画老虎,得大尺幅才能表现山中之王的威猛。由此可见,国画创作的难度与尺幅大小并不成正比,其艺术含金量与尺幅也不成正比,按平尺论价自然是不合理的。
再说收藏。成熟的藏家更钟情于小而精的作品。齐白石的一帧名片大小的作品画了一只苍蝇,曾拍出惊人高价,被称“史上最贵的苍蝇”。成交价高达822.9万美元、一度被热议的苏东坡《功甫帖》也不足一平尺。在书画收藏中,不足一平尺的扇面按一平尺算,而价格则按两平尺算。扇面纸质光滑,形式特殊,作扇画被称为“带着枷锁跳舞”,在构思和技法上的要求比其他作品更高,因此小小的扇面更富艺术价值。就近现代国画家而言,名家中擅长作大画的并不多。比如陆俨少,收藏界公认他的册页、手卷最好,因此这类作品更受藏家青睐,也就大大高于通常每平尺的价格。相关艺术媒体发布画家作品的价格行情虽仍旧是按每平尺计价,但在实际交易中,同一画家不同作品的价格会相差很大。作品的创作年代、艺术风格、精细程度、题材、品相甚至上款人是谁,都是决定价格的因素;而作品尺幅只是构成因素之一,并不起决定性作用。按平尺论价,是国画作品在商业流通中的形式标签;对于真正的藏家而言,并无实际意义。
晚清民国画家的润格也要比当代画家合理。那时,画家按中堂、条幅等幅式的大小大致划分一个价格,对于一些特别的要求(如点题、设色)再加价。而不是像当代画家那样,不论好坏、粗细都按平尺论价。卖画不是卖房,不能按面积计价。何况卖房也要讲地段、楼层、结构,不能一概而论。
笔者以为,总是将“我的作品多少钱一平尺”挂在嘴上的画家,大多是走江湖的术士,或是画品不高的画匠。他们以欺人虚张的高价来掩饰自身水平的拙劣。画的价值,无关幅面大小,最终还是要以品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