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总听到有人评论说由于年轻画家的人生体验、社会阅历等不够,导致了他们暂时创作不出具有代表性的、深刻的、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假以时日,情况或许就会不同。对于这种说法,我不完全认同。人生体验、社会阅历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创作而言固然重要,但却并非是影响和限制青年画家创作出精品的主要原因,更不应该成为年轻画家为自己创作不出佳作而开脱辩解的理由。
熟悉西方艺术史的人都知道,很多西方艺术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成名,已经创作出不朽的作品,难道他们的体验、阅历在当时就真的比我们多,比我们丰富吗?我看未必,但20岁时的拉斐尔的确已经名声大噪,成为佩鲁贾的首席画师;19岁的丢勒游学意大利四年,23岁即成为名动德国的艺术家;毕加索21岁时创作了《蓝色自画像》、24岁时创作了《拿烟斗的男孩》、26岁时创作了《亚威农少女》;劳伦斯在20岁前后已经成为英国当时家喻户晓的画家;列宾23岁毕业创作画耶稣;马萨乔25岁左右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纳税金》;米开朗琪罗29岁完成了他在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雕像杰作《大卫》,等等,不一而足。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人生体验与生活阅历对于艺术家的创作而言,绝非必要条件,一个人的年龄与艺术成就也没有必然联系,主要还在于艺术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感觉与创作能力,以及年轻时在校所接受的教育模式、老师所采取的指导方法等。
不可否认,艺术需要天赋、天性,需要灵感和才情。不具备这些先天条件,只靠后天的努力,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也很难创作出令人震撼的作品。李可染先生称自己是苦学派,不过是一种自谦的说法。此外,反观我国当前的学院教育,一直在过分地追求所谓扎实的基本功和作品所谓的完整性,缺少了开放性、发散式的教育视野与思维激发,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艺术情感的自由表达。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了课堂,很少出去写生,也几乎不做真正像样的题材创作,更多是在按部就班、规规矩矩地完成着课堂作业,画着相似的事物造型,重复着单调的技法技巧。而一些研究生、博士生则把时间和精力大都放在了毕业论文上,甚至停止了对绘画的深入研究和摸索,却反复画着早已固定的几个题材、几种图式,并将其当作自己所谓的擅长和风格面貌。试问这样会诞生真正的艺术家吗?
毋庸置疑,很多从学院出来的年轻画家,在造型能力、结构关系处理等方面已经不成问题,能够将一幅作品画得很完整,形式效果、装饰意味等也都体现得较为丰富,但就是缺少令人激动和感动的地方,缺少自我理念、创作思想的生成和表达,尤其是真情实感的倾注与流露,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笔墨情趣,以及其中所含蕴的文化气息和内涵在他们的作品里反映得太少,甚至很难捕捉到。所以很多年轻画家往往出现有能力没思想,其作品有内容少情感,有形式缺底蕴的现象。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年轻画家群体里,工笔画创作明显多于写意画的重要原因。因为工笔画相对于写意画来讲,笔墨等各方面都较容易把握,可控性强,而写意画,尤其是大写意画却有着很高的创作难度,需要更娴熟精湛的笔墨技法技巧,以及胸怀、性情、学养等各方面的支撑和调动,没有足够的功力和水平就很难创作好。当然这或许也是年轻画家“聪明”的地方,知道扬长避短、避难趋易,也更清楚市场和大众的需要与接受心理。但随之而来却出现了创作视角的变窄、创作题材的扎堆、创作技法的相似、创作面貌的雷同,以及过于看重和提早介入市场,被市场所左右等更多不良现象。这些现象倘若不引起注意,不加以及时修正,势必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年轻画家的发展。
此外由于当今信息资源的发达,也使得年轻画家经常听到或接触到一些成功的案例,对艺术商业化运作也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有的甚至已经参与其中,已经开始尝到市场所带来的甜头。但需要注意的是,把时间和精力太多地放在市场运作、圈子交往上,难免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状态,也会扰乱到自己的本心。因为自己还年轻,后面的路还很长,所以务必要把握好尺度,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学会取舍,更要学会艺术自律,学会平衡好学术与市场的关系,力求做到以学术来引领市场,而非用资本、关系、名头等来炒作市场,那样只会及早地断送掉自己的艺术前程。当警醒之!(作者 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