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常听老师说,艺术是自在的,可为什么我们在接触这门艺术的时候,要学习好多规范,以那么多的规范去约束自己,然后才能以此为条件自由下去,那这种自 由还可以称得上自由吗?我深入思考后才发现,但凡一项可以为之命名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独特性,我们若需融入这一事物,就必须去入其门,只有入其门方可在其里起舞,就如游泳不下水谈不上在水中自由穿行一样。
一、书法“有法”
大概是所有的条条框框都是为了你更好的自由罢了,书法中的笔法抑或是章法等是约束你认知体会的一个法度,但正是因为这些法度,你所理解的书法就 是书法,而不会走偏。在我习书的最初的日子里,我觉得书法很美妙,每个字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造型,这些不同的造型让我感到新奇。可这种新奇感只持续了一 阵,不久就感觉它们都像说好了似的,在这个帖子上就长这样,在另外一个帖子又长成另外一个样子,不好玩。不过庆幸的是不管年幼的我当初有多少无厘头的想 法,最终我还是把书法坚持下来了,并让它融入到我的生活中去。
二、书在“自在”
现在想来幼时认知事物时总会有不可抗拒的盲区,还好,现在的我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现在来看书法,它是纯粹的,以前所做的所有看 似“不自由”的事都是为以后的自由做铺垫的。书法能神奇地表达心灵,正可谓之前有所约束,形成规范,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握。我一直很相信“书为心画”,只有 能表达书者内心状态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喜欢看书家们记录自己生活的帖子,或登山,或看水,或形影相吊或欣喜若狂,实在是真实的一种体现。自在不是随随 便便,不随便,但是自在,自在与随便是两回事。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事万物到头来最佳生存方式就是按照自己本身属性,岂不也是自在?
三、书需“入境”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用在书法上可以理解为,初次接触书法,这书体,那字帖,茫然不知从何练起,这是学书的第一境界;后又深入书法,为取得真经而苦练功夫,这是学书的第二境 界;最后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方觉万法归一,这是学书的第三境界。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境界乃至终极境界其实就是“自然”,得之自然,方觉自在。我一直喜欢 《阴符经》,其开篇第一句即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其实天之道就是自然之力气,自然是本真,在书法中,能够运用到这股力气,也就处在自然的境界 之中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自然,心源即感悟,处于自然之中方能感受到自然的存在感。书法亦如此,处于书法之中,方能感受到书法带来的自在感,当书法能够成为自己独有的一种贯穿全身的“气”,岂不自在!此余之所得也。(南京师范大学2013级书法系 李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