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童雁汝南先生,也就在那个不平凡的下午,他的西洋肖像画深深地震撼了我。那模糊的面部,不清晰的五官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在张力,有一股强有力的气韵贯穿其间,一下子把我与画面的距离拉近了,画中的人物仿佛开始向我倾诉深藏内心的秘密。由此,我萌发了想一吐内心感受的激情。画分三品:能准确描绘物体形象,达到酷似,普品也!形逼真而能传神,即神形俱备为上品;形不似而神韵俱足,方为神品也。
童雁汝南的西洋肖像画巳跃上了这个平台,但他却颇为谦虚地说“能达到天、地、人相互贯通的状态,不是每一幅画都能做到的,需要碰。”这大概也是我们常说的“妙手偶得之。”
山水、花卉、人物等天地万物在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眼里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的载体,而常人见到的往往只是它们外在的躯壳,是用型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真正的艺术家看到的是事物内在的神韵。能达到上品的境地,即形神兼备尚属凤毛麟角,在行内已屈指可数了。如果能抛开形的载体,纯粹捕捉物体内在的神韵,并将他定格在画面上,这似乎听起来有些玄乎,很多人连想也不敢想的事,可童雁汝南在十五年前就开始执着地追求了。我们品味他的西洋肖像画能从中诠释这个追求的艺术轨迹。
有人说他的肖像人物面貌都是模糊的,面部的五官轮廓是不清晰的。其实这正是他努力追求的境界。形不似而神似。要捕捉不同人的内在神韵和气质,要求画家除了具有精深的洞察力之外,还要有将这些飘忽不定的气韵用精准的绘画技法表现出来的功夫。表面看,画面似乎是模糊的,色块是零乱的,但事实上那表面看来零乱的色块中每一点和每一笔都要那么的精准,多一点和少一笔都会破坏气韵生成的整体效果。
我们可以将他画的肖像的面部器官局部放大,会看到那内在的笔触是那么的清晰、简洁和干净利落,每一根线条是那么的富有弹性,充满了内在的张力,饱含中国书法线条的内在美。
中国历来有大画家必先是大书家之说,这是因为中国画是用书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本质。而中国书法又最讲究气韵的贯穿和流动,在那看似无生命的书法线条,经过书法家的巧妙组合及多年历练中产生的力贯穿其间,形成充满活力的气韵,创造出与内涵相得益彰的节奏,使观者产生丰富的艺术遐想。童雁汝南的西洋肖像是用西洋的颜料和工具,运用中国书法的线条组合,将中国画崇尚的神韵准确地捕捉在自己的画布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此语言倾诉的是内心世界的独白,精神层面的表露,心理活动状况的宣泄,以及像烟云般随时都在飘忽的气场的贯穿。
一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凝聚了他一生经历中的诸多元素,也是他所处时代所处环境所遭遇经历的最后浓缩。画家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将这诸多浓缩的元素,用富有生命的色块和线条精准地将它捕捉在画面上。因此他的画面并非静止的,而是动的,充满活力和生命。人是宇宙的一分子,宇宙间的任何一种物质都在流动,人的心灵也一定随着世间万物而运动着。人的看似静止的面部表情蕴含着激烈运动着的内心活动。童雁汝南的笔下就是在不断捕捉这些激烈运动中的内心世界。他十五年的孜孜探求都为了达到这一终极目标。
很多人重复强调:天才出于勤奋。是的!他的勤奋可以从他那悬挂在高大工作室墙面上的数千幅肖像画得到印证。他也不否认他的勤奋,在国外给名流和政要们画肖像画会从清晨六点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经常到了手臂也提不起来的地步。但他说“有时特别疲倦时,却出现了最佳的艺术效果!”这大概也是所谓的“天成和妙手偶得。”的道理吧。天地人之间的气韵贯通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很谦虚地说“这种贯通不是经常能达得到的。”
我总认为,艺术家的勤奋固然重要,但天赋更是不可缺少的。他四岁开始学习书法,五岁作现场书法表演,并接受记者采访。七岁投师李可染名下学画,进欧阳中石家学书法。作品被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收藏,并赴中国香港、日本、美国等地展览。八岁时,江西文联举办了他和比他大两岁的姐姐童靓的书画联展。180幅作品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由当时的省委书记万绍芬撰文并主持开幕式。九岁时,中央电视台数次播出《充满希望的新星》,介绍他们姐弟俩的专题片。
十九岁那年他进入了中国美院油画系本科学习,四年后毕业,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现四十岁不到的他,已是中国美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十五年以来,他在国内国际所获的大奖数不胜数,我不在此赘述了。
这就是艺术家的天赋。著名书画大师余任天讲过“一艺天成非偶然,人工天赋两相连。”意思是两者缺一不可的。
综观古今中外,那些艺术大师往往在年少时已显露了他们鹤立鸡群的艺术天赋,如毕加索、梵高、达芬奇等无一不在少年就显露他们非凡的艺术天赋!童雁汝南的成功,也充分说明这一点。(蔡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