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记者:绵延千年的国学经典博大精深,但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今天的时代,您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
范曾:国学只有好、坏的区别,没有新、旧的区别,因为只要是够好的,它就一定会有长期的生命;不好的,自然不会被今天的社会所接受。我讲国学最主要的有几个经典:比如当然要讲的《易经》、《大学》、《中庸》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和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我想到三部经典 ,《心经》、《妙法莲华经》和《坛经》;艺术方面,书画是我最为熟悉的内容了,也对比了东西方。
记者:现在国学非常热,各种国学大师满天飞,很多大学甚至中小学就开始开设国学课,这种“国学热”里是不是应该有些“冷思考”?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范曾:动机肯定是好的,但收效如何我没有调查,所以不能下结论。但是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也是很迫切的是要有经典的课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要有经典的国学课本,因为如果学生,特别是小孩子读了一些盲目的、没有规矩的,或者并不是非常经典的国学读物,并不太好。我其实也在集中力量请一些真正懂国学的人编小学课本、中学课本和大学课本。而且我建议在大学国学课也要计学分,这个比外文还重要,要被提到更重要的地位,要成为主课,和数学同样重要。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国学的方式也很重要,我听说很多人让小孩子背《弟子规》这些东西,我觉得这是很可笑的事情。现在不是考科举的时代, 重点不在于背诵,而是让孩子明白道理和培养兴趣,国学要让儿童喜欢和接受,要研究适合他们的方式,比如带游戏性质的(方式),否则背诵没有丝毫的意义。
记者:您对中国国学的全球化传播有什么建议吗?
范曾:现在还不是提国学全球化的时候,因为我想国学向国外的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缓慢的过程。我们可以断言,未来20年,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有20亿,但全世界使用英语的人是30亿,英语无疑还是世界的强势语言,但中国文化确实会引起世界各国人们更多的关注,学中文会和学英文一样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选择。近20年中国做得就很不错,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孔子学院300多所了。
记者:现在很多中国的财富阶层和所谓的精英人士很愿意去研究佛教,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范曾:如果他们研究佛教能够解决一些心灵的困惑,是非常好的。佛教认为,人类来到这个地球就是来到了一个无边的苦海,一个人一定会产生各种烦恼,无知是无名的烦恼,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也一样会烦恼,现代人更被后者所困扰。你们都有手机,互联网上信息那么多,都会产生烦恼 ,所以我基本不用电脑、不上网,谁骂我,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知陶然之乐。
心灵需要修行,这与你有钱没钱没有关系,你也不必一定要去深山老林,也不一定要到寺庙去烧很贵的香,你可以坐在大地上,大地就是你的修法之地。从商者往往都会无情,佛家的观点可以帮助一些从商的人体会大慈大悲,所以从商者不妨多读读佛经,放下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