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上世纪60年代,张大千在传统的泼墨绘画基础上又创出了泼彩一途。他由大写意出发,到采用半自动导引墨色流动的方法,以取得较抽象的效果,作品面貌逐渐接近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已能“把石青当作水墨那样运用自如,而且得心应手。”继之画家便开始在泼洒的山形上施以较多的勾皴点染,使之更加具象,回归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本位,完成了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重回“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艺术升华。
这幅《江村滴翠》作于1979年,是他最晚一个阶段的泼彩佳作。当时画家刚刚搬入摩耶精舍不满一年,结束了近30年的海外漂泊生涯,回到熟悉的人文环境中,生活更加适意,与众多知交好友往来频繁,心情格外舒畅。这些内外的变化,自然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
此作采用俯视横幅构图,危峰连绵,形似马鞍,右侧羊肠小道与山顶的房屋,暗示出人迹。绝壁横亘于水中,山根处大石磊磊,芦荻瑟瑟。左上丘原广阔,更增山之雄伟。画家先将水墨缓缓倾倒在纸上,奠定山峦的主体部分,趁墨将干未干时,自右侧倾入石绿、石青,之后用大笔将其向左引导,故彩色随着距离逐渐减淡,亦造成丰富的层次变化。墨块中因笔的导向而露出多处缝隙,表现出山中云雾或流泉飞瀑。山的周边,以墨笔点厾,以示草木莽郁,复仔细勾画出房屋、小径、苇草等具体物象。抽象的墨色流光溢彩,与传统的笔墨对比强烈,又毫无生硬之感,统一于墨章色晕的氤氲气象中。
绘此作时张大千已越八旬高龄,自如的泼墨泼彩与细致的勾皴收拾,既彰显出画家对墨彩的驾驭能力,又可见经营颇费周章。例如,右侧的峰峦是浓墨重彩之所在,也是视觉的高潮。泼洒的青绿在塑造峰峦的同时,也在边缘形成了不规则的S形,画家即借此用墨与色小心收拾出一条小径,自然天成,悬绝的峰峦也因之成为可居可游之境。这正合古人所称泼墨之妙处:“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两座峰顶的房屋,不仅有正、侧之变化,而且在左侧峰峦的高处还添上一座草亭,令人不禁想像于此处观景之佳妙。左侧崖下的红树更是点睛之笔,大面积的冷色上几点深红,生机勃发,精神全出。即使是作为背景和边角的坡岸,也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在淡彩之上用墨分出层次,有苍茫辽远之感,诚为经意之作。(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