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著名画家马凤柏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著名画家马凤柏:观众和画是可以沟通的著名画家马凤柏:如果我们没有创新那就是后退著名画家马凤柏:大写意画粗中有细才能耐人寻味著名画家马凤柏:我希望将快乐的心声传达给大家著名画家马凤柏:只画人们可亲可近的小动物著名画家马凤柏:家庭的艺术氛围影响了我的一生王万强书法展将于5月28日在6号院艺术展厅开展纪念著名书法篆刻家、诗人张牧石先生逝世五周年天津美院六画家作品展在希望工程艺术馆举行2016第二届上海国际古玩艺术品展览会将启动收藏家王薇:收藏艺术 我停不下来大道朴心—魏镇柒拾山水画展江苏举办艺术素养严重不全面发展是常态如何合理设置美术馆展线吴镇《渔父图》赏析 为元季四大家吴德寅:用泥土塑说咱老北京中国嘉德香港春拍月底举行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高价与流拍齐飞 古书画的春天有多远著名画家马凤柏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画家马凤柏做客天津美术网 高清图: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仪式津门书画名家现场风采高清图: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首办山水画邀请展高清图:齐辛民大写意花鸟画展“相约天津”在天津人美社举办组图:天津首届插图·装帧艺术展作品欣赏高清图:天津首届插图·装帧艺术展作品欣赏高清图:小画中的大艺术 天津首届插图·装帧艺术展开展 高清图:书画缘·两岸情—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高清图:“宗万华新作品展”在天津举办 人物小写意画首次与观众见面高清图:传颂太行精神 著名画家吕云所故居正式揭牌开放高清图:大匠之园——李家旭艺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学院开幕高清图:“水色·迹象”天津市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开幕高清图:津门画坛“黑马”冯海娇中国画作品全球巡展天津汇报展开幕高清图:2016津门书画惠民季 首期“墨彩闻莺—花鸟作品专场”亮相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杨小彦:批评为何?何为批评?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05-10 15:49

杨小彦

  一

  已经开了八届的中国艺术批评家年会了。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批评界不断地讨论艺术批评的有效性,个别年轻气盛的,甚至为此不惜开骂,统而曰之:中国没有艺术批评。

  一般意义上我也同意中国没有艺术批评。极左时代,艺术批评是革命大批判,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好不得意。当年最著名的批判家是臭名昭著的姚文元,以至后来有了让人生畏的“姚体”,那种无限上纲上线、随便捕风捉影的文笔,别看今天已成历史,偶尔之间,仍然有人乐意效仿。及至改革开放,据说逐渐有了真正的艺术批评,可籍此出名的却是几个艺术家,比如吴冠中,他提出“形式美”,虽然论证方式是散文化的,感想而已,但不妨碍其成为新时期有“创见”的艺术批评的重要标志。后来吴先生还提出“笔墨等于零”,更引起传统国画界的激烈反弹。幸好吴先生本来就不是国画中人,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家,所以激烈了一下,也就不了了之了。倒是他老人家临终之前的一番言论,号召政府取消各级美协和画院,热闹了一阵,随着他的去世,也就偃旗息鼓了。人们不仅忘记这位一生直言的艺术家的最后直言,而且,相反,美协和画院却在新一轮进入文化运动的官僚资本的强烈刺激下,空前而又少有地繁荣了起来。这大概也是艺术批评无效的一个明显例子罢,如果吴冠中先生属于“艺术批评家”的话。

  李小山原来是学山水的,内里却喜欢文学,有长篇小说的个人实践。他在恰当的时机,不失时机地发表了一番宏论,率先点名讨伐国画大家,宣称“中国画已陷入全面危机”,说通俗一点就是,这传统玩艺快要完蛋了,一下子就引起了国画界少有的愤怒,以至热议四起,呼应与辱骂同时兴起。其出名程度,今天所有写作过去30年艺术批评史的人,都不得不提及,把它称为“中国画危机论”。其实,如果有兴趣重新审视为李小山奠定艺术批评家声誉的这篇著名文章,我不得不指出,它更像一篇激情散文,其中的煽情,与吴冠中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实在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理论”在。

  倒是西方哲学的进入,以及众多后起之秀的不懈阅读与努力理解,甚至不惜模仿其中的翻译腔调,在过去30年间,生产了一大批标准化的“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的文本,多少改写了,或者说丰富了中国艺术批评的整体面貌,其理论化的阐述,伴随着新概念的流行乃至泛滥,让我们多少觉得,艺术批评确实是存在着了。今天,从身体、社会、主体、视觉、政治、权力、边缘、种族、图式、类像、性别、孤离、审美、制度、操作、生效,等等角度,反复地、甚至过度地讨论就那么一丁点的可怜的中国当代艺术,生产出了成千上万的宏文大论。与此同时,每一代的艺术批评家还都积极地搬出了与自己相平行的、或者国内同行还相当陌生的某位国外艺术理论来武装自己的笔头,然后就互相讨伐攻击,指责对方“没有艺术批评”,以至于“中国没有艺术批评”成为了流行的话,在行内四处游走,在社会上放声鸣响。

  既然如此,中国凭什么真有艺术批评呢?所以,我原则上同意,中国没有艺术批评,有的可能只是一种艺术对骂。

  自然,我这一番言论也是有问题的,本身也属于对骂之一。

  我的真正意思是:声明中国没有艺术批评,和宣称中国有艺术批评,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有批评,还是没有批评,这事由不得我们来说,更不是靠对骂就能够解决的。任何时代都有鱼龙混杂的现象,都有人想混水摸鱼,包括某些人所崇拜的“伟大”的西方。艺术批评,中国有,西方同样也有;中国没有,西方大概也不会有。所以,重要的不是有批评还是没有批评,重要的是,批评为何,或者说,何为批评。

  但这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只能说,首先,没有任何现实针对性的艺术批评,至多只能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抒情,一种抽象的审美,并无助于我们去理解作为艺术现象的社会问题。有效的艺术批评必须有现实针对性,必须是基于艺术现场的一种理性反应。其次,有针对性的艺术批评应该是有穿透力的,它是一种尖锐的观察,借助于不同学科,包括艺术理论本身,对现场的一种客观分析。在这里,我提出两点作为“批评为何”所应涵盖的基本内容,一是现场观察,一是作品分析,两者结合,批评大概才会具有力量,而洞穿现实的诸种迷雾,从而达成我们对艺术现象的认识。请注意,我说的是艺术现象,而不仅仅是艺术。

  我知道,我的这番言论仍然有很多问题,最根本的是,我并没有完全回答所提出的“批判为何”与“何为批评”这样一个问题。但我至少提出一种思考方式,而希望大家停止无谓的指责,从而共同为艺术批评做出具体而微的贡献。

  二

  说了这么多,我仍然认为还有一些情绪没有发泄出来。

  我慎重其事地提出“批评为何”或“何为批评”之后,发现自己原来也是无法理性地回答的。我的意思是说,我无法用一种可能更为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我们对艺术现象的认识。在我的恳切希望中,其实已经包括了一些无法实证的词语,比如“针对性”,又比如“现场观察”。马上就会有人问我,请定义“针对性”,请定义“现场”,否则,我们又如何判断你所以为的、据说有针对性的,或者没有针对性的批评,确实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呢?这提问真是让人为难,因为维特根斯坦之后,谈论艺术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我们的用语太容易出错,太想入非非,大部分都只是情感判断而已,严厉追究,只能放进“沉默”的箩筐,而且不能重新捡拾。

  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借用戈夫曼的“框架理论”来描述艺术问题。在讨论艺术史写作的方法时,我指出,在近期泛滥的“艺术史”写作背后,存在着一个和资本合谋的隐形框架,用以支撑“艺术何以有史”这个应该看作是黑格尔式的精神问题。说白了,谁、凭什么、以及被关注后又应该占有多大篇幅进入“艺术史”的视野,写成供后人研习的文本,本身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与正确与否没有多少关系,而是一种包含着利益的“艺术史生产”,是一门生意。本来,在艺术中,我们多少还存在着一种求“真”的倾向,不管这“真”是真实还是真理。而艺术史就更需要这种求真的精神了。写史者必须在纷繁多变的艺术现实中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以证明艺术的确有“史”。而关于艺术史的争论,除了基本材料的实证外,大多也围绕着这个脉络本身,以求其逻辑的合理性与承传的合法性。有意思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合理性与合法性却和一种让人信以为真的“框架”有关,和隐藏在这一“框架”背后的公众期待有关。早在1922年,著名媒体人和政论家李普曼就尖锐地指出,正是人们所共有的对世界前景的期待,成为舆论滋生并产生作用的环境,从而让谬误大行其道,让宣传成为真理。

  成功运用“框架理论”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探讨。因为就新闻专业主义来说,没有什么比真实性与客观性更具有力量,也更能支撑起一个行业的价值观了。但是,关于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应该如何描述其中所包含的客观性,至今却在争论当中。新闻界通过实践大致上已成功地概括了一些基本的法则,只要按照这些法则进行采访与写作,读者就会从中读出某种真实性与客观性来。所以,就新闻来说,真实性与客观性是存在于实践之中,却无法在理论上给予完美解答的难题。不过,当新闻传播学引进“框架理论”来讨论这一问题时,有的学者马上就发现,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来是一个是否有效的问题,即按照一种框架来写作,遵循其中的原则,真实性与客观性就尽在其中了。为了更仔细地分析这一现象,有的新闻学者甚至把新闻分为三类,分别为“煽动性新闻”、“颠覆性新闻”和“争议性新闻”,并慎重指出,只有那些归属于“争议性”的新闻议题,才会被反复审视与检验,以求其真实和客观。“颠覆性新闻”一般是受到禁止的,“煽动性新闻”因其符合最大的正确性,所以也少有人质疑。结果,真实性和客观性就转变为一个关于真实与客观的“框架”,从而保证了新闻持续的影响力的存在。

  类似这样的一种理性描述提醒我,是否也可以如此这般地看待艺术批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传播学强调研究的实证性,要求有广泛调查作为支持,而减少主观想象的成份。但我们的艺术批评,却往往只是一种猜测而已。尊重对象的合理猜测已经算是好的了,大部分的批评,很多时候,不客气地说,只是在自言自语,稍不留意,和胡说并没有多少区别。有意思的是,批评实践一直就是在这样的文风中进行的,批评者如此,被批评者反驳,大概也是如此,只要成文,八九不离十,五十步狂笑百步,百步又回骂五十步。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写作框架要和事件有所同构,否则真实与客观无以达成。传播学对信息流布与接受的研究要有基本的数据采集,否则结论就是猜测。在我看来,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艺术批评。要求批评面对作品,所以作品分析才格外重要。通过作品分析而延伸到外部,探讨艺术生产的现场规则与社会制度,结论才可能有相对真实的社会价值。不过,艺术批评的情形让人沮丧的是,即使批评没有贯彻这些原则,批评表面看来仍然像是批评,好像大家都心照不宣,内心有一个关于批评的框架,只是说不清楚,或者不说出来而已。

  在这里,框架的说法又一次提醒了我,有许多艺术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框架,而与批评对象无关,更和现场脱节。那么,这一框架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拆开来看,大概就是几种句法,和一堆相关的词组。我甚至异想天开,觉得完全可以在众多的艺术批评文本中寻找典型案例,对其中的句法和用词分别进行统计,再归纳一下,看他们是如何写作的。我发现,当大家都在使用几种熟悉的句法和一堆公共的哲学式的名词时,批评就会产生效用,人们会认为,这就是艺术批评。相反,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些句法和词组,可能就会认为这不是艺术批评,而是别的什么。彼此的竞争也表现在使用的不同词组上,看谁用得更“先锋”,更“晦涩”,以至于不时我们会听到,当大家都在争论谁的理论更“前卫”时,冷不丁有人质问:你懂德文吗?如果不懂,少谈胡塞尔。或者问:你懂法文吗?干嘛那么得意地大谈傅柯?问者得意,被问者狼狈。在这样争强斗胜的语境下,大家都忘了,研讨某一种理论,外语并不完全是唯一的条件。研究中国元明清文人画的学者高居瀚,其中文就不怎么样,但这妨碍他的研究对中国读者的启示吗?从这一现象来看,艺术批评甚至不如浅显易读的新闻写作,因为新闻毕竟要照顾读者,要想方设法让真实性在阅读当中成为事实,可艺术批评就不需要这些个写作上的限制了,反正读的人本来就不多,除了几个专业人士,基于某种论战需要,才被迫去研读批评文本以外,一般人并不关心艺术批评家究竟写了些什么。我怀疑连被评论的艺术家也很少去读这些东西,多数情况下他们只关心他们的名字是否被写进文章里。而最让我们惭愧的是,不少热爱艺术与批评的读者,正是在这样的句法和词组的反复“教育”下,不知不觉地在他们的阅读当中,建立了关于什么是艺术批评的知识,从而让批评勉强生效。

  我一直在想,不管中国有艺术批评,还是没有艺术批评,至少吃这碗饭的人们,都应该认真地从上述所说的语境中脱身出来。我们不要轻易被若干个句法和一堆美妙的词组所欺骗,然后再拿去哄公众,这样的艺术批评的确是没有效应的,不仅没有效应,而且还一直在败坏这个行业,以至于让“中国没有艺术批评”的说法甚嚣尘上,并具有真实的打击力量。疗救的方式说来也简单,少说废话,尤其是伟大而深刻的废话,多做实证,真实地面对作品,真实的面对现场,我们才可能拥有较为可信的艺术批评。

  当然,话说到这里,我仍然觉得我没有很好地回答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也许,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意义?!(作者 杨小彦)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艺术素养严重不全面发展是常态
• 如何合理设置美术馆展线
• 绘画的终结与重新的开始
• 如何新美术—“85美术新潮”回眸
• 邱家和:似曾相识 《局事帖》再创新高
• 王界山:邵璞画作意悠然
• 曾巩《局事帖》书法艺术赏析
• 马岚:用油画的杠杆把传统山水画撬开一条缝
• 许蓓云:当代艺术到底该如何互动
• “85新潮”给中国美术带来了什么
纪念梁崎先生归真长逝20周年专题
  •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