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王音:将“油画”比作西方送来的一个“礼物”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陈因去世 享年95岁朵云轩春拍将呈现李可染《漓江泛舟》上海嘉禾2016春拍将推出刘墉书法艺术中国书协2015年度批准会员名单 天津三人入选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自由、约束与真实孕含性的顷刻--唐明伟个展将开幕首届北城杯全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揭晓笔筒收藏:文房清供一枝独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病世 享年63岁陈履生:齐白石与毕加索需要对比吗水故事•韩砚朝作品展在798艺上空间举办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匡时春季拍卖狂赚近5亿 宏图高科或成拍卖第一股巴赫观摩中国传统艺术 获赠国画和紫砂壶陈仕彬:书画双绝 家乡开设艺术馆收藏可从清钱入手切忌一味求孤收藏古董要注意光线和湿度李可染三幅《韶山》在拍卖场上的经历保利春拍 古籍文献再发力高清图: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开展高清图:“墨彩溢美”向中林、柴博森山水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京津冀“绝活儿”集中亮相天津美术馆 端午小长假免费参观视频:著名画家张大功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张大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夕阳余晖—张万夫、苗佳硕绘画作品展在天津人美出版社美术馆开展高清图:异彩同辉-2016中国-东盟美术院校绘画艺术联展在津开幕视频: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书画家现场风采视频: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典礼仪式著名画家马凤柏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画家马凤柏做客天津美术网 高清图:“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2016毕业创作展-研究生篇高清图:“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2016毕业创作展-本科篇高清图: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仪式津门书画名家现场风采高清图: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新工笔的代表人物解析:徐华翎的加减法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05-26 13:00

    花季少女是带有魔力的,这也是为什么第一眼看徐华翎的画,就很容易被吸引。

《背光》 70 x 160cm 绢本 水色 2015
《背光》 70 x 160cm 绢本 水色 2015

  通过身体躯干或局部细节的放大,花季少女的稚和嫩跃然绢上。尚未发育完全的纤细而娇嫩的身躯,透着对未来的渴望,甚至是欲望。她们对于世界的好奇也体现在尚未开化的身体上,少女带有特殊的体香,与这种体香有关的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也屡见不鲜,让人忍不住想一闻芳泽。徐华翎在为“香”系列起名字的时候,也是基于这种体香,让画面通过视觉激发其它感官的想象,其中包括让嗅觉闻到这种让人沉醉的气息。

  虽然从 8 岁就开始学习国画,并从本科、研究生、博士一直在国画专业学习,现在已经被归为新工笔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在徐华翎心里,她并没有固定在哪个之内,如果要划分的话,2008 年前她的展览则都是和当代艺术相关的。

《若轻1》 240 x 130cm 绢本 水色 2014
《若轻1》 240 x 130cm 绢本 水色 2014

  这源于徐华翎和朋友们的交往,一帮来自央美各个专业,但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同学组成了 N12 这个日后名声大噪的团体,2003 年,N12 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了第一届展览,参展人员包括王光乐、仇晓飞、宋琨、梁远苇、胡晓媛、温凌、马延红、王颉、徐华翎、申亮、郝强、杨静和景禹潮 ( 第一届后退出 )。徐华翎在里面显得很特别,因为她是唯一一个画工笔画的人。

《若轻2》 240 x 130cm 绢本 水色 2014
《若轻2》 240 x 130cm 绢本 水色 2014

  在艺术市场不成熟,展览匮乏的时期,N12 的展览获得空前的成功,开幕当天就吸引了五六百人到场。陈列馆的工作人员在展览后感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花5元钱看展。

《丝图6》 29 x 150cm 绢本 水色(书签) 2015
《丝图6》 29 x 150cm 绢本 水色(书签) 2015

  2003 年的展览让 N12 成为一个特别的艺术现象。因为玩得好聚在一起,因为聚在一起做了一个“联谊”式的展览,最终,N12 这个名字留了下来,代表了那拨年轻艺术家们的集体形象。通过这次展览,小伙伴中的很多人都得到了藏家的关注。徐华翎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喜欢她作品的藏家。2004 年,她的作品被乌利·希克收藏,对此,徐华翎认为希克是把她的作品作为当代艺术收藏的。

《丝图9》 200 x 110cm 绢本 水色 2016
《丝图9》 200 x 110cm 绢本 水色 2016

  除去 N12 这个展览,2003 年对徐华翎至关重要的还有另一件事——她的毕业创作“香”系列在研究生毕业展上大放异彩。

  “香”系列的形成,要从徐华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追溯。研究生一年级,徐华翎从敦煌写生回来,开始沉迷于对身体的描绘,那个系列命名为“境”。之后陆陆续续画了很多东西,包括农民工、街景等等,就像所有的在校生一样,徐华翎始终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

《香》 160 x 100cm  绢 水色 2012
《香》 160 x 100cm 绢 水色 2012

  在毕业创作的多张小稿中,导师胡勃挑出了一张女生在宿舍洗头、脱衣服的小稿,胡勃说这张画最像徐华翎。

  那张女生宿舍的小稿是宿舍一角,有人,有空间,有背景。随着不断深入加工,徐华翎觉得画面中多余的东西太多,她逐渐去掉背景、躯干,甚至连动作都显多余,最终只留下一个直立的背影。至此,她终于感觉到有意思了。

《之·间》 47  100x85cm 绢 水色 2014
《之·间》 47 100x85cm 绢 水色 2014

  去掉空间,这是在做画面的减法,此后,徐华翎的减法越做越多,且越来越熟练。从“香”到“之·间”、“丝图”,再到最新的“若轻”系列,画面主题虽然始终与花季少女发生关系,从躯体到具有指代性的蕾丝花边,她逐渐将以前作品中从属、附属的元素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提炼出来,并加以放大,有时还会出现类似装置的架上绘画作品。比如“丝图”系列中,徐华翎用上了真实的针和线,她在装裱时埋了根线在画面背后,针带着线穿过画面,最后插在画板上。徐华翎在画这张画时想到手被针扎破的情景,而画面中一抹淡淡的红色正好与针线形成了呼应关系,最终形成剧场的效果,用真实的物品讲述虚幻的故事。

徐华翎
徐华翎

  尽管经历了新媒介是创新途径的时期,徐华翎却从未对绘画这个媒介提出疑问,她的作品始终以绘画为出发点,尽管出现过装置、喷绘等多种媒介的运用,但是并未影响到绘画的初心,这些综合媒介的使用只是出于绘画作品的需求。坚持绘画,不设边界,这也是徐华翎的初心。

  如果说之前徐华翎的少女是安静的、羞涩的,到了“若轻”系列,这些少女突然动了起来。正欲从空中落下的头发,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仿佛一转身就会跳到你的面前。从“丝图”中放大的蕾丝,到“若轻”中完整呈现的少女,徐华翎此次并没有在画面内容上做减法,她将减法放到了绘画本身上,颜色的极度弱化让画面趋于平面,体量感的减弱反而让画面多了一份沉静,气息上增加了东方的素雅。

  这种思考与徐华翎近些年的阅读有关。现行教育所形成的是,大多数中国人更了解西方历史,绘画领域也是一样。创新大旗的指向都是西方系统,渐渐中国传统被丢在脑后。如果说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个必经的过程,现在很多艺术家已经开始了对传统的回望。近些年,徐华翎越来越留意研习古画,而这种阅读也呈现在了她的画中。在“丝图”系列中,一片蕾丝下面就隐藏着一页扁舟,而“若轻”系列中所做的颜色减法,正是对当代东方性的尝试。

  徐华翎的思考是包容并蓄的,她可以接受西方,也可以回溯东方,就像她不对自己的艺术设定边界一样,她也不对领域划定界限。她说没有 N12 的经历,也成就不了现在的她。N12 的经历更多是形成一种当代的思考方法,而让徐华翎真正走到聚光灯下的,是在新工笔画领域。

  “2008 年我被杭春晓拽进了国画领域。2008 年之后和水墨展览打交道很多,再后来基本就以这样的展览为主了。”

  2008 年,不仅对于徐华翎,对于很多工笔艺术家来说,都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2008年4月16日,由杭春晓策展的“幻想·本质——中国工笔画‘当代性’探索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包括徐累、崔进、姜吉安、陈林、雷苗、张见、高茜、秦艾、徐华翎、杭春晖和郑庆余。这个展览对新工笔的奠基性作用,是“幻象·本质”策展人杭春晓没有想到的。早在 2006 年,杭春晓在《灰色的影调》一文中将“新锐工笔”的概念提炼为“新工笔”。“新锐工笔”是杭春晓2005年举办的“新锐工笔五人展”的题目,参展艺术家为徐累、崔进、张见、高茜和雷苗。在这篇文章中,杭春晓着重提出了他对架上绘画当代走向的思考。

  那时,很多人认为传统艺术可以借助新媒介实现当代转换,由此导致艺术越来越媒介化。杭春晓则有不同的思考,如果单纯借助媒介,是不具备普适性的思考方式。在 2006 年的文章中,杭春晓提出在传统水墨中,在不改变媒介的前提下,是否有通过新的方式呈现变化的可能性,同时,这种可能性能不能通过思维的概念进行转变。

  2008 年的展览是杭春晓思考的一次呈现。当时,展览的反响主要集中在中国画领域内。这是工笔画首次集体呈现,如果说当时产生的触动力,好奇、惊奇,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感受。杭春晓回忆,与展览同期开幕的是北京画院美术馆齐白石的展览,很多人在想这两个展览怎么会放在同一个场馆展出。同时,还有一种声音是,工笔画注定是死亡的,因为“新”一定是和媒介产生关联。谁也不会想到,工笔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出人意料地“火”了。

  对于这种“火”,徐华翎感触颇深。平常很“宅”的她的电话在2011 年前后突然成了热线,很多人找她谈合作,要买画,还有无数的展览邀约她参加。到后来,徐华翎干脆不接陌生电话,由此才有了难得的清净。

  徐华翎的电话经历只是在新工笔热潮中众多艺术家的缩影。在绘画和日常做减法的徐华翎和新工笔艺术家一样,随着这股热潮,艺术的历程在不断被做加法。

  杭春晓虽然在 2006 年就提出了“新工笔”的概念,但是直到2010年出版《新工笔文献丛书》时,才是“新工笔”第一次完整亮相。2010年,10卷本《新工笔文献丛书》探讨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性转型,勾勒新工笔艺术家的群体面貌,奠定了新工笔艺术的学术地位,在艺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为什么没有在“幻象·本质”中使用“新工笔”字眼,杭春晓说担心人们把概念简单化。

  2012 年 7 月 11 日,“概念超越——2012 新工笔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选取了15位代表艺术家,共展出60余件作品。这个展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新工笔迅速成为热议的话题以及市场的宠儿。

  2013 年 12 月,同样在中国美术馆,“工·在当代——2013 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举行。展出包括特邀、学术提名和社会征集入选的共 148 位艺术家的近 400 件优秀工笔画作品,基本囊括了工笔画领域最为活跃的老中青三代创作中坚,包括海外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展览以新的学术标准、创新的布展形式、富有深度的学术研讨及传播活动推动全社会对工笔画有新的体认。

  在市场方面,2005 年,中国嘉德春拍首次推出的中国当代书画拍卖专场以“白手套”收官。随后,很多拍卖公司也陆续推出相关专场或专题,工笔画上拍比例逐年提高,新工笔画家在拍卖场上亮点频出。在 2012 年 5 月嘉德举办的“水墨新世界”专场中,徐累的《夜中昼》以 149.5 万元的高价荣登榜首,郝量的《折射》以 52.9 万元成交;北京保利此后也推出名为“中国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的夜场拍卖;北京匡时 2013 年秋拍推出“当代书画专场”,包括张见、高茜、雷苗、彭薇、郝量、徐华翎等新工笔画家的作品全部成交。

  很难说是市场催化了新工笔领域的发展,还是展览搅动了市场的热能。总之,在 2008 年之后,徐华翎有了一长串的参展记录,其中她认为重要的,并且印象深刻的,却不多。2012 年,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三矾九染——2012 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2014 年,香港海事博物馆的“新水活墨——一种关于水与墨的看法”;2014年蜂巢的“变异:中国当代水墨大展Ⅱ”,该展览由夏季风策划,是 2013 年沈揆一策划的“幻象:中国当代水墨大展I”的延续;2015年,香港大学美术馆的“无声诗——中国当代水墨”。

  学术先行,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形态。对于艺术家来说,虽然要依靠市场安身立命,但更多的心力仍倾注在学术上,从徐华翎对于学术性展览清晰的表述,可知在艺术家心中,学术依然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徐华翎都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绘画。(作者 顾博)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自由、约束与真实
• 陈履生:齐白石与毕加索需要对比吗
• 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
• 杨之光在岭南的艺术成就 关黎之后无人能匹敌
• 坚决对恶俗行为艺术说不
• 陈源初:艺术本体论不能含糊
• 刘鹤翔:晚明书法的视觉性
• 曾点:由“书法章法”引发的跨界学术讨论
• 靳尚谊:美术学院教育,原则不能变
• 张立辰:笔墨功夫与画家个性
纪念梁崎先生归真长逝20周年专题
  •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