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王音:将“油画”比作西方送来的一个“礼物”原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陈因去世 享年95岁朵云轩春拍将呈现李可染《漓江泛舟》上海嘉禾2016春拍将推出刘墉书法艺术中国书协2015年度批准会员名单 天津三人入选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自由、约束与真实孕含性的顷刻--唐明伟个展将开幕首届北城杯全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揭晓笔筒收藏:文房清供一枝独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病世 享年63岁陈履生:齐白石与毕加索需要对比吗水故事•韩砚朝作品展在798艺上空间举办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匡时春季拍卖狂赚近5亿 宏图高科或成拍卖第一股巴赫观摩中国传统艺术 获赠国画和紫砂壶陈仕彬:书画双绝 家乡开设艺术馆收藏可从清钱入手切忌一味求孤收藏古董要注意光线和湿度李可染三幅《韶山》在拍卖场上的经历保利春拍 古籍文献再发力高清图: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开展高清图:“墨彩溢美”向中林、柴博森山水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京津冀“绝活儿”集中亮相天津美术馆 端午小长假免费参观视频:著名画家张大功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张大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夕阳余晖—张万夫、苗佳硕绘画作品展在天津人美出版社美术馆开展高清图:异彩同辉-2016中国-东盟美术院校绘画艺术联展在津开幕视频: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书画家现场风采视频: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典礼仪式著名画家马凤柏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画家马凤柏做客天津美术网 高清图:“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2016毕业创作展-研究生篇高清图:“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2016毕业创作展-本科篇高清图: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仪式津门书画名家现场风采高清图: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靳尚谊:美术学院教育,原则不能变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06-12 13:34

    中国美术院校的教育条件和水平较之30年前,已有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00年以后,艺术市场日渐繁荣,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不断增长的美院毕业生数量,已经使传统的精英教育方式失去了效力。美院教育模式,不得不要做出深刻的变化。从近几年各大美院热衷于“毕业季”活动可以看出,扩大社会影响,为美院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已经成为美院掌门人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热闹的表面,并不能掩盖当前美院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譬如学科模式化、分科碎片化、专业创作水准下降、毕业分配困难等,这些挥之不去的压力还能否让我们静下心来,看看美术院校教育的未来到底在哪里?从本期开始,《中国美术报》将陆续约请各大美术学院的院长,就中国美术专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展开对话,希冀就上述问题作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回答。第一位接受我们专访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

  靳尚谊访谈

  美术学院教育,原则不能变

  没有新中国17年的美术教育基础,就没有新时期美院的发展

  记者: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作为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您对新时期以来30多年的美院教育发展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请您首先谈一谈当时的教学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靳尚谊:1987年,我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一上任就面临着一些争论。那么,这些争论怎么来的?这要从中国美术院校的发展历史说起。简单说,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进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9年,由西方归来的中国留学生建立西方式的美术学校为开端,逐渐发展了最初的中国美术院校教育。我1949年到北平艺专读书,1950年,北平艺专改建为中央美院,之后不久,杭州艺专改建为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在北平艺专的时候,课程只有素描、水彩、构图三门,很不完备。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建立了创作课。从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文化建设被提上日程,此时中央美院建立了五年制的专业科系,绘画系后来分成国画、油画、版画三大专业。这一时期就是美术院校教育的第二阶段了。这时有大量留苏的学生,同时也引进苏联专家来中国教学。我1955年考上了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开始系统接受油画专业训练。

  现在很多人以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文革”时期一样,“左倾”得厉害。这完全是误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年里,国家建立了基本的艺术教育体系。不仅形成了油画艺术教育体系,还建立了国家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歌剧院、话剧院、芭蕾舞学校。我们当时听到的音乐很多是19世纪的西方音乐,俄罗斯的、法国的、德国的。有一次我在儿童剧场听独唱,一个前苏联花腔女高音的独唱音乐会,全是西方歌剧的选取曲目,好听极了。我们还常看小说,包括俄罗斯的、法国的文学作品。此外还有苏联的电影《战争与和平》《白夜》等等,棒极了。这奠定了我艺术修养的基础。所以说,此17年的教育建设对于新中国的文化艺术来说极其重要。因为之后的“文革”十年把这些都毁了。如果没有这17年的文化建设,“文革”以后怎么办?新时期的美术学院教育根本就不可能发展。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时期,现代主义的东西进来了,很快后现代的艺术也来了。但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我们对西方的现代主义还没认真研究就给跳过去了。一直到现在,总是在讲观念,但是绘画本身却削弱了。我在任美院院长的时候,也听到很多争论,比如绘画流派的争论,教学方法的争论,等等。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其实是一个标准

  记者:确实,关于这样的争论,在当时的艺术界十分普遍。在“85新潮”时期,大量的新鲜的艺术形式蜂拥而至,人们来不及仔细咀嚼,常以囫囵吞枣的方式全盘接受。这也往往造成艺术上的“全盘西化”。

  靳尚谊:在教育观念上也一样。新的艺术进来了,新的教学方式来了,原有的教学体系依然存在。到底是什么标准?我认为,单从油画上来说,由古典到现代主义是一个标准。不是说传统写实是一个标准,搞现代主义就是另外一个标准。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到德国去,特别去了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他们的学生还在画素描,画解剖。我就问,你们的素描教学有什么发展?陪同我的教授回答:和200年前一样。就这一句话,我全清楚了。就是说,在绘画教学上,基础的原则是永远不变的。变的是什么呢?风格可以变,表达内容变了,但是原则是永远不变的。

  记者:这就像中国画,形式风格怎么变,基本的笔墨语言不会变。

  靳尚谊:所以说,原则很重要。以前素描教学中的徐悲鸿体系来自法国,讲体积空间,讲解剖,就要分面。苏派油画来了也一样,也要分面,也要表现体积空间,只是有了一个新词,就是结构。但这只是一个观察方法的变化。我在“马训班”看马克西莫夫给我们改画,当时我们画的就是表面的光影,他这儿改一下,那儿改一下,整个人物的肌肉全连起来了。这就是内在结构的东西,你说错吗?跟欧洲的画法不一样吗?我看没有什么不一样。所以说,在教学上,要看到古典与现代主义之间的连贯性。这也是我在做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之初所考虑的问题。

  完善基础教学,拓宽专业范围

  记者:那么,您在教学上做了哪些举措?

  靳尚谊:第一件事,在学校的教学体制上做了一些调整,建立了基础部。各系的一年级学生都必须经过这一关,然后分到各系。从我的认识和经验总结来说,基础好不好,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创作水平。所以我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然后是恢复画室制,当时有些人反对画室制,说画室制已经落后了。但我认为,画室制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制度,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才实行画室制,艾中信先生到德国去考察,看见人家都是画室制,我们才学的。不同的是,他们采用预科制,一年级是预科。我们原来是五年制,三年级建画室,改革开放以后,一年级学生就进画室了,我当院长以后的90年代,采用学生先到基础部,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分到各个画室的做法。当时我还设想过,取消系科,一年级完成基础部学习后,直接进各个专业画室再分专业,但是系主任都不同意,所以还是分系科。只是国画专业独立出来了,单独招生,经过基础部的学习后直接到国画系,而不能再自主选择其他专业。这是国画专业的特殊性造成的。第二件事是把中央美院从王府井搬到花家地。

  记者:是在2001年吧,中央美院正式入驻花家地校区,在搬家过程中您遇到哪些困难?

  靳尚谊:实际上,早在1992年,北京市政府就希望我们搬了。其实不是我们主动要搬的,后来有些老师、老先生不高兴,认为我们把徐悲鸿先生留下的遗产丢弃了,把学校都给卖了,其实不是我要搬,是文化部特别是北京市要求我们搬的。现在看来搬家就对了,要不搬家,一直在那个地方就没法发展了。第三件事,就是建立了设计和建筑专业,这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我的功劳在这儿,建立之后,设计和建筑专业发展得非常好。

  记者:您觉得在很多美院增加设计和建筑这个专业以后,是不是已经走向大美院的道路?

  靳尚谊:是的,这是所有发达国家必经之路,我第一次到德国考察已经发现了,他们所有的美术美院都有设计专业,但是,央美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实现,因为有一些意见要统一。第一是好多人不同意建,认为我们的绘画教学已经很棒,没必要建。第二是人才缺乏。但现在看,如果不建立这两个专业,美院的发展就受到极大的阻碍,绝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大的影响。现在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基本都按照这样的道路在走。这就是对美院专业范围的拓宽。央美当时还最早建立了数码媒体专业,那时候这个专业在美国刚刚开始发展,我感到这个很好。具体怎么办?首先建立摄影专业,这是跟澳大利亚一个美术院校设计系合办的,由他们的教师来教学,然后慢慢转向数码媒体专业,同时,我又调了几个专门在国外学这个专业的人来教学,这么慢慢形成了规模。

  记者:这是非常有远见的一个举措。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必定会要求美术人才的多元化。

  美院教学多元发展,但基础原则不能变

  记者:从实际看,现在的美院教学方式已经多元化了,很多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学生们也在美术院校中进行各种新鲜的尝试,这对中国美术教育来说影响是很大的,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靳尚谊:风格和形式的变化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我能教你风格个性吗?不能。我能教你什么?基础,就是你的能力,绘画的能力,就是这样。我不反对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但过犹不及。而现在我们讲的全是形式。前不久,我给中央美院基础部讲了一次课,我让同学们提问题,很少人提专业问题,多是问:我该怎么办?这就促使我想这么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美院的教学已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但基础呢?好像有点不够了。这是原则问题,不管怎么变,这个原则必须要坚持。画画是一种能力,但又不仅是能力,还是修养,你看很多搞油画的设计棒极了,比专门搞设计的都棒,因为他懂得造型、色彩、构图,没有这个基础,就去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那是不行的。

  记者:那么,面临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靳尚谊:我们现在不缺风格和形式,需要的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和修养,这必须从基础开始,美术学院教育,这个原则不能变。

  采访手记在此次访谈前,我曾在研讨会上见过靳尚谊先生,也曾去其寓所拜会过他,但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交谈。这次见到82岁的靳先生,依然感觉他精神矍铄。在一间不大的书房里,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笑言,自己离开院长岗位十几年了,只能和我们谈历史了。不过,在访谈的一个多小时里,他依然谈到很多当前的问题。在谈到一些问题时,他还不断用手势来加强语气。他的谈吐清晰,观点明确,言语犀利。一口气聊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显得有些疲惫地靠到沙发上。我们也担心长时间的谈话会影响他的休息,所以在意犹未尽时就结束了采访。在告别时,靳先生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有些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的问题。(作者 陈明)

来源:中国美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自由、约束与真实
• 陈履生:齐白石与毕加索需要对比吗
• 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
• 杨之光在岭南的艺术成就 关黎之后无人能匹敌
• 坚决对恶俗行为艺术说不
• 陈源初:艺术本体论不能含糊
• 刘鹤翔:晚明书法的视觉性
• 曾点:由“书法章法”引发的跨界学术讨论
• 张立辰:笔墨功夫与画家个性
• 提升艺术硕士创作水准的三个关键词
纪念梁崎先生归真长逝20周年专题
  •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