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前段时间大家还跟杨之光老师一起,现在一下子他却成为了“前人”、“前贤”了。能被称为“前贤”,当有高成就的人,而对于杨老师来说,这是实至名归的。他的历史遗产是公认的。他是继关山月、黎雄才之后,岭南画坛标杆性的人物,也是中国画“新人物画”的标杆性人物之一。因此,他的离开,无论是对岭南画坛,还是对中国新人物画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可以说,在广东无论画何种风格的人物画家,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杨之光的影响。而近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家也大多数受到过他的影响。而且跟其他很多画家不同的是,从建国以来每一个时期,他都有相应的很有影响的代表作,这一点,很多画家都难以做到。
我深深感激杨老师,他来参加我的个展开幕,并对我的画提不少建议和意见。我结婚的时候,他画了一幅画送给我……
他受两条线的教育,一是来自岭南画派高剑父,另一是“徐蒋体系”。然而在他的画里,实践更多的是“徐蒋体系”的脉络。但需要注意的是,岭南画派与“徐蒋体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主张融汇中西、面向时代、面向现实。杨之光正好继承了这一点。他除了是构建二十世纪中国新人物画形成的重要画家,还是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影响之下,广东的一批有成就的人物画家,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他的教育或影响,如林墉、陈振国、王大鹏、梁如洁、伍启中、张绍城等。非人物画的画家也受到他的影响,如陈永锵、方楚雄等的花鸟画也受到过他的人物画影响,二人的人物画则更加直接看到杨老师的影响。
在他的笔下,中国画走向时代,走向现实生活,贴近革命斗争和火热的建设,都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十分充分,他的代表作如《一辈子第一回》、《毛主席在农讲所》、《雪夜送饭》、《矿山新兵》等都是每个时期获得极大声誉,甚至是国际声誉的作品。他还有不少艺术主张,虽然大部分是围绕中国画如何走向时代、走向现实生活,走向火热的建设这些方面,但他也具有传统修养,诗书画印皆通。在中国新人物画领域的代表画家黄胄、刘文西、杨之光、方增先“四家”,能诗书画印的,则只有杨之光。他也写过不少文章,留下了无数的草稿,因此,他的艺术历史遗产十分丰富。
当然,作为一个画家,有贡献也有不足,杨之光也免不了。因此,对于他的作品,盛赞确实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有人认为他的国画像“水彩味太浓”;传统的文化精神在他的作品里显得不够深厚;晚年引入“没骨法”,尤像水彩;还有人认为他的成就得益于其句“平生最忌食残羹”,同时,也因为此话而不能走向更高的中国画境界,他们看来,中国画不但不排斥“食残羹”,还要将古人的东西非常深厚地继承……
但在我看来,无论这些争议是否正确,都不影响杨之光既有的艺术成就。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同样也不能苛求杨之光,杨之光的成就远远盖过于他的不足。
虽然杨老师在其艺术观念上一直在坚守,但在他的老年其实也有意识部分地“衰年变法”,晚年重要精力放在“没骨法”引进新人物画这方面就已经说明一二。 但这个变法是否成功,只能留给后人评价,有人说,因为“没骨法”是花鸟画特定的传统文化符号,转入并非传统典型的文化符号——现代人物画上的时候,这种“没骨”确实容易成了“水彩感”。如能更高寿,他当会调整推进之。
因此,杨之光的中国画艺术成就,在岭南,继关、黎之后,是无人匹敌的。他留下的历史遗产确实十分丰富,包括了新人物画如何从“徐蒋体系”的脉络中继承下来并且推向更高的高峰,并创作出能与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的山水、花鸟画比肩的作品。这一点,还有待中国人物画家继往努力,来完成杨之光未竟之事业。 梁照堂(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