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美术馆是开放的大教室,是新型教育场所,给人们提供直接面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体验的空间、公共交流与对话的空间以及自修与成长的空间。美术馆策划灵活多元的学习活动,诱发观众互动参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知识解构和创造,完成价值构建。美朆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艺术学习,促进人们提升对生活理念及价值取向思考的自觉能力,让价值取向引导知识创新,引导人类健康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关乎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因此美术馆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览是美术馆核心工作。策展理念、作品、展示方式、导赏解说、出版物论述、研讨会议题讨论、教育活动设计、宣传推广策略,构成了展览的整体。做好一个展览,必须从研究出发,以策展的理念选择作品,有意识地解构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规划设计空间展示,以学术引导诠释艺术作品,并以作品的表现力来引发对展览主题的思考。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从以下几个方向去选择展览,设定主题,深入发掘展览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塑造展览的文化理念,比如原研哉策划的“设计中的设计”展,针对时下年轻人对奢华生活的追求,提出了新的生活理念:高质量生活并不是奢侈品的堆积。简约、质朴、环保、高科技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高质量生活。这个生活理念来自传统东方美学。了解到这个展览在当下文化的意义,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互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在2012年举办了“设计中的设计”展,并把大学生定位为展览主要受众。美术馆组织展览讲座,一个月内,在长三角8个城市的20多个院校进行高校路演。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美术馆还应该开放地探讨当代文化课题。人类家园“山水”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文化课题。2012年开始,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生态艺论”展,在柏林举办“高山流水”中国明日城市建筑展,还以“山水社会,测绘未来”为主题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5年来,除了不断组织展览,我们还在上海、北京、重庆、柏林、威尼斯组织相关主题的论坛,反思人类的发展模式,探索未来的家园。“山水”成为美术馆策划的主题展览系列之一。
在全球化时代,跨地域艺术交流十分重要,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引进什么?推出什么?交流的目的是什么?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喜玛拉雅美术馆重点是引入在当代艺术某一领域的代表性艺术家,而这些国际艺术大家的成就在国内并不被了解,甚至在学术上也是盲区。比如,肖恩·斯库里是极简主义以后的当代抽象绘画代表大师;迈克·格雷格·马丁是英国艺术走向生活的代表性艺术家;托尼·克拉克是当代雕塑的代表性人物。举办他们的大展,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新的视野。喜玛拉雅美术馆在2个分馆建立了国际艺术家驻地交流的基地,从2011年开始,已有四五十位中外艺术家参加驻地创作展览交流。
整理和研究当代艺术发展各阶段,推动艺术发展的新方向,这也是美术馆的基本责任。我们多层次、多角度推动当代水墨艺术,组织一系列小型的“水墨”系列展览,进行艺术家个案研究,为专家、学者提供作品和史料,并展现不同地区的水墨新方向。 此外,我们的展览也特别重视起用一些还没被广泛认识的,但具有创造力和个人风格的艺术家,通过分层次递进方式培训具有潜力年轻艺术家。
美术馆的展览策划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演绎,还需构建作品与公众的多元交流。因此,教育活动是展览整体策划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促进公众主动参与,交流互动,在教育活动过程进行自我构建知识意义是有效的学习途径。为帮助观众进入当代艺术语境,在“意象”展览中,我们组织观众写下对展出的一些当代艺术作品的诠释。展厅中,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解释文字和观众对这件作品的解说文字,一起放在作品前,供其他观众参考和思考,共同探讨作品背后的内涵。艺术品的个人文本进入社会的文本,艺术家与观众最终共同构建作品的释义。
跨界学习是新型学习方式。喜玛拉雅美术馆策划观众创作以“爱”为主题的现代舞来表达自我感受。不论年龄、身体条件、文化背景,大家都可参加。学习班招募了来自各行业的二三十名美术馆的观众(非专业舞者)进行训练,共同讨论,创作了现代舞剧《无声的爱》,并公开演出三场,场场满座。随后,美术馆建立了以观众为演员的 M Theater,在肖恩·斯库利“随心而行”展中的抽象系列作品“李尔王”前创作演出《随心而动》,肖恩·斯库利作品中的色彩启发了舞蹈创作的灵感。动态的演艺与较静态的作品产生对话,表演串联了观众、作品和空间关系。M Theater成立3年来,共编排4个舞蹈剧目,并参加了2016爱丁堡艺穗节演出。
将展览理念和内容带入教育的第一线。我们把馆校合作植入展厅,组织艺术研究生、小学生在展场学习。法国摄影师兰斯南的展览作品中有一大部分是对文艺复兴、法国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名作的当代演绎。我们与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学习美术史。我们还与复旦视觉艺术学院的研究生班进行教学合作,举办了“标本——传统与当代对话”朱家角公共艺术节。 此外,美术馆与残障公益机构合作举办“我的美术馆”教育主题展,有助残障青少年认识美术馆,习惯使用美术馆的学习平台;长期推广的“流动美术馆”将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带进偏远社区、医院病房,为平常不易来美术馆的人群提供接触艺术的机会。
美术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不受展期限制,让更多人接触艺术。我们制作“一分钟艺术讲堂”“一分钟艺术访谈”,利用短短一分钟时间,将艺术课程带给听众,适应当代生活节奏。
美术馆作为开放的大教室,观众在其中通过对艺术的亲身经验和凝神关注,开阔了视野,解放了头脑,激发出创意,丰富了情感。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育人们的文化理念和审美观,为社会发展进行创造性工作。美术馆从以典藏、研究作品为中心,到以推广艺术家及艺术流派为中心,发展到当代以公众教育为中心。组织展览,推广艺术教育无疑是当前美术馆最重要的使命,美术馆的团队必须全心投入,通力合作,不断自我学习,不断创新及提升教育质量。 (作者 王纯杰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