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广美教授陈少珊谈工笔创作:
无论全国美展,还是业界话题,工笔均呈现一片繁荣,“工笔复兴”一说几近成业界共识,然而,这样的现象到底反映出当代工笔创作怎样的文化信息?而近年提倡的 “工匠精神”又将对工笔画创作有何影响?对此,深耕工笔创作多年的广州美院教授陈少珊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直言:“不可把工笔画种与 匠 字挂钩,有 匠人精神 绝不会匠气。”
画种并无雅俗之分
收藏周刊:谈谈工笔与写意的关系?
陈少珊:我的工笔花鸟画在媒材上有色彩和水墨二种。2000年之前,以绢本淡彩或重彩为主。2001年之后,多为水墨写花竹禽鸟工笔纸本。至于大写意花鸟,我一直都很喜爱,这几年画得多一些了。
画工笔和画写意并不矛盾,首先必须对“工笔”和“花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工笔”和“写意”这两个名称是约定俗成的,其概念不可用相对范畴来推理,若“工 笔”是勾线晕染,与之相对应的技法是没骨撞水撞粉技法或泼彩。如果把工笔理解为一丝不苟到严谨,那又有哪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殚精竭虑的结果呢?假如说“写 意”是表达画家的精神意绪,“工笔”同样寄托情感与审美理想。因而“工笔”和“写意”只能是相对的大致把握,就风格而言,切不可也不能落实到具体技法。画 种是没有雅俗之分的,绘画技巧也同样,关系不大。决定作品“雅”和“俗 ”主要是画家的审美品味,只有提高审美水平才能做到高雅而不俗气。
收藏周刊:您认为素描学习对国画创作是否必须的?
陈少珊:素描可以解决其他专业的造型问题,但对中国画创作的帮助不大,工笔应强调本民族的造型语言、造型观念,强调记忆默写、强化主观感受的训练。如果说素描与工笔有关系的话,那就是通过了解、拉开距离,强化民族特色。
不但要关注新不新,更要注重好不好
收藏周刊:中西方写生观念是否有哪些异同?造成这样的区别,背后的文化原因是什么?
陈少珊:一般来说,传统西洋画中的“写生”主要是对物像进行具体临摹,基本采用焦点透视,经常作为练习的手段,了解造型、结构、色彩关系等等。
“写生”在中国花鸟画中有比较特殊的涵义。宋赵昌自号“写生赵昌”,这里的“写生”是为花鸟传神写照,“写动植物之生意”。与人物画中的“传神”、山水画中的 “意境”在意义上相对应,是美学命题之一,“写生”的提出是花鸟画受人物画“传神论”启发、影响的结果,而人物画传神论又与先秦老庄思想、魏晋玄学密切相 关。
中国画在对物取象的写生上也有其特殊性。唐吴道子画嘉陵江山水三百里一挥而就,采用的是“可居可游”的写生模式,也是人们常说的“散点 透视”的写生方式,可以“排山倒海”,不受时空限制。五代时期的荆浩“画松数万本,方如其真”,写生时注重理解、追求真意、本质。顾恺之为裴楷像“写 真”,“益三毛而神明殊胜”,根据自己的理解添加鬓上三毛,为人物传神写照(写生)。花鸟画家于非闇画牡丹是把春夏秋冬四季的花朵、叶子、枝干综合在一个 画面上的,花鸟画的写生可以移花接木,主动灵活。总的来说,“游走”的观察方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注重主观的体验与感受,既画看到的,也画所知所想的,既 对着写,也默写、想像,灵活变通,这是中国画写生的基本特色。
收藏周刊:你说过“画什么,新不新都不重要,怎么画、画得好才重要”。这是否表明对于您来说技法比题材更重要?现在开始提倡“匠人精神 ”,工笔画家如何做到既有这样的精神,又不“匠气”?
陈少珊:不能这样简单理解。画面中的表现对象只是画家传情达意的媒介,媒介于情致意趣意境,后者更重要。至于我说的“新不新都不重要” 是有所指的,是指那些为了新而新的创作倾向是不可取的,过分提倡新会使一些不成熟的画者将新视为唯一的标准而忽略了画种本身的规定性, 甚至艺术的本体。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之后有真意的新是可喜的。我们不但要关注新不新,更要注重好不好,也就是绘画水平与质量。这应该是我在以上这段话中的 意思。
至于提倡“匠人精神”与“匠气”不能放在一起来谈。“匠人精神”的“匠”是古代诗歌创作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创作要“运斤 意匠”的那个“匠”字,是一个很高的创作境界,能传达神韵、意境与生意的自觉艺术追求,具备精湛技巧、精益求精,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能力与境界。“匠气” 是贬义词,是斤斤计较、繁琐细碎、不知有整体、不知有意境格调的低下工匠之作的“匠”字,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这里还必须廓清“匠气”与工笔画无关,“匠 气”、“俗气”都是审美出问题,“工笔”、“写意”都一样,由于审美出问题而产生“匠气”的作品,写意画也有画得像标本、精细而无情致意蕴者,岂止“匠 气”,简直是俗气。不可误解“匠人精神”中的“匠”字,不可把工笔画种与“匠”字挂钩,有“匠人精神”是绝对不会匠气的。
简介
陈少珊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花鸟画发展不平衡,工笔热闹大写意平静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待花鸟画的创作现状?
陈 少珊:现今花鸟画发展不平衡、工笔比较热闹,原因有多方面。工笔的多次重复制作的特性比较容易掌握,制作的状态相对从容、容易入门,还可以融合各种技法而 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还有商业上的优势,收藏家以计算工时来衡量价值而使市场上的工笔画比较容易出手,再者是迎合参展需要等,促使很多人参与其中。然而,工 笔花鸟画的这种发展只是体现在队伍的庞大与画路的拓宽和各种新观念新手法的尝试上,真正的发展仍有待后来真正对工笔花鸟艺术热爱者的投入。
相 比之下,大写意花鸟画在近现代勃兴之后,逐渐走向平静。出现这样的局面也是耐人寻味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人将金石大写意花鸟画的写心功能推向极致,其影响 巨大,导致人们将其视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唯一路径,很难在巅峰上再有所拓展。其实,金石大写意只是大写意中的特殊一格,并不是大写意的全部,随着人们对此画 种的深入认识,相信它有多种途径和可能,也必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收藏周刊:学生难免会模仿老师的风格,在这方面您会如何引导?
陈少珊:学生接触工笔花鸟画的初期阶段,老师的指导会很具体,这时候学生对老师的模仿是必然的。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应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
首先,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工笔花鸟画史,选读画论,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具体情况选择历代花鸟画名作临本进行临摹,发现学生的独擅专长,鼓励在传统基础上的独创尝试,拉开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
其次,在创作教学方面,重视小品创作,注重灵感发现,强调画者就某一关注点进行想像发挥,多视角切入生活,培养学生选取独到的视角去表现生活,发现其个性美并积极引导,进而发现和强化适合于学生自己个性的创作方向。
最后,在学生各方面有一定的积累、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大型创作训练,强调求异思维,注重个性发挥,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倡导艺术手段的 摸索与创造,强化追求风格的意识、研究问题的意识,这样,可以避免模仿老师的风格,拉开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呈现不同的面貌。(记者 梁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