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界的风,有着巨大的能量。春风送暖,夏风乘凉,秋风萧瑟,冬风浸骨,各有长短。像海洋上空的气旋,人们把它叫作飓风或台风。它可以带来雨水,调节气候;也可以摧山折树,造成灾害。古人言,好风曰“风调雨顺”,恶风则谓之“风刀雨剑”。今人对于风的力量,不可不察。
屈原的学生宋玉,对风很有研究。他和楚王的一次对话,主题就是风。他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谿谷,盛怒于土囊之口……”。他由此引申开来,洋洋洒洒,论说起风的威力和作用。并莫明其妙地分出“大王之雄风”,与“庶民之雌风”,确有马屁之嫌。宋玉在这里讲的,已经超出了自然界,扩大到“社会之风”了。不管这番话是不是后人伪托,这个宋玉,似乎也是个“善体朕意”的角色。但是,从他对“社会之风”的分析,确实有他的见解,可以发人深思,不可全盘否定。
“社会风气”的能量,的确是很大的。近年来,社会舆论对中国社风、民风乃至党风出现的问题,反映强烈,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风气,当然也会影响到书法界。学界对此议论很多。笔者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所谓“爱之深”,也就“关之切”。这里,谨将一些思考梳理一番,抛砖引玉,就教于书法界的专家学者。目的在于引起各界重视,击濁扬清,端正书风,共同为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书法文化做出努力。
一,权力与书法
汉字的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都是各部落的先民创造的。那种古朴、稚拙的粗犷美,不仅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坚实基础,而且放射出永不磨灭的光辉。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书法进入了它的青少年时代。春秋战国,金文、大篆相继成形,中国书法走向一个新的高峰。近代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多种铭文,应该都是劳动者(工匠)和书写者共同创造的瑰宝。直到“书同文”以后,李斯创造的篆书才登上历史舞台,随后,隶、楷、真、草百花争艳,书家辈出,中国书法开始进入它的成熟期,这不仅有王羲之、张芝等历代书家的创造性劳动,也有着无数劳动者的功劳。因为书法的成熟,离不开工具的改进与完善。纸笔墨砚的出现,应该都包括了无数工匠的贡献。没有工具的完善,就没有书法的进步。
历代书法家留下的作品,正是中国书法史的宝贵的史料。而历代著名的书法家,大都是身居高位,或者是学养深厚的知识精英。唐宋以降,特别是清代,帝王也登上了书法舞台。他们的书法作品得以流传,无论是摩崖刻石,或者是碑文,与他们拥有的权柄、地位、名望,是分不开的。三者缺一不可。应该说,对书法有深厚功底的官员或帝王,对中国书法所作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到了当代,权力与书法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嬗变。官本位的流毒,已经深深地侵入到书法的神圣殿堂。战争年代,在布署战斗前的会议上,司令员总是说:明天早晨六点发起总攻,现在按我的时间对表。此话后来演译成一句笑话,叫作“官大表准”。再后来,就演变成了“官大水平高”“官大书法高”了……五十年代,毛泽东的题词遍及全国,首先是全国的党报,全是他题写的报名。这一则是出于人民对领袖的崇敬,二则毛氏书法确实有深厚的功力和个性。当时 ,谁都以得到领袖的题词为荣。毛泽东那笔走龙蛇、大丘大壑的书法作品,同样也将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中,也有像舒同、方毅、陈毅等,具有深厚的书法修养。他们的题词,也是倍受人们喜爱的。
到了当代,问题来了。一些地方官员,甚至身居高位的人,好像对题词情有独钟,有求必应,到处题写。这些人对于“书法”,尚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为什么也想到处题词呢?说穿了,其实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这样谬种流传,几乎就成了一种“公害”。它严重地破坏了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追名逐利,损害了书法的美感与庄严。更有甚者,有的贪官一旦因腐败东窗事发,如胡长清之流,他的“题词”就成了“污染环境”的“毒物”,必须连根铲除。费时费事,祸害社会。不要说”文化人”对它嗤之以鼻,甚至连老百姓看了都要骂一声“什么东西”。
胡锦涛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一直坚守不题词的原则。有一个他很敬爱的先烈诞辰100周年时,纪念地请他题词。他恭恭敬敬地回信说明,没有题词。这应该是给“官场”作出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权力书法”的泛滥,其实质就是一种腐败。
“权力书法”对当代书法界的损害,不可低估。它何时退出书法领域?更值得思考。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中央对此已经给予了高度重视。“习八条”明令禁止各级领导随便题词。这应该是刹住这股歪风的有力武器了。
二,百家与“大家”
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是书法。文字是载体,它担负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记事备忘,传承历史的重大使命。而中国书法,则正是使汉字臻于完美,升入化境的艺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字)与书法,为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广义上说,文字和书法,都是人民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精神食粮。我们从牙牙学语之后,就是学习认字写字,写“人手口,刀牛羊”、“上大人,孔夫子”。这就是人们学习文字和书法的开始。所以说,书法并不是“象牙塔”中的“圣物”,而是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事。中国书法自秦汉以来,一个高峰接着一个高峰,名家如众星闪耀,数不胜数。为什么?就是它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比如汉代,现在人们只知道有蔡邕,可是,却不知道那无数的汉碑的作者。如果没有那些“藉藉无名”的碑文作者,怎么能出现蔡邕这样杰出的大师?同样,唐代的书法的高峰期,虞、欧、褚、薛,颜、柳、张、怀……星汉灿烂。岂不知在这些大匠之外,尚有无数的名家,都为唐代书法的高峰付出了努力。正如《全唐诗》所辑48000余首,比之在当时出现的优秀诗歌,只怕仍然是“挂一漏万”呢!故笔者认为,
“百家”是丘陵,是群峰,“大家”是高山峻岭,是高峰。
没有“百家”,就没有“大家”。“大家”就是“百家”的代表。
上世纪中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书法有大约三十年的“寂寞期”。那个时候,只有毛泽东的书法“一花独放”。前朝留下的“书法遗老”,也难有作为。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大潮的涌动,书法也恢复了生机。书法教学有了新的起点,对书法的认识,普及到城市、乡村的街道、学校,甚至于每个家庭。各种书法展览、竞赛、评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新人倍出,令人欣喜。
但是,由于整个社会浮燥风气的影响,书法领域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小学生学习书法,出现了短期行为,老师教的就是那么几个字。把那几个字写好了,在某次活动中得了奖。孩子和家长得意洋洋,老师也就名利双收,从此“大功告成”。有人练出了几成功夫,小有名气,便意得志满,以“大家”自居。文化商为了牟利,往往大言惑众,动辄以“大家”名头相许。于是,“大家”多如牛毛,而真正书法优秀传统却如隋珠和璧,越来越难于寻觅。更有自不量力的“明星”,凭着三脚猫的功夫,也敢在电视屏幕上大秀其“书法”,歪歪扭扭,其丑无比。所有这些,都严重污染了中国书法的环境,给书法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正期望出现大家。中国文化亟盼在我们的土地上,产生思想大家,艺术大家,当然也需要书法大家。
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家呢?记得启功先生说过:“书法家应该是学问家”。所谓“学问家”,笔者的理解,就是要成为书法家,首先对于国学,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有一定的学养。而且,在书法领域,要有广泛的涉猎,熟知中国书法的源流;书法作品一要有法度,二要有神韵,三要有个性。那种自己认为有几成手上功夫,眼界狭窄,不讲法度,任意胡来,盲目自傲,庸俗吹捧,闭门称霸的自大狂,是不足语此的。
湖南有一则笑话。有人写诗曰:天下文章数三湘,三湘文章数敝乡,敝乡文章数阿甲,阿甲向我学文章。这不是说阁下的文章天下第一么?
满地皆是“大家”,即无大家。自称“大家”者,定非大家也。
三,艺术与市场
真正的艺术,包括书法艺术,应该有艺术和市场双重价值。这是无可置疑
的。笔者的理解,书法家不是一种“职业”,不是工匠。过去讲“七十二行”,数来数去,也数不出“书法家”这一“行”。职业,或曰技术,是可以拿来赚钱,养家糊口的。而书法是一门艺术,不是“养家糊口”的技术和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艺术品走向市场,产生经济价值,是天经地义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市场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艺术品展销会、拍卖会,日渐繁荣,这是值得赞扬的大好事。一些书法大师的作品,很受企业家和收藏家的青睐,产生了很高的经济价值,这原本是值得赞扬的市场规律。但是,恰好是这种现象,引起了书法界中一些人的错觉和燥动。有人以为,既然书法作品有这么高的“经济效益”,便将眼光盯在“市场”上,一心追求“市场价值”。
“权力书法”和“自封大家”于是应运而生。在这种浮燥心境的操纵下,巴结权贵者有之,热心虚名者有之,买卖高帽者有之,互相吹捧者有之,为了“市场价值”自我操作高价者亦有之。这一切不正常的现象,,却正好搅乱了文化市场。甚至把自己搞得声名狼藉。
那些汉碑和魏晋碑刻的作者,藉藉无名,得到了什么“市场价值”?然而,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却为中国文化留下了的无价之宝。
今天,书法作品走向市场,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达摩东渡,没有面壁十年的功夫,不可能让佛学遍传东土;怀素如果没有“担笈杖锡,西游上国……遗编绝简,往往遇之”的经历,没有留下绿天庵那么大的一个“笔冢”,(写秃了多少毛笔),何来开狂草一代新风的成就!我们更不应忘记,历史上很多书法家,穷毕生精力追求书法的艺术境界,视荣华富贵若浮云,如郑板桥、邓石如等,生前的生活都是很清苦的。正因为他们“耐得寂寞,嚼得菜根”,一心伏在书法事业上,方能修成正果,在身后声名鹊起。
迷恋“市场”的,顶多算是“书匠”,而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书家。
功夫不到,却一意追求“市场价值”,是当代书法界的大病。应该指出,文化商和出版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作法,对浮燥之气也起着推波助浪的作用。愿书界朋友们慎之。
四,书法界的神圣职责
当代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比之历代的书家要幸福得多。
在整个当代艺术领域中,书法艺术所享有的空间和自由,应该说是最大的。试看当代书壇,流派纷呈,书体竟艳。内容则古今中外,诗词格言,只要是弘扬正气,抑或是可以怡情养性者,均可任意挥洒,百无禁忌。市场的需要,给书法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关书法的出版物,不论是历代经典,还是书法理论,应有尽有;各种形式的讲习班、研究班,遍及城乡。各级书法家协会,在团结书家,服务书家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工具的丰富,恐怕是历代最好的时期。各类宣纸,各种毛笔,古人视为珍物的,现在几乎唾手可得。名砚名墨,全可视为寻常用品。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窃以为,当代书家应该无愧于我们的时代。秦汉以降,历代的书家为祖国的文化宝库留下了无数的书法瑰宝。六十年来,我们为时代留下了什么呢?说实话,低下头来口问心,笔者心里是有一些惶愧的。
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一代,回首书法领域,还是一张白纸!
当下的要务,首先莫过于击濁扬清,端正书风一途。这是当代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书法家的神圣使命。
延安整风的初期,毛泽东是把“党风”问题提到很高的程度来认识的。他曾经痛击“党八股”的为害之烈,认定“文风”不正,必然要影响到党风。诚哉斯 言。现在,党中央为整顿党风,下了很大的决心,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反腐倡亷的斗争,胜利有目共睹。书法界当然应该紧跟上去。书法界的不正之风,就是社会不良风气泛滥的结果。书法家们如果不奋起讨伐,除恶务尽,则当代书法领域,断难有出色的成就。
我们当然企望于各级书法家协会。协会是书法家自己的群众组织,多年来为团结书家,服务书家,作了不少工作。当下各类书法教育的普及,各类书法活动的组织,电视书法频道的开办,都是卓有成效的。然而瑕不掩瑜,书协的工作不尽人意者也是有的。本来是书法家自己的组织,是“娘家”。但有少数或个别的协会和头头,却染上了若干“官气”,门槛高深,脱离群众。衙门化,贵族化的病毒,正在侵蚀着某些协会和个别人员的肌体。这些歪风邪气不下猛药治疗,协会的工作效率是会受到影响的。
时代在召唤,使命在呼吁。我们期待着各级书法家协会振奋精神,弘扬正气,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优良书法文化的道路上,带领有理想,有抱负,有才气,有力量的书法家,与时俱进,构筑起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又一个书法高峰。
否则,我们将无颜向我们的后代交代。(作者 彭明道)